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文学史上,有一种很特别的体裁,叫做“赋”。它是从《诗经》、《楚辞》的基础上演变而来。它既像诗又像散文。说它像诗,因为它要押韵;说它像散文,因为它的写法讲究铺得很开,不像诗那么精炼。广义上讲,赋是诗歌的一种特殊形式。
赋,也是汉代最具代表性,最能彰显其时代精神的一种文学样式。
汉武帝雅好文学喜欢辞赋,一日读到《子虚赋》,被赋中华美的文辞与磅礴的气势所吸引,一口气读完,不由拍手叫好。他以为作者是前朝人,连声叹息道:“写这篇赋的人,真是一个才子,可惜我没有和这个人生活在同一个时代!”
身边的侍从告知武帝,写这篇赋的作者就在本朝,名字叫司马相如,现在成都闲居。于是汉武帝马上派人召司马相如进京。
司马相如做汉赋
司马相如(约前179年—前127年),字长卿,蜀郡(今四川省南充) 人,西汉著名辞赋家。文学之外,他和卓文君的私奔故事同样广为流传。
打动汉武帝的《子虚赋》写得什么呢?这是司马相如在开封梁王身边时写的一篇赋,通过楚国之子虚先生讲述随齐王出猎,齐王问及楚国,子虚极力铺排楚国之广大丰饶,以至云梦不过是其后花园之小小一角,奇花名草、珍禽异兽,说在期间。乌有先生不服,便以齐之大海名山、异方殊类,傲视子虚。
《子虚赋》写楚臣子虚出使齐,与齐王出猎归来,访问乌有先生。子虚讲述齐王畋猎之盛,而自己则在齐王面前夸耀楚王游猎云梦的盛况。乌有先生对子虚的批评,指出地域的辽远、物产的繁富和对于物质享乐的追求,同君主的道德修养无法相比,是不值得称道的。
赋中的主角子虚,司马迁注解:是虚言也。乌有,乌有此事也。后来子虚乌有,就代指假设不存在或不真实的事情。
司马相如被召到朝廷,汉武帝与他相见甚欢,为司马相如安排了豪华的住处,给以优厚的待遇。第二天就带了司马相如等人去上林(皇家宫苑)游猎。没过几天,司马相如挥洒大笔,写出了一篇《上林赋》,呈献给汉武帝。
《上林赋》描写的场面气势比《子虚赋》更为宏大,汉武帝读了,感到十分满意,对司马相如更为赏识,并封他为郎官(帝王的侍从官)。
司马相如成了武帝身边的红人,名声更大了,找他作赋的人络绎不绝,但司马相如惜字如金,轻易不会动笔。直到有一个人求到他,并开出一赋千金的价格。这下,司马相如可不得不动笔了。
因为向司马相如千金买赋的,是当朝皇上武帝的姑母加岳母馆陶公主。馆陶公主为什么要找司马相如买赋呢?这就要说到“金屋藏娇”的故事了。
金屋藏娇
汉武帝七岁之前,乳名叫刘彘,他的母亲王娡只是汉景帝(刘彘的父亲)后宫里一个地位普通的“美人”。而景帝的姐姐馆陶公主当时权威很大,一天,馆陶公主抱着小刘彘问:“彘儿长大了要讨媳妇吗?”刘彘说:“要啊。”
馆陶公主指着左右宫女侍女百多人问刘彘想要哪个,刘彘都说不要。最后馆陶公主指着自己的女儿陈阿娇问:“那阿娇好不好呢?”刘彘笑着回答说:“好啊!如果能娶阿娇姐姐做妻子,我将来一定造一座金屋子给她住。”这便是成语金屋藏娇的由来。
“金屋藏娇”婚约成为西汉政治的一个转折点。
馆陶公主由于和已立太子刘荣的母亲交恶,加上女儿婚约已定,于是全面支持刘彘上位。经过一番运作经营,终于使景帝废掉刘荣,改立刘彘为太子,并给刘彘改名为刘彻。景帝去世之后,刘彻即位,为汉武帝,立陈阿娇为皇后。
但是金屋藏娇的诺言并没有实现。陈阿娇出身显贵,自幼荣宠至极,性格骄纵,而且母亲有恩于武帝,不肯逢迎屈就,夫妻裂痕渐生,加之岁月流逝,并无生育,武帝喜新厌旧,渐渐厌弃于她。刘彻二十七岁时,以“巫蛊”罪名将陈阿娇幽禁于长门宫内,只是皇后级别待遇不变。
就是在这种背景下,馆陶公主花费千金,请司马相如以阿娇为主题写一首赋,期望以文辞打动汉武帝,使得阿娇复得宠爱。于是就有了西汉文学作品中的经典《长门赋》:
夫何一佳人兮,步逍遥以自虞。魂逾佚而不反兮,形枯槁而独居。言我朝往而暮来兮,饮食乐而忘人。心慊移而不省故兮,交得意而相亲。伊予志之慢愚兮,怀贞悫之懽心。愿赐问而自进兮,得尚君之玉音。
……
忽寝寐而梦想兮,魄若君之在旁。惕寤觉而无见兮,魂迋迋若有亡。众鸡鸣而愁予兮,起视月之精光。观众星之行列兮,毕昴出于东方。望中庭之蔼蔼兮,若季秋之降霜。夜曼曼其若岁兮,怀郁郁其不可再更。澹偃蹇而待曙兮,荒亭亭而复明。妾人窃自悲兮,究年岁而不敢忘。
什么地方的美丽女子,玉步轻轻若有所思。芳魂飘忽不再聚,形容憔悴孤独一身。曾许诺我常来看望,却为新欢而忘记故人。从此形影难以再见,君与他人相爱相亲。我所作所为是多么地愚蠢,只为博取你的欢心。但愿赐予我表白的机会,期待郎君颁下回音。
……
忽然在梦境中醒来,隐约又躺在郎君的身旁。蓦然惊醒一切虚幻,魂惶惶若所亡。鸡已啼而仍是午夜,挣扎起独对月光。看那星辰密密横亘穹苍,毕卯星已移在东方。庭院中月光如水,像深秋降下寒霜。夜深深如年,郁郁心怀,多少感伤。再不能入睡等待黎明,乍明复暗,是如此之长。唯有自悲感伤,年年岁岁,永不相忘。
《长门赋》写得情深意切,字如珠玑,汉武帝读罢击节赞赏。然而,武帝赏识的只是司马相如,却始终没有再见陈阿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