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卖港口已经引起港府和北京的高度关注,中远也适时表态,这是否意味着中企会参与港口收购?在多方压力下,李嘉诚派此次李泽楷前往北京,中方也终于上了硬菜。

长和以228亿美元的骨折价将全球43个港口出售给美国贝莱德财团,引起了国内舆论哗然。很多网友批评李嘉诚出卖国家利益,只顾个人私利,大公报也连发数篇直指这次交易的评论文章,言辞犀利,质问李嘉诚是否是在助纣为虐。随后,国务院港澳办官网也转发了这两篇文章。
接着就是官方正式表态了,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记者会上直接表示,反对美国胁迫和霸凌中国企业。香港特首李家超也出来表示反对胁迫交易,并称所有的交易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官方的表态,也直接让这次交易出现了波折,长和出售43个港口,损害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无论是基于反垄断法,还是《香港国安法》,都有足够的法理依据进行干涉调查。

长和这43个港口,包括巴拿马运河两侧港口,这些港口大多都在国际主要航道,更是中国一带一路战略重要节点。这不仅关乎到中国的对外贸易,也关乎到中国的海外战略布局。不仅如此,美国政府还想借此打击中国海运业,造船业,卡住中国海上航道的脖子。
日前,美国联邦海事委员会宣布将对全球7大海上交通要道进行调查,包括马六甲海峡,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等,美国方面称,如果不符合美国规定,将不许船舶进入美国港口,业界认为,美国此举将严重影响国际航运业。当地时间24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举行了听证会,就特朗普政府计划对中国船只和中国制造船只征收高额停靠费。如果既是中国国籍又是中国制造的商船,最高可能面临300万美元的停靠费。

以上种种,其实都是美国为了遏制打压中国,如果说收停靠费是打压中国造船业,那么对海上交通要道调查,那就是对着中国海外航线和一带一路战略下手了。在如此的背景下,李嘉诚没有上报港府和中国官方,就快速和贝莱德达成了交易协议,这就是在不顾国家利益和安全,这就是在配合美国,给美国递刀子。
这也是为何舆论一边倒的批评李嘉诚。虽然,长和强调这是普通的商业交易,不涉及政治,长和为了证明,还公布了2024年财报数据,以强调港口业务是低效资产,丝毫不顾及港口的营收占长和总收入的10%的这一事实。简单来说就是,长和认为这是在商言商,他们不应受到指责。于是有了大公报21日,再度发《停止交割,切勿因小失大》的锐评。

4月2日,就是港口交易最终签字期限,如何选关系到长和的未来。在各方压力下,李嘉诚派出此次李泽楷前往北京,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然而外界分析,这只是表象,真实的目的是寻求大陆的帮助,或者解释,寻求谅解。与此同时,几乎差不多时间中远海运董事长表态,对一切战略资源感兴趣,并宣布中远将扩张南美洲,东南亚,非洲的港口业务。
虽然不知道中远这个表态是否和长和这43个港口有关,但如果中远扩张港口业务,一定程度上会填补因为长和出卖港口带来的负面影响,为中国海外运输航线和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积极因素。而如果中远能接手这43个港口,那么不仅让特朗普政府遏制中国的图谋大幅缩水,也可以在中美博弈中为中方提供更多的筹码和话语权。

当下的李家和长和,处境尴尬,如果长和违约,那么高额违约金是小事,美国必然会对李家海外资产动手,毕竟李家大部分资产都是国际资产,美国的长臂管辖才不管什么是法律。但如果李家为了规避风险,执意要和贝莱德签字交割港口,那么这就是不顾大局的表现,会严重影响李家的未来以及李嘉诚本人的身后名了。
而且即便如此,中方援引反垄断法或《香港国安法》,都可以轻易干涉交易。因此李泽楷到北京,可能就是寻找解决办法,看能否两不得罪。美国当下遏制中国已经丝毫不顾及底线了,甚至连基本体面都不讲,这次胁迫长和恐怕只是开始,如果长和妥协,那么接下来可能会对更多的中企发难。

为了应对美国无底线的遏制和阴招,中方也做出了积极应对。日前中方出台了《反外国制裁法》,规定了反制裁的各种细则,最终解释权归属中方,此外,中方也在加快推动立法,就港口能源资源信息数据安全进行立法,进行安全审查。这释放的信号其实很明确,美国可以拿着所谓的国家安全进行干涉阻挠,那么我们也可以援引法条。在商言商,谋求最大利益本身没有错,但要在不损害国家利益和安全的前提下,须知国家利益和安全高于一切。
参考资料
观察者网 2025-03-21 13:27 李萌:李嘉诚出售海外港口,中国反垄断法能不能管?

用户17xxx74
本来就是给美国的投名状,没看见李家业务都转移到国外去了吗?典型的卖主求荣!
大河
多简单点事,卖给国内不就完了
独钓寒江雪 回复 03-28 10:23
如果卖给国内,李家的各种海外资产也将会遭到美国的长臂管辖和制裁。
用户10xxx60
无知小编,胡说八道。
国强吾辈强
应该学乌克兰的马达西奇公司
one_night
老李子儿,你这保镖可不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