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到关于相声界主流与非主流的争论,但两者的界限到底是什么,没有人能拿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也就有了如下的一种解释:
主流相声就是体制内按月开工资的一伙干部身份的相声演员,譬如姜昆、李金斗等,这些人并不依靠说相声谋生,而是凭借财政拨款供养;
非主流相声是民间江湖艺人,没有正规文艺团体单位挂靠,也没有体制内文艺干部编制,没有铁工资铁交椅,生活主要经济来源是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凭借说相声技艺卖艺赚钱养家糊口。
上述说法自然是漏洞百出,并且是否认客观存在的唯心主义,“并不靠相声谋生”和“用相声技艺养家糊口”,意思是主流整天蹲在办公室,尸位素餐;非主流就是民间艺人,那么这样划分许多演员的归属就会出现问题。
所谓“主流相声”最早是郭德纲当初调侃那些体制内的相声演员时用的词语,讽刺他们的作品为追求所谓的意义、品味而舍弃了娱乐的本质,验证所谓“相声不搞笑不太搞笑的理论。”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郭德纲近些年提过这个划分吗?
为什么不提?因为这种观点从根本上就错了,你说相声分为主流非主流,那么划分标准是什么:就职的是不是公家单位、说的是不是歌颂相声还是支不支持某个相声演员。
如果划分标准不明确,或者不能服众,那么这种理论就没有存在的意义,部分观众趋之若鹜的用这种划分去打压他人,就是荒诞不经的言行。
国家部门曾将纹身、嘻哈文化、丧文化, 亚文化等作为封禁对象。其中的亚文化就是指非主流文化,如果郭德纲知道这个规定后,还敢自称是非主流文化(相声)吗?
师胜杰在生前最后一次公开采访中表示:“我不知道主流与非主流是谁划分的,也不知道划分标准是什么,但我知道这种划分肯定不利于相声的发展!”最后,师先生还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个观点:相声演员,要争做一流。
而杨议的说法则更是直截了当:哪有什么主流、非主流观众喜欢就是主流。如此说来,德云社倒是成为了主流,毕竟受众更为广泛一些。
上述是个人的观点,在历次文艺座谈会上,基本得出了一个如下的观点:文艺是为人民服务的,是宣传精神文明的工具。也就是说,宣扬精神文明我们可以将其认定为主流。
上面就提到了一个判断标准,如果非要判定主流和非主流的话,宣扬精神文明是最重要的一方面,那么谁主谁非自就明晰明了。
郭德纲倒也说得通透:主流相声演员就是不会说相声的演员,非主流相声演员就是会说相声的演员”。用会不会说相声作为标准,看起来非常的科学。
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又将是困难重重,会说相声、不会说相声是以谁为标杆,以谁为水平线?如果以郭德纲的标准来看,80%的演员不符要求;如果以另一个人的要求来说,会一点就算,标准不一更是难以为继。
不可否认,郭德纲本意也许单单就公私体制而言,并没有亚文化的一种想法。既使如此,也不能把自己人为地孤立起来,打造悲惨的人设。
非主流相声的提法很不客观,这是把自己与时代主流文化隔绝开来,无疑就是和时代主流文化对立或对着干,这是一条很危险的道路!
一句话,在中国相声界,从来就没有主流和非主流之说。所谓的主流和非主流之说当休矣!
西瓜也快乐
财政供养就能去洗脚城了?是去体验生活吗?还是VIP
贪狼赤雪
神马玩意[流鼻涕]
钓得乐前后加字的是孙子
郭德纲想进主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