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昆相声生涯的成功,不只是梁左的功劳,在这上面观众存在误解

北展溜溜球 2021-02-25 15:01:39

一个演员最重要的是留下了几部作品,而不是说了多少作品。

许多演员叫嚣着会多少段子,而不是喊着熟识精通多少段子。会只是浅显平白的一个层面,学的大流演的大流注定不会被记住;而精通则是升华和迸发,有自己的思考和认知,加入了自己的包袱,或是从老段子研发出了新作品,才是正道。

即将要提到的主人公姜昆,算是毁誉参半的代表人物,但不能否认,像是《虎口遐想》、《电梯奇遇》、《祖爷爷的烦恼》等相声可谓经典,并且被时常提起,被观众铭记。

不能否认,姜昆说相声的优势并不明显,经常有跑字走音的问题(无论是曾经还是现在);对传统相声的把握缺失也是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

这并不只是姜昆自身的原因,也有时代的客观因素在内。像是马季先生的徒弟,除去王谦祥、李增瑞等少数带艺拜师的几位徒弟之外,大多没有深厚的传统相声功底。

没有深厚的相声功底,不代表没有相声功底。姜昆也表演过诸如《扒马褂》这样的传统段子;也在台上背过八扇屏,虽然不熟练,但节奏气口能对上。节奏气口好不好?可以参考北京二赵。

另一方面是时代大势的要求,如果把姜昆前些年所说的《如此照相》、《电梯奇遇》等相声拿到今天,大概率无法到舞台上演出,时代不同了,也就有了不同的赞歌。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相声界推崇的是出新,而不是继承传统。因此,有大批的新相声出现,也有许多相声获得了大众的喜爱与青睐,像是姜昆,冯巩等演员就享受到了这一波红利。

至于坚守传统的演员没有多少,从传统相声学起的新人更是不被看重。唯一的标准,大概就是能创作。

与搭档的合作也是姜昆成功的另一重因素。姜昆最早和师胜杰搭档表演(专业),后来又与李文华、“笑佛”唐杰忠一同合作,创作出了许多经典的相声。在与后两位合作期间,姜昆迎来的自己相声的第一、二波高峰。

但与戴志诚合作之后,两人的艺术生涯似乎进入了一个瓶颈期。这是两方面的原因,第一,姜昆与老两位合作时,尚且年轻,老少配的合作模式拥有较大的发挥空间,老先生也能够稳住台面;第二,戴志诚学老气,但不老气,总显得不伦不类,姜昆也不在年轻,少了一分灵动。

最重要的,是要有好本子,这是演员创作能力的一种体现。许多观众将姜昆的火爆剧本的优劣归功于梁左先生,这种说法正确,但是比较狭隘和片面。

两人合作的第一部作品就是《虎口遐想》,之前的作品大多是由姜昆自己创作,譬如《祖爷爷的烦恼》等作品,最简单的一个时间线就是,和李文华合作的作品,大多是由姜昆自主创作。

《虎口遐想》最早也是一个小说的剧本,被姜昆拿来改编成为了相声剧本。梁左为姜昆提供了好素材,姜昆给梁左一个更好的平台,算是互相成就。

《虎口遐想》诞生之后,姜昆迎来了事业的第二个高峰,诸如《着急》、《电梯奇遇》、《特大新闻》等几十段相声迸发出来,而这些相声的改编大都离不开姜昆的身影,以至于侯耀文都曾演过姜昆写作的相声(如《侯大明白》)。

总之,将姜昆的成功归结于梁左的剧本,这并没有错误,但也要认识到,在合作之前和合作之后的作品里,也有姜昆的付出和创造。如今古稀之年的他,没有了创作的新能量,也就少了好作品。

《新虎口遐想》、《专家指导》等近年来的作品也不错,只是……

想起了——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0 阅读:179

评论列表

行者

行者

13
2021-02-25 17:18

姜昆早期的作品放到现在或许不再可乐,而德云社早期的作品放在过去显登不了台的,时代不同了,一代大师马季也无法像郭德纲会说600段古典相声。

无名

无名

11
2021-02-27 14:57

姜昆老师早期的作品大都是自己创作,当年也是叱咤风云的人物。马季老师曾说过:姜昆创作了100多个段子。岁数大了精力跟不上了创作力也衰退了。谁都逃不过这个阶段

考拉

考拉

10
2021-03-02 16:58

姜昆是一个特殊时代的产物。说相声的不会贯口。不会太平歌词。没有郭德纲出现。大家都以为姜昆就是相声演员。非常遗憾。郭德纲让所有人都知道了什么是相声。人民喜欢的相声。

北展溜溜球

北展溜溜球

分享文化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