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媒体称:冯德莱恩教马克龙在访华时要展现出“勇气”

许攸评国际 2023-04-25 13:15:02

《南德意志报》就马克龙和冯徳莱恩一同访华发表评论说,马克龙“几乎显得有些天真”,因为其着眼点可能是经济利益,好在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徳莱恩跟着,她“可以教教马克龙如何更有勇气”,在对华政策上找到了清楚的言辞。评论还带有讽刺意味地说,马克龙邀请冯徳莱恩同行,“不知他现在后悔了没有?”

马克龙是法国总统,面对国内此起彼伏的动荡局面,为了法国利益,决心要到中国来寻找机会。不过,德国和法国一直是欧洲大陆“两霸”,历史上无数次交手了,一战和二战时,双方都打得没了“元气”,让美国趁虚而入,在内心深处,德法两国谁也不服气谁,相互之间还有怨恨。冯徳莱恩是德国人,曾担任过德国联邦家庭部长、劳工部部长,还曾经是德国历史上首位女性国防部长,德国不少媒体自然也就对冯徳莱恩特别怀有“亲近感”。

评论认为,冯德莱恩在行前曾发表了欧盟对华政策的“原则性讲话”,“内容清晰、令人耳目一新,并且不存幻想”,还赞扬说,冯徳莱恩的话“让人等了很久了”,比如说,欧洲不能与中国“脱钩”,要继续与中国进行对话和贸易,但是必须要“去风险”,在战略上尽快减少对中国的依赖性,欧洲国家“必须展现更多勇气”,这被认为是为马克龙访华的“定调”。

德媒觉得马克龙“天真”,也许是因为他太年轻,冯徳莱恩今年65岁,是32岁从政的,在德国和欧洲政坛摸爬滚打了30余年,政治经验丰富,而马克龙现在只有46岁,冯徳莱恩的演讲能否让他“成熟”起来呢?#当然,对马克龙来说,这是“打气”还是“泄气”,只有马克龙自己知道。也难怪德媒暗笑,马克龙“后悔了吗”?

其实,大家都知道,法国的欧洲“大国意识”是一直存在,1964年戴高乐总统不顾美国的反对,成为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就让西方对法国的“战略自主”意识刮目相看,而且法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也是核武器国家,相比之下,德国却一直苟活于美国的“军事占领”之下。

然而,就是因为法国在国际格局变动时与美国保持距离,拜登政府才联手当时的英国首相约翰逊,让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撕毁了法国与澳洲签署的潜艇建造合同,马克龙事后才得知,认为这是英美盟友在“背后插刀”,对他们“背叛”大发雷霆,而德国在北溪天然气管道被炸后,虽然是“暗气暗憋”,但连一句狠话都不敢说。这种背景下,马克龙到中国访问,一直向拜登政府贴靠的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徳莱恩,她是否能够理解法国的“愤懑”心情?

英国首相约翰逊、美国总统拜登、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在G7会议上对法国马克龙“背后插刀”

美英澳三国“奥库斯”军事集团正式签署核潜艇建造协议

从马克龙率领法国重要企业家来华的阵势看,他确信这次访华肯定能为其提高国内支持率加分,毕竟马克龙是法国总统,主要考虑的是法国利益,法国民众的福利和未来前途,而冯徳莱恩是欧盟的“掌勺人”,她要照顾的是欧盟这口“大锅”如何才能炒出“好菜”出来,两人所在位置不一样,因为屁股决定脑袋的。再说,德国总理朔尔茨在去年11月访华,为何不邀请冯徳莱恩一块呢?还有,冯徳莱恩为何不能选择单独访华呢?恐怕这里面就有很多文章了。

0 阅读:31

评论列表

迎风

迎风

2023-04-26 00:16

其实马克龙也不笨,邀请冯没错,只是专机都不让她坐。话里话外说的和中国互不教对方做事不就暗指美西方?

许攸评国际

许攸评国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