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宝宝在这两个时间段睡觉有什么神奇效果吗?

育儿知识百宝箱 2025-04-02 15:47:13

第一个黄金时间段:晚上9点到凌晨1点

每天晚上8点开始,小刘家里就进入了一片忙碌状态。

她们要确保小宝宝在9点前能够准时睡觉,不论环境多嘈杂,不论心情多急迫。

即便这样,小刘时常还会受到诸如“晚上几点睡觉对身高真的有影响吗”这样的质疑。

她总是笑着回答:“科学这么说,我当然信。”里面的故事远不止科学这么简单。

宝宝在晚上21时到凌晨1时之间进入深度睡眠,这被称为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期。

生长激素是孩子长高的关键,它能促进骨骼、肌肉和器官的发育。

想象一下,如果这个时间段宝宝还在玩或者闹腾,生长激素无法充分分泌,影响就可想而知了。

让小刘头痛的,还有如何让宝宝在这个时间段睡得好。

她试过许多方法,最后总结了几个有效的小技巧:固定作息,这一点至关重要。

每天在20时30分左右上床,争取在21时前入睡。

同时,睡前避免兴奋活动,不玩激烈游戏,不看刺激的动画片。

她甚至开始提前半小时调暗灯光,让房间保持安静,温度控制在20到24摄氏度之间,每天如此,宝宝渐渐适应了这个作息,深度睡眠成为常态。

第二个黄金时间段:早上5点到7点

对于小刘来说,清晨是另一场战斗。

早上5点到7点是生长激素的第二个小高峰期,但更重要的,是这个时间段以快速眼动睡眠(REM睡眠)为主,对大脑发育非常重要。

那么如何保证宝宝在这个时间段睡得好呢?

秘诀之一是不在宝宝还在甜甜美梦中时叫醒他,让他自然醒。

小刘家的窗帘是厚实的遮光窗帘,即使清晨的阳光再明亮都不影响宝宝的睡眠。

早晨的活动也被压低到了最低限度,所有人都尽量轻声慢步,以防吵醒宝宝。

实际效果呢?

小刘发现,这个时间段的睡眠真的对宝宝的认知能力和情绪稳定性有很大帮助。

她能看到宝宝学习新事物越来越快,记忆力也提升不少。

值得一提的是,宝宝的脾气变得温和了,哭闹也少了许多。

作为妈妈,她有时会自豪地向朋友展示宝宝的新技能,骄傲之情溢于言表。

长期睡眠不足的影响

曾有一段时间,小刘家的宝宝每晚都很晚才入睡,早晨也被早早叫醒去幼儿园。

这段时间,他变得容易烦躁,总是哭闹,不愿意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

长时间下来,小刘发现他在身高和认知发展上都受到了负面影响。

长高慢、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所有这些问题接踵而至。

不同年龄段孩子的需求也让小刘逐渐明白,调整作息其实是非常科学的。

新生儿需要14到17个小时的睡眠,婴儿需要12到16小时,而像她家的宝宝,1到2岁已经需要11到14小时,每天不能少。

小刘定时记录宝宝的睡眠时间,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确保宝宝晚上9点前入睡,早上7点后自然醒,坚持下来,效果显著。

帮宝宝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小刘是典型的普通家庭的妈妈,但她做了很多事情来确保宝宝拥有健康的睡眠习惯。

她喃喃自语道:“只要他们睡得好,长高、变聪明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每晚8点,她准时开始准备,与宝宝一同进入新一天的准备期。

为宝宝打造舒适的睡眠环境,是她每天的固定任务之一。

房间的灯光调暗,保持安静,甚至连空气的流通和房间温度,她都耐心地调整到最舒适的状态。

她自律又坚定,从不让宝宝错过两个黄金睡眠时间,从而给宝宝的成长发育带来更多可能。

在和小刘聊起这些时,她感触颇深地说:“孩子长高和变聪明,不只是天生的,还有我们后天的努力。

我们都能做到,只需从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开始。”

结尾

通过良好的睡眠习惯,宝宝能在每个夜晚悄悄长高、变聪明。

这是一种朴实但很有效的方式,任何家庭都可以实践。

在简简单单的夜晚之间,用心的妈妈们创造了一个个健康聪明的孩子。

这不仅仅是科学,它也是一种爱的体现,一种通过点滴生活细节传递出的巨大能量。

在育儿的长征中,愿每个家庭都能像小刘一样,简单而坚定地走好这步,坚持抓住睡眠的黄金时间,帮助宝宝健康成长。

0 阅读:0
育儿知识百宝箱

育儿知识百宝箱

分享育儿营养、护理小知识,守护宝宝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