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状元”庞众望成才了!代表清华出席活动,和初恋女友已订婚

刘灵萱丫 2025-04-23 14:47:42

在今年的清华大学“魅力之光”访谈活动中,一名青年格外引人注目。

他外表帅气俊朗,手持话筒面对镜头自信而儒雅。身穿得体整洁的西装,举手抬足间尽显从容和自信。

这名青年就是庞众望,当年那个捡废品读书的寒门状元。

七年前,他是家徒四壁赴京求学的贫困学子,衣着破旧,举止拘谨。

七年后,他是清华大学的骄傲,是国内光刻机领域的顶尖人才。

知识改变的不只是庞众望的命运,还带给了他尊严。

让我们拨回时间线,看看这个农家孩子如何在现实和理想之间走出自己的路。

1.寒门穷小子对命运的反击

1998年出生的庞众望,老家在河北沧州吴桥县沟店铺乡。

他的父亲患有精神疾病长期住院,母亲因先天性脊柱裂瘫痪在床。

对于幼时的庞众望而言,父母是需要自己照顾和牵挂的人。

其他孩子遇到了委屈,可以扑进父母的怀抱里哭诉,可他不行。

庞众望的家庭因父母的缘故,过得极为清贫。家里主要的生活来源,就是年过七旬的姥姥姥爷种地和捡废品。

庞众望自幼就十分聪慧,很小的时候就懂得了体谅两位老人的辛苦。

上小学时,他的书包里总装着两个塑料袋,放学路上顺便捡塑料瓶和废纸壳。

初中班主任王老师记得,庞众望的作业本总是正面写完写反面,铅笔用到只剩三厘米还舍不得扔。

初三那年冬天,庞众望查出了先天性心脏病。五万块手术费可以拯救一条年轻的生命,但也能压垮一个贫穷的家庭。

庞家的情况摆在那,别说负担这笔费用,想掏出个零头来都费劲。当时许多村里人都觉得这孩子没救了,甚至跑来劝他别治了。

几乎所有人都放弃了他,但这个倔强的男孩却不愿放弃自己。

他一个人跑到乡政府求助,最终在民政部门和学校帮助下凑齐了手术费。

这场病让他落下三个月课程,但中考时依然以全县第三的成绩考进沧州一中。

高中三年,他每天骑二手自行车往返四十里路。中午同学们去食堂吃饭,他就躲在教室啃从家带的玉米饼。

班主任发现他经常胃疼,后来才知道他为了省钱,把每月200元生活费省下一半给妈妈买药。

高考前三个月,母亲突发高烧住院,庞众望晚上在医院走廊复习,白天赶回学校上课。

最终以684分拿下沧州市理科状元,加上农村专项计划加分,以744分被清华大学录取。

庞众望终于像他的名字一样,不负众望。

这是他向不公命运发出的第一声呐喊,也是他人生走向转折的开始。

2.清华校园里的求知者

2017年9月,背着编织袋走进清华园的庞众望成了新闻人物。

一个清贫至极的穷小子,靠着捡瓶子和纸壳一路读书进了清华,这样的新闻引来了大批的记者和采访。

庞众望从未享受过这么众星捧月般的对待,但他并没有痴迷于这些灯光和镜头。

开学季之后,很快他就从公众视野消失了,因为比起接受采访,他更愿意泡在实验室。

在精密仪器系,他选择了光刻机研究方向,这个能制作人类工业巅峰之作——半导体芯片的科研领域。

光刻机是外国对中国“卡脖子”的重要项目之一,庞众望选择投身其中,就是想要改变这样的窘迫境地。

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我们这一代如果不能完成该做的科研事业,那只会留给下一代更多的难题。”

在他入学后的七年间,几乎是把所有精力都投进了实验室里。

靠着聪慧的头脑和强大毅力,他得到了留校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

读博期间,庞众望主要研究光刻机里的激光干涉测量技术。

为了能最直观细致地观察到实验结果,他连续三个月每天在实验室守到凌晨。

有次做实验太投入,忘了学校门禁,干脆在实验室沙发上凑合了一夜。

这项研究最终帮助他们团队把测量精度提高了十倍,相关论文发表在了国际顶级期刊上。

七年潜心求学,七年精益求精,两千多个日夜的潜心修炼,让庞众望成了国内光刻机研究的优秀人才。

他不再是当年那个沉默寡言的少年,摇身一变成了一位优秀的光刻机科研青年人才。

那个身穿破衣弯腰捡瓶子的少年,终于扫清铅华,绽放出了独属于他的光华。

3.令人羡慕的爱情

多年求学不仅改变了庞众望的人生轨迹,还给他带来了爱情。

庞众望的女友是他高中同桌,姓贺,现在是北大的硕士研究生,两人从2016年到现在,已经走过了八年时光。

高中时,庞众望常常因家庭拮据而面临尴尬,善良的小贺就会十分体贴地替他化解。

庞众望早晨没钱吃饭,小贺就经常给他带早饭。

在知道他舍不得买参考资料时,也会假装自己多买了一份分给他。

2021年,庞众望的母亲病重去世,是小贺陪他度过了这段最难的日子。

当时他正在准备考试,白天强打精神学习,晚上躲在被窝里哭。

女友每天从北大骑车来清华,给他带食堂打的饭菜,逼着他按时吃饭。

现在两人租住在五道口一个老小区,房租占了他助学金的大半,但小贺说:“能和喜欢的人一起奋斗,住地下室也开心。”

现在庞众望成了科研领域的宝贵人才,但他们二人的感情却没有丝毫褪色。

庞众望的手机里,存满了她女朋友的照片。

每每谈及他们二人的未来,他总是憨憨一笑,幸福地表示他们已经订婚了。

结语

现在庞众望已经功成名就,但他依旧没丢掉最纯真质朴的本性。

踏踏实实做科研,用自己的知识为国家突破西方技术封锁而努力。

这个从黄土地里走出来的年轻人,正在用最朴实的方式报效国家。

做好手头每一个实验,带好身边每一个同学,珍惜眼前每一段缘分。

他的故事,正在告诉每一个人——贫寒的出身只决定了起点,决心和努力才能标定终点。

参考资料:

1、庞众望 逆境中求学的寒门少年——《三月风》 2017年第10期9-9,共1页

2、澎湃新闻 《文明培育·道德模范丨庞众望:“我们这一代人的时代使命,就是科研报国!”》

0 阅读:11
刘灵萱丫

刘灵萱丫

刘灵萱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