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当年解放战场上的“刘邓”大军,那肯定是无人不晓。不过,刚开始的时候,这两人可不是搭档关系。
以前跟刘帅搭伙的是另外一个人,可惜,这人因为生病去世了,都没等到革命胜利的时候。他死了之后,还是毛主席和朱老总亲自给他抬棺。这人到底是谁?
1942年3月的一天,整个延安都笼罩在悲伤之中,主席格外悲痛,望着眼前的花圈,眼眶都湿润了。林育英,他可是前期我党领导人之一,因病逝世了。
老友以前一直盼着看到革命胜利,结果革命还没成功,老友就先走了,这事儿,主席伤心,朱老总也特别伤心。
想当年,这几个人可都是一起并肩战斗过的。谁能想到,林育英就这么突然地走了。来参加林育英葬礼的人可多了,足有一万多人。当看到棺木被抬上来的时候,大家脸上都是一脸肃穆。这时候,就见有一个人默默地走到棺材前,把抬棺的杆子放在了自己肩膀上。
可一看到那个人的长相,所有人都惊住了,这人正是主席。主席抬棺这事儿,就这么一回,也是最后一回,对象就是这个人。大家都知道,主席一向把生死看得挺淡的,可林育英去世了,主席还是难以接受。
毛主席在听闻林育英的遗愿后,沉默了好一会儿才开口说道:“就照育英说的做,得让他看到革命的胜利!”
林育英的妻子转述了一些话之后,主席就落泪了。林育英临终前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一定要把他葬在主席办公地对面的桃花岭上,他想永远望着主席,看着革命取得胜利!
林育英出生在上个世纪末,那时候中国正处于最为艰难的时期。不过还好,林育英家是经商的,虽说不是特别富裕,但在那个乱世里也能勉强好好活下去了。
林育英的爸爸是个商人,可林育英对经商没啥兴趣,他爸慢慢也看出来了,自己儿子不是干这行的料。但在这乱世之中,啥都不会可咋生存?
没办法,林父只好把超龄的林育英送去读书了。那时林育英都十三岁。慢慢地,林父也发现自己儿子对读书这事可感兴趣了,而且还特别有天赋。
林父挺支持儿子的想法的。可计划哪赶得上变化,过了几年,国内的大形势变了,林父的商铺经营起来特别艰难,没办法,只能让本该上学的林育英辍学了。
不过林育英心里一直对文化挺感兴趣的。在那几年的学习时光里,他接触到了先进的思想,听老师讲共产主义的时候,林育英可向往了。
不过他心里明白自己年龄还小,而且当时自己对革命是啥都不懂。等到上个世纪20年代的时候,大革命蓬勃兴起,都发展到林育英的老家了,林育英毫不犹豫就加入进去了。
一开始,他就只是委员会里的一个成员。可他一进入委员会,那思想觉悟高得很,一下子就展现出来了。就在这时候,他还结识了咱们党的几位前辈。到了第二年,经恽代英等人介绍,他就正式加入咱们党。
这可把林育英激动坏了,不过,这也给他带来了数不清的责任。加入我党之后,林育英学习进步可快了。
打那以后,林育英就一直在咱们党负责农村宣传这块儿的工作。在这个过程当中,林育英因为表现特别棒,还得到了晋升。不过对林育英来讲,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
1923年的时候,咱们党的革命到了一个转折点。在湖南那片儿,学生罢课,工人罢工。这期间,林育英可是长沙工人阶级的代表人物,差不多可以讲,长沙的工人运动就是由林育英来指挥的。
就因为这一件件的事儿,林育英慢慢就走到咱们党的核心位置。第二年,按照组织的安排,林育英去苏联学习去了。这当然也是组织对他的一种认可。
林育英学成归来后,就在武汉干起了革命工作。那时候国内的局势可难了,老蒋已经把枪口对准咱们党了。
“四一二政变”,这是每个经历过的共产党人都不愿去回想的往事。瞧着当时的局势,咱们党可没有干等着啥也不做。后来,周总理他们领导了“南昌起义”,这可算得上是咱们党的一个转折点。
这时候,林育英还在组织工人们。早期,林育英一直都干着这些事儿,可他给咱们党带来的回报那可大了去了。
林育英,他一直干的工作那可都是特别惊险刺激的。他老是在敌人的身边盯着工作,就在敌人的眼皮子底下活动。
这就使得他在1930年的时候被抓进了监狱。在牢里,敌人想让他招供,就把各种酷刑都往他身上使了个遍,这也就为他后来的离世埋下了祸根。
一直到1932年的时候,在咱们党的营救下才出了狱。这两年可太难熬了,都没法形容那种艰难。林育英出来后身体就远不如以前了,变得病恹恹的,老是生病。
毛主席听说这事儿后也是特别忧心,他俩之间有着多年的交情。可当时根本就没给林育英调整的时间,之后抗日战争就爆发了……
三、虽死犹荣抗日战争那会,林育英临危受命,当上了129师的政委。说起来,这时候他身体状况已经很差劲了,在监狱里待了两年,把他身体折腾得特别虚弱。
可他还是强撑着身体,在大雪漫天的日子里给大家鼓舞士气、动员众人。前面也说过,林育英一直都在忙工人运动和一些农村工作,所以带兵打仗他真不怎么在行,但这对林育英来说都不是个事儿。
不会就学呗。林育英,白天忙着工作,晚上还得挑灯夜读。这工作强度可太大了,铁人都受不了,何况他还遭受过国民党的酷刑。
后来有一回工作的时候,大家正开着会,林育英一下子就晕倒在那儿了,这可把刘帅吓得不轻。可林育英说自己就是没休息好。后来这样的事儿又出了好几回,瞧着林育英不听劝,刘帅就直接告诉主席了。
在主席的极力要求下,林育英这才答应去休息一下。随后,就由邓公来接替林育英政委的职务,接着他和刘帅两人组成了在解放战场上威名远扬的“刘邓大军”。
林育英回到延安休养,哪能闲得住?瞧他整天忙得不可开交的,主席特别担心。好多人劝他休息,都被他婉言拒绝了,就连中央下命令让他休息,他也不听。
但是林育英特别坚定地讲:“只要活着一天,就得尽一天共产党人的责任。”到了1942年的时候,林育英的身体再也扛不住了……
结语革命的胜利可是相当不容易的,那是数不清的前辈们拿自己的命换来的,才铺就了通往胜利的道路。在革命的进程里,还有好多像林育英这样的前辈。
就像主席说的“虽死犹荣”,他们的精神会永远传承下去,世世代代都会受其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