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将至,关于端午期间的习俗与禁忌,分享给大家

三僚地师曾庆良 2021-06-12 18:21:10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

门前艾蒲青翠,天青纸鸢舞。

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

2021年6月14日,

是传统四大节日之一的端午佳节,

也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端午”最早出现于西晋《风土记》

“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

俗重此日也,与夏至同。”

端,有开头、初始的意思,

称“端五”也即“初五”。

“端午”是仲夏的开端,

古人认为五月五日,

为不吉之日即恶日,

天气燥热,虫蛇繁殖。

人们插菖蒲、艾叶,

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

来避开五毒,驱邪禳灾。

古人用他们的智慧,

庇佑着后世人的安宁。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从战国时期开始,端午节至今已经存在了两千多年。关于端午节的起源,说法众多,其中以纪念屈原的说法最为广泛,也有说端午是中国人祛病防疫的节日。

端午节的注意事项

1、在端午期间互相祝福时,应当互道端午节安康,不要说端午节快乐,因为端午节是一个纪念先贤的节日。在此,祝愿大家端午安康!

2、粽子虽然可口,但不宜多吃,粽子不易消化,吃了会增加肠胃负担。另外肉粽和猪油豆沙粽油脂多,吃多了容易影响血液循环,增加心脏负担,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塞。

端午习俗,特色鲜明

1、赛龙舟

赛龙舟在中国南方地区普遍存在,在北方部分地区会划旱龙舟或者舞龙船。划龙船时,多有助兴的龙船歌。

2、挂艾草、菖蒲

端午节那天,人们在院门前和屋檐下挂艾草和菖蒲。两者都是中药,蚊子怕这种味道,有驱蚊的效果。由于菖蒲的叶形似剑,古人称之为水剑,说它可以斩千邪。通常将艾草、菖蒲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两侧。

3、画额

端午有用雄黄涂抹小儿额头的习俗,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额纹,虎为兽中之王)以镇邪。

4、戴香包

很多地方过端午节,人们都会戴香囊。香囊外包丝布,系五色丝线,美观,寓意吉祥。香囊里面会放朱砂、雄黄、香药等,具有开窍醒神、化湿醒脾、辟秽悦神的效用,并且可以防驱虫。

5、沐兰汤

端午日洗浴兰汤是《大戴礼》记载的古俗。但文中的兰不是兰花,而是菊科的佩兰,有香气,可煎水沐浴。后来一般用煎蒲、艾等香草洗澡。在广东,用艾、蒲、白玉兰等花草。

6、吃五红或五黄

端午节有吃五红的习俗,五红指龙虾、烤鸭、咸鸭蛋、苋菜、黄鳝。还有一些地方是吃五黄的习俗,五黄指的是黄瓜、黄鳝、黄鱼、雄黄酒、咸蛋黄。不管是吃五红还是五黄,都是为了减少疾病,平安度过五毒月。

7、系五彩线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五行的五种颜色“青、红、白、黑、黄”被视为吉祥色。端午节那天,孩子们要在胳膊和胳膊上系上五色的丝线,希望平安。然后在第一次大雨或第一次洗澡的时候,扔进水里。

8、放纸鸢

端午节孩童会放风筝,叫做放祸。传说墨翟以木制木鸟,研制三年,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随后鲁班用竹子,改善了墨翟的风筝材料。直到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后,坊间才开始用纸做风筝,叫做纸鸢。

注:以上部分图片内容源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0 阅读:1526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