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守四平是我决定的!黄克诚:就是你定的,那也不对

史典籍说 2025-02-06 09:45:33
前言

这话一出来,气氛就变得尴尬了,毛主席马上站出来说:“保卫四平,这可是我的决定!”他的声音平稳又有力,在整个会场里回荡。但黄克诚还是坚持说:“不管是谁下的命令,这事儿就是不对!”

嘿,当年打四平的时候,到底是咋回事?黄克诚为啥会说出那样的话?

一、四平有多重要?

四平是个新发展起来的小城,它的南边挨着沈阳,北边靠着长春,还有十字形状的铁路,火车都能走,那可是非常重要的交通枢纽。这么说吧,只要把四平占了,就等于把东北的主动权攥到自己手里。

对我军而言,要是能把这儿占领了,那就有了稳固的大后方,不然的话,咱们的根据地可就要被分成两块。国军那边,只要能占了这地儿,既能退又能守,还能达成拿下东北的大目标,这可是个超级棒的形势。

再说这地形,四平市区地势平坦,近郊的东、南、北部都有起起伏伏的高地。要是大规模用兵的话,那可太方便了。咱们的军队能在这儿集结好多部队,打运动战;国民党的军队,也方便机械化部队活动。所以,对两边来说,四平都是必须要拿下的地方,都争着要占领。

1946年3月,四平解放。老蒋知道这事儿后,气得不行,赶忙把杜聿明叫来让他去攻城。那时候的杜聿明刚做完手术,正在养身体。可接到电话后,他也顾不上伤口了,急忙回到沈阳,带着兵就往四平那边去了。

实际上,四平可是个战略要地。它可不简单,人口就有10万多,而且兵营、飞机场、军用仓库啥的都有。市区的街道横七竖八的,那些高楼大厦用来修坚固的工事再好不过了,城外还能挖河筑墙,这地方很容易就形成交叉火力点。

所以,要是想把东北掌控住,那就得先把四平的先机抢到手里。

二、敢唱反调的黄克诚

要是问谁有胆量跟主席唱不一样的调,那肯定有黄克诚。黄克诚大将,在军事方面特别拿手,而且还是个很棒的政治家,这就是所谓的文武全才。他这人性格特别直,对革命忠诚得很,敢朝着中央领导“发表看法”,还特爱发表看法,毛主席可欣赏他这一点了。

他,每次都能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而且,大部分时候,这些想法都很靠谱。

就拿1937年平型关大捷之后来说吧,黄克诚察觉到,要是部队里没有政治委员的话,军阀风气就会变得更重,这样一来,部队开展政治工作就会特别困难。所以,他就直接把这个情况向中央反映了。

主席一瞧确实是这么个理儿,当下就批示恢复政治机关。就因为这事儿,黄克诚在毛主席那儿有了好印象,毛主席直夸他,说他是对革命认真负责、有政治眼光的好同志。

而在后来的四平战役里,黄克诚干脆就指出了主席的错误。他觉得,部队训练还不够,准备也不充分的时候,非要去抵抗敌军,这可太不聪明,他觉得这都是白白牺牲。四平战役真的打错了吗?

三、难道打四平打错了?

1946年4月18日,四平保卫战开始了。那时候,国民党的飞机、大炮啥的,一股脑地朝着四平这边打过来了。解放军可顽强了,死守着阵地,一点儿便宜都没让国民党占去,还把敌军的多次进攻给打退了。

战斗一下子就到第四天了。毛主席说,要想让局势变好,四平必须死守。林帅,特别坚定地回答:“放心吧,我肯定完成任务,绝不让四平失守。”指挥官都表了态,战士们的士气那可不得嗷嗷涨嘛。解放军战士可顽强了,一直没让敌人占到一点便宜。

他们从来就没想到,在他们眼中“弱得不行”的解放军居然这么能打仗。想当初打日本鬼子的时候,都没出现过这样的情况。不过,随着时间慢慢过去,解放军也面临一些问题了,最主要的就是后勤方面的问题。咱们这边的物资越打越少,可对方却一直在不停地补充。

就这方面来讲,两边的差距可大得很。后来虽说苏联给了援助,可还是被国军给破坏掉了,真倒霉。这么一来,咱们军队后来就没弹药没粮食。而且这种大型的攻坚战,咱们军队没多少经验,不管是布防还是进攻,都有好多问题。

不过,就算是这样,我军还是死死坚守着。这结果,国民党东北最高军事长官杜聿明都没想到。然后,他就赶忙转战本溪去了。我军一看挡不住,就主动撤离本溪了,就想着尽量少些伤亡呗。

那时候,四平保卫战已经打得特别艰难了,咱们解放军之前请求的支援也没了,这一下子就让解放军处在特别危险的境地了。四平这局势这么不利,毛主席还是决定要接着坚守,这可是从大局考虑才做出的决定。

不过,那时候正在左翼阵地的黄克诚,他觉得不应该硬守。要知道,要是死守的话伤亡会特别大,还不如见好就收,毕竟我方还不具备决战的条件。就因为这个,他好几次给林帅发电报,可都没得到回应,林帅也一直没撤兵。

后来,他直接就给中央发了个电报,说应该把长春让出来,先确保有足够的时间把主力部队休整好,然后再去应对后面的战斗。说实在的,黄克诚讲的话不是没道理的,就现在的局势而言,这可是个挺好的想法。

但他不知道的是,当时国共谈判正进行得热火朝天,双方谈的就是东北地盘咋分配,而且四平保卫战的结果会直接决定这个事儿。所以,主席不是不想撤兵,是撤不了。四平保卫战拖得越久,对咱们党就越有利。

这一仗,主席始终都记着。到后来的庐山会议上的时候,主席又提起这一战了。他就问黄克诚:“难道我打四平这事儿错了吗?”黄克诚回答说:“敌人重兵来跟咱们决战的时候,就不应该再死守!”

“这是我必须要坚持的!”毛主席说道。

黄克诚仍然十分坚定地说:“就算是你做的决定,那也是错的!”

结语

说实在的,要是站在战场这个角度来讲,黄克诚的决策没毛病。可要是从大局方面去看,这就是一场必须要打的仗了。咱们党能在谈判桌上争取到有利的条件,这一战可是起了大作用了。

于是,面对黄克诚的反驳,主席只是轻声说了句:“那就交给后人和历史去评判吧。”

0 阅读:10
史典籍说

史典籍说

史典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