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之间的关税大战的当口,人们都在担心未来的国际贸易会怎样。
曾经牵动无数人神经的俄乌战争,似乎越来越无人关注了。
然而,俄罗斯却在此时表明了态度。著名的“普京大帝”,最近就对关税问题发表了意见。
他认为,关税大战美国必败,特朗普毫无胜算。
而之所以情况会如此,是因为美国“晚了15年”。为何普京会作出如此判断呢?
他在此时说这样的话,到底有何目的?其实这里面,隐藏着非常深奥的中国智慧。
普京在发表以上言论的时候,神态轻松,一副置身事外的表情。
这种反应,多多少少还是有些让人费解的。
中美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其关税大战的影响必将波及全球,俄罗斯自然也不例外。
而他之所以能如此“淡定”,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俄罗斯并未被陷入本次关税大战之中。
特朗普的全球加征关税名单上,并没有包括俄罗斯。
这并不是因为特朗普对俄罗斯多么“心慈手软”,而是因为俄罗斯与美国之间的关系早已破裂,经贸往来几乎断绝。
美国这时候对俄罗斯征收关税,根本是没有意义的。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俄罗斯可以真的隔岸观火。
事实上,在俄乌战争开始后,俄罗斯的经济就开始越来越深地依赖于中国。
这三年多来,中国商品对俄罗斯来说,已经成为国民生活的必需品,须臾离不开。
因此,一旦中国在中美关税大战中受伤严重,俄罗斯也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甚至有可能,俄罗斯受伤还会比中国更深,中国毕竟是“基建狂魔”,而且国家凝聚力远远超过其他国家。
如果真的有什么问题,我们的恢复速度是相当快的,而俄罗斯,则不具备这个条件。
也因此,虽然特朗普最近多次对俄罗斯表示出亲近,甚至还为了尽快结束俄乌战争而忙前忙后。
但普京一听特朗普提出,想要“联俄抗中”的时候,便不予理睬。
俄罗斯是陆权强国,而美国则是海权霸主,两者之间的矛盾是天然的,几乎不可调和。
因此,一旦美国在中美关税大战中胜出,就很可能会再次将矛头指向俄罗斯。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美的这场关税大战,对俄罗斯来说也是一场劫难。
可能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利害关系,普京才会在俄乌战争之余,还分出心来关注关税战。
而且,他所说的话,必然是更偏向中国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不过,作为一个从冷战时期走出来的政治家,普京自然也不能乱说。
他认为美国无法战胜中国,并且说美国“晚了15年”,这也绝对不是假的。
仔细分析一下,我们就能明白他的意思。
事实上,普京的话还是给美国留了面子的。美国不是“晚了15年”,而是衰退了15年。
2010年,中国的GDP首次超越了日本,从那之后,美国就开始衰退。
这个超级大国在产业政策、科技创新、地缘战略等关键领域,纷纷陷入了一种盲目的癫狂之中,最终导致其国际领导力的结构性崩塌。
美国衰退的第一步,是制造业的外流。
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工业生产带来的经济增长,逐渐跟不上美国印钱的速度。
于是,美国的国家资源开始向金融业集中,原本就已经开始的工业空心化进程,变得更加明显了。
据《华尔街日报》统计,在2010-2025年间,美国关闭的造船厂有23家之多。
而现存的造船厂,建造一艘驱逐舰也需要长达6年的时间,而且制造成本是中国同类型舰船的3倍。
更致命的是,在产业全球化的背景下,美国的“买买买”已经成为常态,就连最为重要的军工,也都是从国外采购零件组装。
但同时,中国开始成为世界稀土资源的集中加工地。
美国90%的稀土制品,都依赖从中国进口。
而随着中国启动稀土出口管控,美国最重要的F-35战斗机,也出现20%零部件短缺的情况。
美国也曾想过要重建产业链,但是并不成功,而这也必然导致,美国会在关税战中陷入被动。
美国的另一个危机,就是高科技领域的旧有提速模式,已经逐渐走到了尽头。
但他们还妄想着用这种东西,来锁住中国。
然而他们想不到,2018年启动的半导体禁令,反倒让美国自己的芯片企业损失掉了超过2000亿美元的市场。
而中国28纳米芯片自给率,则是从2020年的30%提升至2025年的92%。
更讽刺的是,美国商务部2024年被迫承认:中国在量子计算、6G通信等前沿领域的专利数量,已经反超美国。
其中6G标准的必要专利数,居然是美国的一倍。美国科技遏制,反倒逼着中国建立了一套完全自主的创新体系。
美国的地缘战略,也在这15年间出现了重大问题。
2009年,奥巴马政府推出的“亚太再平衡”战略,结果最后,他们却在中东陷入了泥潭。
十五年间美国在中东的军事开支累计达4.3万亿美元,但地区影响力反而有所下降。
2010年,他们能控制的石油贸易量是38%;而到了2025年,这个数字已经降至19%。
美国的这种战略的不确定性,还直接导致了俄乌冲突的发生。
到了2025年4月,美国被迫承认无法促成停火协议,其主导的矿产掠夺计划也因乌克兰反水而停滞。
整整15年,他们在地缘战略上毫无建树,所有的付出都打了水漂。
而反观中国,则已经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南亚、非洲新增47个贸易伙伴。
2025年第一季度,对RCEP成员国的出口增长21%,形成与美国截然相反的地缘经济图谱。
事实上,美国在过去的15年里,一直在被亚太、东欧和中东三线同时拉扯。
这种局面使得美国无法集中精力,从容地应对来自四面八方的挑战。
而中俄两国,则是抓住机会,在一些原先美国控制的地区,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俄罗斯通过叙利亚,实现了自己在中东的诉求。
而中国,也和沙特越走越近,并通过促成沙特与伊朗的和解,让自己在中东的影响力有了显著提升。
可以看出,美国的战略进攻不行,如今在战略防守上,也已经力不从心了。
其实,引起美国衰退的主要原因,是他们曾经鼓吹的政治制度。
苏联解体后,美国政治学家福山曾发出过“历史终结论”,认为美国已经“永久性获胜”。
但现实却是,美国各个机构的分权和制衡,导致了他们的决策能力瘫痪。
从2023年开始,美国总统与国会在对待伊朗的政策上互不相让,连续拉锯了两年,最终导致中东战略部署的整体延误。
这种内耗在产业政策领域更为明显。
2010-2025年间,美国先后推出7版《制造业振兴法案》,但联邦与州政府的补贴标准冲突,致使70%的产业回流资金遭到挪用。
美国政府的内部分裂,让他们所有变革都沦为纸上谈兵。
而当美国政客对彼此的政策争论不休时,中国却已经悄然完成了全产业链的构建,并且成为了136个国家的第一贸易伙伴。
此消彼长之下,美国还有什么胜算?
普京能得出“美国无法战胜中国”的判断,是因为他已经对美国的系统性衰退有了预见。
他口中这此消彼长的十五年,不仅重塑了中美力量对比,更揭示了国际竞争的本质——持续的战略定力和强大的生产力,才是决定兴衰的关键。
不过,虽然普京在这次讲话中,释放了对中国的善意,但我们也不能一厢情愿地认为,中俄之间的良好关系会永远持续下去。
毕竟领土相连的两个大国,利益相争在所难免。
而且,有了美国和中国之间的对比,他们也不会再犯美国那样的错误。
日后的两国关系,必然是依存中带有竞争的。
只有我们可以通过自身的实力,将俄罗斯与我国的利益深度捆绑,才有可能做到“睦邻友好”。
参考资料:
1、上观新闻 《普京:美国阻止中国发展就像是“让太阳不要升起”一样》
2、新华网 《“亚太再平衡”战略或成奥巴马外交“烂尾”工程》
3、中美新局势下的贸易摩擦——动因、影响及我国对策——《对外经贸实务》 2024年第3期37-44,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