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斗十年!”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抛出的这句话,像一枚深水炸弹,在中美关系的湖面炸响,激起层层涟漪。
这十年,注定是暗流涌动、波谲云诡的十年,而近期美国对华加征关税的动作,无疑是这场“持久战”的最新注脚。
一边是美国政府高举“保护本土企业”、“维护国家安全”的大旗,义正辞严地挥舞着关税大棒;另一边则是中国企业面临着出口受阻、成本上升的困境,以及全球经济秩序遭受冲击的现实。
这场关税战,究竟是美国维护自身利益的必要之举,还是饮鸩止渴的危险豪赌?
“美国优先”的算盘:关税政策背后的利益博弈“Make America Great Again”——这句曾响彻美国大地的口号,如今依然回荡在许多美国民众的心头。在他们看来,中国经济的崛起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威胁着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抢走了他们的工作机会。
为了安抚国内的民粹主义情绪,捞取政治资本,无论是特朗普还是拜登,都选择在对华贸易问题上摆出强硬姿态。
他们将中国企业描绘成“不公平竞争”的化身,指责中国政府“操纵汇率”、“窃取知识产权”。在这样的narrative下,对华加征关税,便成了维护美国利益、保护本国企业的“正当防卫”。
于是,我们看到,从电动汽车到太阳能电池,从钢铁、铝制品到关键矿物,美国政府祭出了五花八门的关税措施,试图用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来扶持本国企业,打压中国竞争对手。
以电动汽车为例,美国政府声称,中国电动汽车企业享受着政府补贴,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在美国市场倾销,损害了美国汽车行业的利益。
为了“保护”美国汽车产业,美国政府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了高达100%的关税,试图以此来提高中国电动汽车的售价,削弱其竞争力。
然而,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做法,真的能够让美国企业“赢麻”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关税之殇:损人不利己的双输局面“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句中国俗语,恰如其分地揭示了美国对华关税政策的尴尬处境。尽管美国政府试图通过关税政策来重塑全球产业链,减少对中国产品的依赖,但在许多关键领域,美国企业依然高度依赖来自中国的原材料和零部件。
以“起重机”为例,作为基础设施建设必不可少的装备,起重机的质量和性能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和效率。而中国,正是全球最大的起重机生产国和出口国,其产品以高性价比著称。
美国企业如果想要找到能够替代中国产品的供应商,不仅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还可能面临着交货周期延长、产品质量不稳定的风险。
因此,尽管美国政府对中国商品加征了高额关税,但在“起重机”这个关键领域,却不得不“网开一面”,给予中国企业一定的“豁免待遇”。
“石墨”则是另一个典型的例子。作为制造锂电池不可或缺的原材料,石墨被称为“黑金”。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石墨生产国,还掌握着全球90%的石墨加工和精炼技术。
美国,虽然拥有丰富的石墨资源,但由于环保标准高、开采成本高昂,长期以来依赖从中国进口石墨。
一旦对中国石墨加征关税,势必会推高美国国内锂电池的生产成本,进而影响到电动汽车、电子产品等下游产业的发展。
正因如此,尽管美国政府initially计划对中国石墨加征25%的关税,但在权衡利弊之后,还是选择了“战略性撤退”,将相关措施推迟到了2026年。
美国政府的“两难境地”,恰恰反映了关税政策的“副作用”。
一方面,加征关税会推高进口商品的价格,最终将成本转嫁到美国消费者身上,导致物价上涨,损害消费者利益;另一方面,关税壁垒也会增加美国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最终损害美国自身的经济利益。
据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的研究显示,2018年至2021年期间,美国对华加征关税导致美国国内生产产品的价格和国内生产价值平均分别提高了0.2%和0.4%。
而美国税务基金会的统计数据则显示,对华加征关税导致美国流失了14.2万个工作岗位。
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无不警示着美国政府:关税政策,不仅是一把伤人的利刃,更是一柄自刎的短剑。
“纸牌屋”的政治游戏:关税沦为政治斗争工具在美国,对华贸易政策从来都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斗争的舞台。无论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都深谙“中国牌”的政治价值,将其作为争取选民支持、打击政治对手的利器。
特朗普政府时期,对华发动贸易战是其“美国优先”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中国商品加征高额关税,特朗普成功地将自己塑造成“为美国工人而战”的斗士形象,赢得了不少蓝领工人的支持。
尽管这场贸易战对美国经济造成了不小的伤害,但却帮助特朗普巩固了他在共和党内的地位,并为他赢得了 2020 年总统大选的部分选票。
拜登政府上台后,尽管在竞选时曾承诺要“修复与盟友的关系”,但实际上却延续了特朗普政府的对华强硬路线。
在对华贸易问题上,拜登政府不仅没有取消特朗普时期加征的关税,反而推出了新的关税措施,试图在科技、产业链等领域对中国进行“精准打击”。
这种“换汤不换药”的做法,一方面是迫于美国国内的政治压力。在美国国会,两党在对华问题上已经达成了高度共识,任何试图缓和对华关系的举动都会遭到对方的攻击。
另一方面,拜登政府也希望通过在对华问题上展现“强硬姿态”,来转移国内矛盾,提升自身的支持率。
然而,将关税作为政治博弈的工具,只会让中美关系陷入恶性循环。关税战不仅无助于解决中美之间的贸易争端,反而会加剧两国之间的 mistrust 和对抗,最终损害两国以及全球的利益。
“山顶上的孤狼”:保护主义是走向衰落的歧途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世界各国早已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任何国家试图通过“筑墙”来保护自身的利益,最终只会将自己困在“围城”之中。
美国对华加征关税的做法,正是这种“以邻为壑”的保护主义思维的体现。然而,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保护主义保护的是落后,失去的则是未来。
上世纪 30 年代,为了应对经济大萧条,美国国会通过了臭名昭著的《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案》,对来自其他国家的商品征收高额关税。
这一举动,不仅没有挽救美国经济,反而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贸易战,导致国际贸易萎缩,加剧了经济危机。最终,美国经济也在这场“自残”式的贸易战中损失惨重。
今天的美国,似乎又在重蹈覆辙。对华加征关税,不仅损害了美国自身的经济利益,也破坏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阻碍了全球经济复苏的步伐。
更为严重的是,美国这种单边主义和霸凌行径,正在损害其自身的国际形象和 credibility。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美国已经不再是那个倡导 free trade、维护国际秩序的“灯塔国”,而是一个为了维护自身霸权,不惜损害他国利益的“规则破坏者”。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美国如果继续沉迷于“关税大棒”的迷梦之中,最终只会成为“山顶上的孤狼”,在孤立和衰落中走向没落。
“拨开迷雾见晴天”:合作共赢才是唯一出路中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合则两利,斗则俱伤。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中美两国应该携手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而不是相互对抗,将世界拖入“新冷战”的深渊。
要实现这一目标,美国政府首先要放弃“零和博弈”的 outdated 思维,正视中国的发展,停止将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
其次,美国政府应该停止对中国企业进行无理打压,为两国企业创造公平、公正、非歧视的竞争环境。
最后,中美两国应该加强沟通对话,通过协商谈判来解决贸易争端,而不是动辄诉诸单方面制裁或其他胁迫性措施。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中国的发展,是历史的必然趋势,任何试图阻挡中国前进的企图都注定是徒劳的。美国政府与其试图“阻挡中国的发展”,不如思考如何与中国和平共处、合作共赢。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在全球化时代,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才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正确方向。中美两国只有摒弃“冷战思维”,加强沟通合作,才能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为世界经济注入持久的活力。
信息来源:
这个重要产业,美国“放中国一马”?没那么简单——2024-09-27 17:37·观察者网
加征石墨关税将对产业链产生重要影响——2024-06-14 14:58·中国矿业报
美国对华关税的四个方向——2024-07-31 08:35·金融界
拜登政府敲定提高对华关税,“美国人承担成本”——2024-09-14 11:27·观察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