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声春雷悄悄地划破了天空的宁静,轻轻地将大地从冬季的沉寂中唤醒,轻轻地让这个世界睁开了眼睛。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80aafd70611d90f05ecfa44a4f96bd5.jpg)
于是,冰雪感动得留下了眼泪,太阳大笑的红了脸蛋,甚至连大地也说起了悄悄话。稍后,树木便吐出了新芽,花蕾慢慢地露出微笑,蝴蝶闻香而舞,鸟儿在春色中醉而欢歌……
一切生命都在这个季节里回归,万事万物都被春天渲染得色彩斑斓。一切的一切都美了人们的眼睛,也激发了人们内心的喜悦和希望。
所以,春天是一个充满生机、希望和成长的季节。它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力量,也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和信心。
而这所有的一切,我们从一首名叫《村居》的清诗中便可以看出,因为它正好描述了这充满了无限美感和希望的春天。
这首《村居》由清朝的高鼎所作,它描绘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充满了儿童的天真和欢乐,风韵十足,非常适合我们在春天去阅读和学习。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31ade2e5045a4fd616918c4c2d7e3af.jpg)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初春二月,充满着诗意的山野乡村草长莺飞,蝶恋花丛,蜂戏花间,到处一片春意盎然。
尤其是那长长的柳枝,时不时地与风同舞,抚摸着那春草杂生的河流堤岸,并沉醉在那沼泽和草木散发而起的烟雾之中。
这样美好的春日,正适合那些自由的风筝漫天地飞翔。而那些活泼好动的儿童们,又岂肯放过这样难得的日子?
因此,散学回家的儿童们,趁着春光正好,趁着春风荡漾,迫不及待地把纸鸢放上了天空,尽情地奔跑,尽情地欢笑,场面热闹非凡。
在这首诗中,起始的“草长莺飞二月天”一句中的“草长莺飞”化用了丘迟的《与陈伯之书》中“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句子;而“二月天”三个字则点明了此诗的时间与季节。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8b8db43183ce1efbbe99b6b81807d6e.jpg)
这一句描写了农历二月时乡村的自然特征。此时,小草从土壤中冒出了头,嫩绿嫩绿的,仿佛在新奇地看着这个世界,黄莺儿也在天空飞来飞去,在山冈上洒下了一片片欢快的歌声。
其中的“草长莺飞”四个字,把春天的景物写活了,写动了,使得此诗充满了动感,使人有如看到了山村那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景象。
这样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景象,即使让人闭上了眼睛,也能想象那不能言说的美,让人仿佛感受到了春天的脉动。
因此可以说,这一句生动地描写了山村大自然的春天之美,写出了春日农村特有的明媚、迷人的景色。
接下来的“拂堤杨柳醉春烟”一句,选取了山村常见的杨柳作为特写镜头,刻画了柳条极为细长,极为柔软的模样。
它在春风的轻拂下,在潺潺水声的鼓动下,温柔地轻抚着那春草碧绿的堤岸,柔情无限。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bb66c82b2f9dc2cb6b9bc4f2e38b2ff.jpg)
温暖的阳光下面,那茫茫的水泽,那碧绿的春草,那随风飘荡的树枝,此时也散发出迷茫的烟雾,使得柳条无声地醉倒在这迷茫的烟雾之中。
其中的一个“拂”字与一个“醉”字,使用了拟人的手法,把没有生命的杨柳人格化,不仅写活了杨柳的娇姿与柔态,还赋予了杨柳无穷的神韵。
最后的两句“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选取了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放风筝的活动,描述了一群活泼好动的儿童在大好的春光里放风筝的生动情景。
他们一散学回来,便迫不及待地放下书包,拿着纸鸢,趁着东风骤起,在空旷的田野放起了风筝。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97d9ceb16f0772f12fe5aae7e942863.jpg)
儿童对于人们来说,犹如一年之中的早春时节,充满了无限的希望,充满了无限的憧憬,充满了无限种可能。更是人们最羡慕的时期。
此时,这些儿童奔跑在田野上,任手中的风筝自由翱翔。他们欢声笑语,兴致大增,朝气蓬勃,给此时的春天增添了无限的生机,无限的活力。
其中的“儿童”、“东风”与“纸鸢”几个词为美好的春光平添了几分生机和希望,把早春迷人的美渲染得淋漓尽致。
其中的一个“忙”字与一个“趁”字,更是全诗的关键和诗眼,它们生动地刻画了儿童那活泼可爱的性格,贪玩好动的天性,以及那天真烂漫的同心。
因此,这最后两句诗中的一个“忙”字与一个“趁”字,直接把春天写活了,刻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天和色彩缤纷的春天。
这样的春天,就是一幅活生生的“乐春图”。这样活生生的“乐春图”充满了无限的生活情趣,充满了无限的诗情画意,将早春二月的勃勃生机展露无遗。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b5135cd8befd284367829f6f6308ab5.jpg)
而从全诗来看,本诗语言简练,却在简练处尽显巧妙,于无声无息处尽显春天的欢愉与快乐,每一个字都透出了诗人对春天的喜悦和赞美。
这样美的一首诗,其风韵直追经典的唐诗宋词。而且其生动简洁的风格,非常适合学生们在这个季节去感受,去学习。
难怪现代作家、诗人孙朝成:“高鼎的这首诗,以轻快的笔调写出儿童放风筝的自由与快乐的情景,诗人的快乐与儿童的快乐在诗里交融,让人读来十分轻松。”
正是出于这样的理由,正是因为此诗直追唐诗宋词的经典,所以此诗直接入选了小学的教科书,成为了每一个人喜闻乐见经典好诗。
您是怎样看待这首诗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精彩的留言。好让大家共享诗词之美。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诗侃天地
*图片来源于网络,不妥之处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