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君品酒业有限公司冒名“汾酒”招商,欺诈行为频发危害市场

发财的小北鼻 2025-03-31 14:49:18

近期,酒类招商领域中,山西君品酒业有限公司的系列欺诈行为引发广泛关注。该公司长期假冒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名义开展招商,严重扰乱市场秩序,损害投资者与消费者权益。

在招商过程中,山西君品酒业通过电话、微信以及会场宣传等渠道,大量使用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的商标和文字信息。其工作人员更是自称汾酒厂在职员工,向投资者承诺可轻松成为汾酒代理商,全方位误导投资者和消费者。

不少投资者在被诱导后,按照对方要求打款,却发现是该公司法人王某芳的个人账户,并非公司对公账户。此前,该公司向投资者郑重承诺,可低价配比汾酒系列产品,并确保其获得汾酒代理商资格。但打款之后,这些承诺无一兑现。

一位受害者无奈透露:“当初他们描绘的前景十分诱人,声称能以优惠价格拿到汾酒,还能成为代理商,我这才放心打款。可如今,连汾酒的影子都没见到。”不仅如此,自称汾酒厂领导的米某还向投资者许下承诺:“若酒品滞销,可直接将货物退回汾酒股份厂,并全额退款,同时协助开拓市场。”然而,事后公司相关人员对投资者的诉求置若罔闻,相互推诿责任,所谓的市场部人员也从未现身,承诺的服务和支持化为泡影。

调查数据显示,山西君品酒业及其关联企业山西泉本酒业有限公司深陷合同纠纷诉讼的泥潭。互联网上,大量关于这两家公司欺诈行为的曝光和投诉帖文随处可见。公司法定代表人田某明、王某芳名下公司的真实性备受质疑,诸多迹象表明,这些公司极有可能为空壳公司,这无疑加剧了市场主体对投资安全的担忧。

一位受害者某先生,详细讲述了自己的受骗经过:“起初,我在某短视频平台刷到他们发布的汾酒招商广告,宣称零加盟费、零代理费。汾酒作为知名品牌,这样的招商条件对我极具吸引力,我便留下了联系方式。不久后,有人自称汾酒股份公司工作人员与我取得联系,并添加了微信。出于对汾酒品牌的信任,我没有丝毫怀疑。”随后,对方邀请某先生前往太原品酒。

“到达太原后,他们告知我,若想成为汾酒代理商,需搭配采购一定数量的杏花村酒。考虑到杏花村同样是知名品牌,且他们给出的汾酒价格远低于市场价,我便接受了这一要求。”某先生回忆道。但回到当地后,情况急转直下。“此后,汾酒并未按约定发货,仅收到杏花村酒,而且价格也与先前承诺不符。每次询问,他们都以交由市场部处理为由,让我联系市场部。几天后,有人自称市场部工作人员来电,但始终未到当地实地对接。每次问及汾酒发货问题,对方均以工作繁忙、正在开展市场调研等理由推脱。不仅如此,沟通时言语含糊、专业性欠缺,承诺的实地指导服务从未兑现。电话常常无人接听,信息也多日未回,即便回复,也是敷衍了事。时至今日,仍以米某当初承诺的‘卖不掉就拉回’为由拖延,可数月过去,市场部人员始终未见踪影。”

山西君品酒业的欺诈行为,本质上是对消费者对知名品牌信任的恶意利用,通过冒用、仿冒等非法手段,骗取投资者的资金。这不仅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经济利益,还对整个酒类行业的信誉和形象造成了难以估量的负面影响。目前,相关方面已收集到数十位受害者提供的材料,这些材料均反映出高度一致的欺诈模式:以汾酒代理为诱饵,诱导投资者入局,实际却强制配发杏花村酒,且后续服务严重缺失。试图联系对方市场部人员时,电话无人接听成为常态,即便回复,一旦涉及关键问题,对方也会迅速挂断电话,再次切断联系。

在此,郑重提醒广大消费者和投资者,在面对各类招商信息时,务必保持理性,通过多渠道核实商家的资质、信誉和经营状况,切勿因一时贪念而遭受损失。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加大监管和打击力度,遏制此类欺诈行为,营造公平、诚信、健康的酒类市场环境。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