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嗣同像(图片来源网络)
谭嗣同(1865年-1898年),字复生,号壮飞,湖南长沙浏阳人,出身世家,父亲为湖北巡抚谭继洵。谭嗣同天资聪颖,从小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博览群书,“可以说无书不读,经史辞赋之外,与基督教义、神学、佛学无不精研,而于政治哲学致力犹多。”他从十五六岁就开始写诗,一生留下二百余首诗。
十三岁起,谭嗣同就开始周游天下,体察各地风土民情,广结天下豪杰名士,他早年自浏阳赴兰州探父途中,游览平凉崆峒山时写下了《崆峒》一诗:
斗星高被众峰吞,莽荡山河剑气昏。
隔断尘寰云似海,划开天路岭为门。
松拿霄汉来龙斗,石负苔衣挟兽奔。
四望桃花红满岩,不应仍问武陵源。
在少年谭嗣同眼里,崆峒桃花满谷,诗情画意,春色独秀,展示了他对国家美好未来的深切希望。但虽然旅途的增长和见识的深入,诗人透过美丽山河的表象,看到老大帝国,百业萧条,田园荒芜,百姓啼饥号寒,官府横征暴敛,大有“风景不殊,山河顿异,城郭犹是,人民复非”之感慨。一年在与朋友泛舟衡阳时,忽遇大风船将倾覆。为了船上旅客的安全,一个十几岁的纤夫,不顾风险拼命与狂风搏斗,纤绳把手上的肉都勒烂、白骨露出,终于将船拉入港中。诗人据此写下《儿缆船》一诗:
北风蓬蓬,大浪雷吼,小儿曳缆逆风走。惶惶船中人,生死在儿手。缆倒曳儿儿屡仆,持缆愈力缆縻肉,儿肉附缆去,儿掌惟见骨。掌见骨,儿莫哭,儿掌有白骨,江心无白骨。
谭嗣同有一首诗《夜成》,描述少年读书时的情景。数年漫游之后,1896年底谭嗣同回抵南京,重新闭户养心读书,写成思想著作《仁学》二卷。
《夜成》
苦月霜林微有阴,灯寒欲雪夜钟深。
此时危坐管宁榻,抱膝乃为梁父吟。
斗酒纵横天下事,名山风雨百年心。
摊书兀兀了无睡,起听五更孤角沉。
1895年,清朝在甲午战争战败,签订割地赔款的《马关条约》,引发全国民众地抗议不满。谭嗣同《有感》诗道: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昊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戊戌变法(图片来源网络)
痛定思痛,如何使祖国强大复兴,谭嗣同和许多有识者认定要提倡新学,呼号变法。他在家乡组织算学社,集同志讲求钻研,同时在南台书院设立史学、掌故、舆地等新式课程,开湖南全省维新风气之先。
1898年,创建南学会、主办《湘报》,积极宣传变法,成为维新运动的激进派。同年4月,谭嗣同被光绪帝征召入京,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与林旭、杨锐等人参与新政,时号“军机四卿”。
1898年(农历戊戌年),光绪皇帝在康有为等人支持下,推行变法改革,主张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等等。谭嗣同积极参与其中,成为变法派中坚力量。改革遭遇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对,谭嗣同了解到慈禧太后阻挠变法,光绪皇帝并无实权。为了能保住皇帝,便去动员带兵的袁世凯。袁世凯表面上赞成变法,实际上却是两面派,权衡利弊之后,他很快向慈禧告密。慈禧垂帘听政,软禁了光绪,通缉康有为等变法人士。
谭嗣同得到变法失败消息,劝梁启超赶快去日本使馆躲避。他说:“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意思是没有出走的人,无法为将来图谋;没有殉难的人,无法报答皇帝的信任。并把一些手稿托付梁启超保存。
而他自己,决心以死来殉变法事业。在被捕前一天,日本使馆曾派人与他联系,表示可以为他提供“保护”, 谭嗣同毅然回绝,并对来人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谭嗣同被捕后,意态从容,视死如归,他抚今思昔,眷念祖国和水深火热的人民,拾起地上的炭屑,在狱中墙壁上写下了绝笔诗《狱中题壁》:
我自横刀向天笑 (图片来源网络)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张俭是东汉人,因为弹劾专权宦官,被迫害逃亡,人们倾慕他品德高尚,都愿意接纳他。杜根是东汉安帝时郎中,因为上书要求临朝听政的邓太后还政于皇帝,触怒太后,被险些致死。全诗大意是:望门投宿想到了东汉时的张俭,希望你们能像东汉时的杜根那样,忍死求生,坚持斗争。即使屠刀架在了我的脖子上,我也要仰天大笑,出逃或留下来的同志们,都是像昆仑山一样的英雄好汉。
此诗不仅是维新志士大无畏精神的绝唱,更极大地激励了后世革命志士战争的勇气,堪称是谭诗中最耀眼的一颗明珠。
1898年9月28日,谭嗣同与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等六人,英勇就义于北京宣武门外菜市口,史称“戊戌六君子”。行刑之日,观看者上万人,谭嗣同神色不变,临终时大声高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谭嗣同故居(图片来源网络)
——
2023年最后一天,诗歌典故系列刚好发过100篇,暂且告一段落。
感谢各位朋友光临指教。
祝大家2024年身体健康,家庭和顺,事业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