2月18日,京东App上线打车服务的消息刷爆朋友圈。网约车司机群内欢呼声未落,当晚23点,这个承载着司机们“降抽成”期待的入口便悄然消失。
从传出京东上线打车业务到京东关闭打车入口,不过几天时间,司机们的心情却犹如过山车般大起大落。
首先,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件事。
012月11日,京东推出外卖服务,打出0佣金的口号,不少网约车司机呼吁京东进军网约车市场,整顿行业高抽成。022月18日,多家媒体发布消息,京东上线打车服务,覆盖400+城市,接入多个平台。03同日晚上:服务突然下线,用户无法访问。易企出行称内部调整中,重上线时间待定。京东回应称是2022年的合作,暂无推广计划。
再往前看,其实早在2018年8月京东就曾更新经营范围,新增网约车业务,2022年京东App接入易企出行第三方服务,但未推广。可以说,京东早在7年前就在布局网约车市场,只不过还没来得及大干一场就“夭折”了。
对于京东打车,网约车司机当初的呼声有多高,现在失望就有多大。
司机之所以呼吁京东入局网约车,是期待京东能做一条鲶鱼,搅动网约车这一摊浑水。京东在进军外卖的市场的时候提出来“2025年5月1日前入驻商家全年免佣金,之后仅抽5%”的策略,而现有网约车平台抽成普遍在25%-30%,平台和司机之前也是合作关系,五险一金遥不可及,司机期待京东能将这一模式复制到出行领域,改变司机的生存困境。
不仅如此,京东外卖承诺为骑手提供正式员工编制和五险一金,司机希望网约车业务也能给予同等保障。现有平台中,仅少数企业为司机缴纳社保,而京东的企业形象增强了司机对“职业认同感与归属感”的期待。
很显然,网约车司机的希望落空了!
首先,京东对网约车行业只是布局和试水。虽然7年前京东就开始布局,但是京东始终未主动推广,且未自建运力,仅为流量分发入口。缺乏自营运力,价格也没有优势,难以与滴滴、高德等平台竞争。
其次,司机期待的是京东来了之后能降抽成、给司机买五险一金,但对于京东来说,做外卖是对现有运力的复用,做网约车只是想抓住流量端口来创收。于是,万众期待的京东以聚合平台的形式切入网约车市场,网约车司机彻底失望了,当初那些呼喊着要卸载其他平台迎接京东的师傅也沉默了,有人失望、有人寒心。
网约车司机对京东的期待,本质是对行业结构性变革的迫切呼唤。
数据显示,2025年网约车司机平均时薪较2020年下降32%,而平台抽成比例仍维持在25%-30%。司机每天蜷缩在驾驶座超过12小时,63%的人月均流水不足8000元,有人甚至将后座改成简易床铺以节省房租,吃住都在车里。
当行业陷入“卷死同行”的恶性循环,司机们用腰椎间盘突出换来的,不过是平台算法里随时可能归零的分数。司机们真正需要的不是新玩家入场,而是从收入分配机制、职业保障体系的根本性改变,让方向盘后的劳动者,能挺直腰杆说一句:“我的汗水,值得被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