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的顶级阳谋,是如何破解美国霸权的?

毕梓俊阿 2025-03-25 16:04:39

特朗普采取了应对措施,针对我们的“一带一路”倡议进行精准阻挠,意图破坏我们的全球供应链。然而,“一带一路”远非普通的国际贸易活动,它背后蕴含的是五千年文明的智慧,旨在逐步削弱美国霸权的深远策略。经过13年的精心规划,中国在这场战略棋局中已稳固地占据了一席之地,地位难以动摇。

近期,位于北美洲的小型国家巴拿马,意外宣布其决定退出“一带一路”倡议,这一消息迅速在国际社会中引起了广泛关注。从历史角度看,中国与巴拿马的关系源远流长,因此其退出决定显得颇为突兀。探究背后原因,很可能是受到某位强势领导人的影响,该领导人长期以来对巴拿马运河抱有浓厚兴趣,为达到控制运河的目的,不惜采取各种强硬措施,包括提高关税和实施军事恐吓等霸权手段,此类行为并不令人感到意外。

然而,懂王的核心目标仍然聚焦于我们的“一带一路”倡议。回溯至2013年,当我们首次提出这一构想时,美国并未给予太多重视,认为我们难以有所作为。但时至今日,“一带一路”已经连接了152个国家,惠及50亿人口的日常生活,其影响力显著增强。

此外,美国方面深感忧虑的是,人民币在该地区的影响力日益增强,美元的主导地位正面临严峻挑战,这一情况无疑让美国决策者感到紧迫。

因此,当前美国选择巴拿马作为目标,意图通过此举警示其他国家,迫使它们跟随退出。若此策略奏效,东亚多国多年精心构建的局面将面临严峻挑战。

显然,那位所谓的“懂王”低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深厚智慧。实际上,“一带一路”倡议所连接的,远非仅仅是经济合作项目,而是成为挑战美元全球主导地位的有力工具,深刻影响着各国的核心利益。美国的霸权主义,在其势力范围内或许还能逞强,但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其影响力已大不如前。那么,“一带一路”究竟是如何对美元霸权构成挑战的?

首要议题在于探讨美元如何成为全球通用货币。回溯历史,美元与黄金曾紧密相连,以35美元兑换一盎司黄金的固定汇率,确立了美元的信誉基础。然而,黄金产量有限,无法随意增加,为满足自身利益,美国暗中增加了货币供应量,这一行为最终被揭露。各国对此感到不满,信任关系受损,法国戴高乐政府甚至出动军舰,从美国运回了3000多吨黄金。面对这一局势,美国采取了新策略,将美元与石油交易挂钩。这一举措极为关键,石油作为工业核心资源,不可或缺。全球各国在进行石油交易前,需先将本币兑换为美元,从而确立了美元在全球经济中的核心地位。

关于如何获取美元,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策略。西欧的发达国家主要依靠技术和高端产品的出口来获取美元。而对于制造业大国来说,它们则是通过商品的出口来换取美元。对于那些资源丰富的贫穷或小型国家,它们通常选择出售矿产和能源来获取美元。

实际情况是,当美元被兑换后,它们往往被用于购买石油。这些资金最终会流回石油生产国。随后,这些国家会使用这些美元向美国购买芯片、高端技术设备以及先进武器等。若资金有剩余,它们通常会选择存入美国银行以获取利息。在这个过程中,美元在全球经济中循环流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观察全球贸易,你会发现约80%的石油交易和90%的武器交易都是以美元作为结算货币。

必须承认,美国这一策略实施得相当巧妙,无需实际付出,仅凭启动印钞流程,便能在全球范围内获取利益,攫取各国人民积累的资产,并且成功地将23%的通货膨胀压力转嫁给了国际社会。

然而,关键在于美国把控着金融与贸易的核心领域,对于不顺从的国家,会采取施压手段。美国还通过“美元周期”不断攫取全球财富,重复这一过程。以委内瑞拉为例,作为一个石油资源丰富的国家,却反而欠下了美国巨额债务。其民众生活困苦,连基本的食物都难以获取。

现今,“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标志着美国所引领的全球经济旧格局已被撼动。何以如此断言?首要原因在于,小型国家若欲实现发展,石油与美元两者不可或缺。然而,向美国借贷,不仅利率高昂,还需承受其诸多限制。此时,东方大国提出新方案:美元短缺的国家可向我国寻求资金支持,我们提供的利率更为优惠,流程简洁,无需顾虑重重束缚,更无需担忧受制于人,这样的条件自然吸引众多国家。

我们手中的美元从何而来?简而言之,那是勤劳所得。作为美国最大的贸易顺差国家,我们的外汇储备已超过3万亿美元。我们当然有意愿购买美国的产品,然而,像先进武器这类商品,美国并不向我们出售。

美元过剩亦成困扰,当前美国经济形势严峻,国债总额已攀升至36万亿美元,通货膨胀严重,失业率攀升,经济泡沫风险日益加剧,令人担忧美元价值何时会大幅缩水。因此,考虑将资金借贷给那些经济欠发达国家,为他们提供急需的支持。对于还款问题,我们并不过分忧虑,若资金紧张,他们可以以矿产、粮食等资源作为偿还方式。

以巴西为例,该国面临大量美元债务,随后向我国借贷了100亿美元,用以偿还其对美国的债务。接下来,巴西增加了对我国牛肉、大豆等产品的出口,以此来逐步偿还人民币债务。在这个过程中,人民币成功流向国际市场,巴西的美元债务危机也得到了缓解,双方均从中受益。这一新循环的结果是,美元虽然回流到美国,但美国并未从中获取更多的财富。相反,我国利用多余的美元购买了大量的矿产、农产品和工业原料。这样一来,美元的霸权地位被巧妙地削弱。

目前,已有超过60个国家开始采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特别是在沙特阿拉伯的石油交易中,人民币的占比已提升至18%。这一现象透露出什么信息?预示着美元的主导地位正面临挑战,其未来前景或将不再如以往那般乐观。

然而,“一带一路”倡议的意义远不止于挑战美元霸权,它还为我们开辟了全新的市场机遇。近年来,我们遵循共同发展的理念,协助友好国家修建道路、桥梁及工厂。无论进行何种基础设施建设,都离不开钢筋水泥等材料。通过这种方式,我们有效缓解了生产力过剩的问题。

此外,我们具备世界上最全面的工业体系,能够满足人们衣食住行的各种需求。恰好,一些友好国家的工业基础相对不足,为我们提供了拓展海外市场的机会,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商机。至于那些长期受美国剥削的小国家,它们在经济上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因此对我们会更加倚重,美国的离间策略也难以奏效。

在对外援助的项目中,我们不仅提供了实际帮助,还成功推广了中国的专利技术。从5G通信技术到北斗导航系统,从铁路轨道到水泥的规格标准,这些领域均采用了中国的标准。这意味着我们在这些方面拥有了主导权,能够发出强有力的声音。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借助“一带一路”这一宏大战略,确保了能源进口的稳定性。诸如瓜达尔港口、中缅石油天然气管道以及北极航线等项目,有效分散了风险,使得能源供应渠道更加多元。这样一来,我们大大减少了对外部单一来源的依赖,不必再忧虑美国可能施加的限制与压力。

显然,“一带一路”倡议能够发展至当前规模,不仅仅依赖于前瞻性的视野与睿智的规划,其背后必定有着坚实的硬实力作为支撑。自2016年南海事件后,东部地区的军事能力显著提升。诸如福建舰、先进无人机、第六代战斗机、智能机器狼群以及空警3000预警机等尖端科技产品的出现,使得美国方面不再轻易对我们采取挑衅行为。面对如此强大的实力,任何挑衅行为都将显得无济于事。

1 阅读: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