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四川盆地东北部的巴城,享有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的滋养,四季更迭明显,降水丰沛,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其中包括众多国家级重点保护的珍稀物种。
近期,一支由巴中市恩阳生态环境局委派的野外考察队伍,在恩阳区进行了早春时节的生物多样性调查。在此次调查中,团队不仅记录了大量珍稀动物,还特别捕捉到了俗称“石虎”的豹猫的踪迹。

恩阳区的地貌以丘陵和低山为主,尽管人类活动频繁,但在偏远的山林中,野生动物的踪迹依然可见。红外相机的广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科研工作,许多重要发现都依赖于这一技术。此次豹猫的发现也得益于红外相机的帮助。调查人员在分析红外相机拍摄的影像时,意外发现一只豹猫在一处山坡上短暂停留。
豹猫,俗称石虎,因其外形兼具豹与猫的特征而得名,是一种体型较小的猫科动物。影像中的豹猫似乎察觉到了相机的存在,经过一番谨慎的观察后,确认无威胁便迅速离去。
从体型判断,这只豹猫已成年,体态轻盈,行动敏捷,很快便消失在夜色中。南方豹猫的毛色以浅黄或淡褐为主,点缀着深色斑纹,形似古铜钱,故有“铜钱猫”之称。这种独特的毛色使它们在夜晚的森林中几乎隐形。

豹猫如同大多数猫科动物,偏好独居生活。幼崽一旦离开母亲,便开始独立生活,仅在繁殖期短暂与配偶共处。它们是夜行性动物,白天多藏匿于树洞或岩缝中休息,夜晚则外出活动觅食,有时直至黎明才归巢。

豹猫的捕猎技巧高超,效率甚至超过狼。它们不仅擅长攀爬,能在夜间悄无声息地接近树上的鸟类或鸟蛋,还善于游泳,常在溪流、池塘或稻田边捕捉鱼蟹。豹猫在我国分布广泛,适应力强,从森林到湿地,甚至人工林区,都能发现它们的踪迹。靠近村落的豹猫有时会趁夜色潜入村庄,捕食家禽。
尽管黄鼠狼以偷鸡闻名,但豹猫的捕食行为更为猛烈,常造成更大的损失。因此,豹猫在一些地区被称为“抓鸡虎”。

全国范围内,豹猫捕食家禽的事件时有发生,如北京怀柔区和陕西旬邑县均有报道。为此,建议在有豹猫活动的地区加强家禽圈舍的防护措施。值得注意的是,豹猫作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即便在捕食家禽时也不能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