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贾若瑜负责装修京西宾馆被叫停,邱会作支招,罗瑞卿:不可

史典籍说 2025-02-09 09:24:43
前言

1959年的时候,国家建设是全方位推进发展的。国家的各个方面都在根据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当时国家资源很紧缺,搞建设得听从指挥,钱得花在关键的地方才行。

这一年,之前用于修建解放军俱乐部的资金和物资啥的都有了一定的调整。组织把建设工作的重心放到了“京西宾馆”的建设上面,而这个重要的任务还是由贾若瑜来承担。

国家经济困难越来越严重的时候,贾若瑜带着装修部队陷入了很大的麻烦。但他一直坚定地跟着党走,还制定出了特别好的方案。罗瑞卿说:“就照着贾若瑜的方案做,肯定不会错。”

一、贾若瑜的能力

就这么着,大学、体育馆、大剧院的建设任务启动了。之后,要求越来越多,建设任务也老是被耽搁。叫停之后,俱乐部的主要负责人贾若瑜开始负责“京西宾馆”的建设,他这工作,更是难到不行。

贾若瑜的能力常常被很多将领称赞。朱老总就说:“贾若瑜,那可是这儿的游击大王。”贾若瑜不仅得到这样的夸赞,还是部队里出主意的关键人物。这么多年的军旅生涯,他可是没少担任“参谋长”这个职位。

贾若瑜投身革命是表哥梁业广带的路。贾若瑜满肚子才华,本能够挑个安稳的工作,可他毫不犹豫就加入了革命队伍。家里人没少劝阻他,贾若瑜就会讲:“学了一辈子,不就为了这个时候嘛!”

贾若瑜在军中可算是难得的知识分子,不管是认字,还是出谋划策,他都有自己的一套法子。经验越来越丰富之后,不管是认识他的还是不认识他的,都晓得他是很多人的参谋长。

大众对他有这样那样的印象,可这并不意味着贾若瑜到了战场上就不行了。不管是抗日战争也好,解放战争也罢,贾若瑜那也是一直守在一线作战的战士。1942年攻打腾甲庄的时候,被上千日伪军包围了,他镇定自若,反倒把其他战士吓了一跳。

贾若瑜当时不但得面对眼前的敌军,而且还会有上千的支援部队赶来,在这么紧张的时候,贾若瑜说:“别慌,咱们赶在援军到达之前占得优势就行。”

贾若瑜瞅准时机,趁着夜晚就领着部队打响了这场攻击战。晚上对咱自己部队来说是个有利的时机,可敌人在这个时候不敢随便行动,这时候不行动还等啥时候。

这场攻击那叫一个迅猛,一下子就持续了六个小时。打着打着,在激烈的战况下,我军慢慢占了优势。嘿,这一下可不得了,腾甲庄被我军顺利拿下了。要知道对方可是有几千人的队伍,我军就俘获了两千多人。贾若瑜这人,那可真是文武双全的代表人物之一,真的很厉害!

即便这样,贾若瑜一直都没忘那个深秋和表哥的通宵畅谈。就在那个时候,他确立了革命目标,也开始坚定地为党奉献,而这一坚定,就是一辈子。

二、修建“八一饭店”

“京西宾馆”向来很庄严,建成之后就成了我国重点保护的一个地方。它的修建过程挺曲折的,不过随着国家不断发展,也慢慢变得完善起来了。

建国之后,罗瑞卿所担任的职务那可都相当重要。罗瑞卿是耿直将领的代表人物,他一直都很和善,不过在国家大事跟前,罗瑞卿可不会有一点含糊。

在我们的印象里,罗瑞卿这人挺固执的,不过也不缺乏灵活性。只要罗瑞卿觉得哪件事得做,而且是正确的事,那他就会特别努力地把这件事做成。要是他自己犯了错,不管自己是什么身份,都会主动承认,还会说要请教别人然后改正。

建国后,罗瑞卿和贾若瑜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多了,他俩在思想方面相互赏识。贾若瑜要是有啥事,第一个想到的、要去商量的人肯定是他的领导罗瑞卿。

1959年的某一天,贾若瑜满怀心事地找到罗瑞卿。在这期间,因为事情非常重大,他们召集了许多人来一起商量。

罗瑞卿率先说道:“贾若瑜,你要是有啥难处和问题就尽管讲,咱们一块儿商量。”

贾若瑜说话很干脆,直入主题:“京西宾馆得在一年内完工,可用地、规模、设施设备这些方面都没个准儿,太难搞了。”

贾若瑜提出问题后,大家纷纷张嘴讨论起来,根据实际情况一点点探讨出了标准。虽然还存在不少问题,可贾若瑜特别坚定地说:“我肯定会全力以赴去完成的。”

一直到1960年的时候,情况突然发生了转变,咱们国家进入了困难时期,贾若瑜的建设工作也就没法继续进行下去了。罗瑞卿过来找到贾若瑜讲:“盖楼的工程停了,现在你们只要留下一个大队来做维护工作就行。”

这时候,一起谈论的还有邱会作,他是总后勤部部长,先开了口说:“一个大队就只搞维护吗?能不能偷偷再装修一下。”

罗瑞卿还没来得及说话,贾若瑜就先开了口:“不行,光维护的话,留一个中队就够了。”

罗瑞卿本来脾气要发作了,一听贾若瑜的话就讲:“你说得没错,就照你想的办。”

“京西宾馆”还有个名字叫“八一饭店”。它的建设过程那叫一个曲折,不过再难也总有人会去干的,就是花费的时间有长有短罢了。

1964年,经周总理批准,“八一饭店”最终完工。罗瑞卿和贾若瑜这两个人,都为国家建设立下了大功。

三、对贾若瑜的嘱托

贾若瑜在革命的时候,和咱们国家好多将领的关系都特别好。他们年纪轻轻就离开家,投身革命做贡献。新中国成立以后,他们常常坐一块儿,唠唠家常,讲讲家乡的事儿,再商量商量国家建设之类的事儿。

1957年的时候,贾若瑜去看望贺老总。在贺老总眼里,贾若瑜就像个没长大的小孩。贺老总就像长辈似的,会叮嘱贾若瑜,这可是对贾若瑜的看重,也是对他的认可。

那时候贾若瑜打算回四川探亲,他就对贺老总说:“贺老总,好长时间没见着您了,我这回要回家探亲。”

贺老总一听能回家,也跟着乐了起来。还对他讲:“你离家都二十几年了吧,该回去瞅瞅了。代我向你家人问个好,也让我瞧瞧四川变啥样了。”

贾若瑜很耐心地听贺老总讲话,脸上的笑容一直就没消失过,贺老总说完,他马上就答应:“好好好。”

接着,贺老总笑着讲:“答应得很不错,咱们可不能把组织的纪律给忘了,要多惦记着老百姓。”

贺老总和贾若瑜两人就像有说不完的话似的,贺老总,又像有叮嘱不完的事儿。贾若瑜可一直把贺老总当成老首长,就那么耐心地听着,心里也特高兴有这么一位长辈。

结语

贾若瑜,他可是咱们国家的开国少将,一辈子都在为国家奉献。

他可聪明了,做事有自己的原则。一辈子坚守在革命斗争里,走在建设道路上的时候也一直对党忠心耿耿的。不管啥时候,他都记着别人的嘱托,一个劲儿地发挥自己的力量,给国家做贡献。

贾若瑜独一无二,他的贡献会闪耀一生。

0 阅读:3
史典籍说

史典籍说

史典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