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啊,很荣幸能被你看见。
这期是日记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了,希望前两部你没错过,因为写日记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来说,是成本很低,收益却很高的大便宜。
如果你的宝贝孩子不愿意写日记,这期内容或许能给你启发。
1
我家孩子特别犟,不管你说啥都改变不了人家的想法。
有多犟呢?
这么说吧,两岁多时指着桃说是梨,任你怎么纠正也不行,特别让人崩溃。
为此我还特意摸过她的后脑勺,然后跟我老婆说:这孩子天生反骨啊。
当我想让她写日记时,说了无数个日记的好处,人家就是不写,更不屑。
为了能把她的反骨削平一点,我找到了一把“剑”,我愿称其为“积分之剑”。
我问孩子:“你想不想要小马宝莉的卡片?想不想要巧克力?想不想去游乐场?”
我心想:“哼,怎么可能不想呢,你以为我要给你买啊?我是在给你画饼呢!”
我继续说:“好东西谁都想要,但是要靠自己努力去挣,每个人都是,因为这个世界的法则就是这样的。你现在虽然不能挣钱,但可以努力挣积分,想要什么就拿积分来找我换,只要这东西不是特别有害,我都能给你。”
孩子问,怎样挣积分呢?
我说:写一篇日记可以挣到1积分,1积分可以当1块钱用,如果能连续写7天不间断,就在7积分的基础上额外奖励3积分,那一周就能得到10积分。如果一个月有4周,想想看,你一个月能挣到多少积分?
孩子说:20。
啊!我差点一口鲜血吐在孩子脸上。我本想说,一个月一天不落给50分的,还是算了。
好在结果不出所料,孩子终于答应写日记了。
到了晚上,我还沉浸在洋洋自得的喜悦中,可能是我高兴的太早了,孩子虽然白天答应了,但现在宁愿坐那发呆也不写。
我是坐不住了,拼命在脑海的兵器库中搜索,试图找到一把合适的“兵器”对付孩子的心理障碍。
就在我拼命想、拼命想,想得马上要翻白眼的时候,突然浑身一激灵……别无误,不是尿了,而是找到了两件可用的心理学“兵器”。
第一个心理学兵器是“小步子原理”,用来帮助孩子克服心理障碍。
当人们对一件事感到困难、毫无头绪时,很容易产生拖延或逃避心理。
比如,你一想到要去跑步,酸爽感就能让你轻而易举地找到很多退缩的借口,然后每天都是“明天会更好”。
如果用小步子原理该怎么做呢?
你跟自己说:我不是去跑步,我只是穿好鞋而已。
你看,这样就容易多了吧。
真的穿好鞋后,你就会想:既然鞋都穿上了,不如到楼下透口气,然后就回家。
等你到了楼下就会想:来都来了,没病走两步吧。
走着走着就会想:反正已经走了一会,干脆就跑两步吧,刚才就当热身了。
这就是小步子原理了,怎么样,有过类似的经历吗?
小步子原理让你想要拖延或退缩的时候,只迈出最小一步,小到做起来毫不费力,小到不可能失败,然后你会产生小小的成就感和心理暗示——“好像也没那么难”,鼓励和指引你一步一步地完成目标。
我跟孩子说:你先把笔和本准备好,写下今天的日期、天气,然后只需要在第一行写“今天,我遇到了“这几个字就行了。接下来,让我们看看你会不会想起什么来。
就这样,孩子终于迈出了日记生涯的第一步,事后还跟我说:好像也没那么难。
教育的路上,从来没有一帆风顺。
好不容让孩子开始动笔写日记了,也说清楚了奖励规则,但还是做不到每日写。
为了不让自己死于非命,我找到了另一件心理学兵器——“合算偏见”。
说到这4个字,我可是花了好长时间搜索啊,太不容易了。我只记得方法和原理,不记得这个概念叫什么了。
那什么是合算偏见呢?
有一个心理学实验,科学家给一家咖啡店做了两种积分卡,这两种卡的共同点是,每消费一杯咖啡,就在积分卡上盖个章,盖满10个章,免费送一杯咖啡。
不同的是,一种卡上面有10个空格,另一种卡有12个格,前两个格子已经盖了两个章。
实验结果是,预先盖了两个章的那批顾客,回来购买咖啡的人数更多,攒够10个章用的时间更短。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一个是从零开始积攒,另一个是从第三个开始积攒,心理难度的预期不一样,积极性也就不一样。
我看有的商场会员卡,刚注册时就有一定的初始积分,就是这个原理。
所以呢,我给了孩子10个初始积分。
和商场不同的是,我同时增加了惩罚规则。
如果一周内有一天没写,就没有3积分的奖励。有两天没写,就要扣掉2分。达到3天没写,要扣掉5分。一旦所有积分扣完,就要接受惩罚。
从这以后,在完善的规则面前,我再也没操心过孩子写日记。
日记不仅仅是记录日常琐事,还是一面镜子,照出内心的天使与魔鬼,获得反思与成长的机会。
日记也是一种有效的情绪管理和情绪宣泄的方法,尤其是现在孩子学业压力大,更需要这种方式关爱自己。
写日记带来的好处,是长期积累的结果,会成为一个人巨大的优势。
持续实践,意义自然浮现。
积分是一种激励手段,通过积分制度,孩子可以更早体会到成人世界的法则,以及实现目标过程中需要的品格与兵器。
我用积分把孩子写作业时眼睛离书本太近的毛病给治好了,也用积分养成了孩子阅读的习惯……
关于积分制的用法和好处,日后找一期专门分享吧。
期待你关注我,一起为孩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