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的文化输出,主要还是对上世纪50、60年代的出生的人群影响巨大(80后和90后的父辈)。
电视剧《我们的生活比蜜甜》周三庆和宋晓霞的初次见面,就是各自用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中的人物化名。
这点我还亲自验证过,2000年,中国上映了同名电视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编剧是中国人梁晓声,总导演韩刚,我父母那一辈人看得津津有味。一部外国人主演,讲外国人故事的电视剧,能让中国人有兴趣参与制作,还能在中国人中引起共鸣,想必是很难得的。
上世纪50、60年代那波人,现在很多还没有退休呢,记忆力也好着呢。“马恩列斯毛”这五个人里,列和斯可都是苏联人,这里不展开讲了,这个回答我还想要。反正想去俄罗斯旅游,看看莫斯科红场的人,50、60年代的人居多,其他年代出生的中国人,可没有这份执念。
莫斯科红场,德三军队永远的痛。
上面的内容,不用看其他答案,我估计已经有人写了,我这里也写不出花来,不过我这里有个独门的小众领域,中国甚至世界都受到苏联影响,而且这影响估计再过一百年也不会变。
手风琴,这个还算小众的乐器,基本好听的曲目,都是苏联歌曲或者泛苏联歌曲风格(比如《白桦林》)。
《哎呀,妈妈》《三套车》《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喀秋莎》这类曲目,未来恐怕是不会有了,胡主席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的名场面,估计不会重现了。光这份文化输出的影响力,除了苏联,没有别的国家了。
总结,大概就是以上这点,中苏交恶之后,苏联想对中国文化输出也难了,现在,苏联已经没了,更不可能有其他影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