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一个普通的女村支书,凭借非凡的毅力与智慧,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并一路升迁至中央候补委员、湖南省委书记的位置。
但在1977年,她却选择主动辞去省委书记一职,重返故里,再次投身基层工作。这个传奇女性是谁?
一、万丈高楼平地起
1938年,黄炳秀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土家族家庭。那时的长峪铺村,位于湖南西部的武陵山区,群山环抱,地势险峻。这里地处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区,土地贫瘠,交通闭塞,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全村200多户人家,除了少数地主富农外,大多数村民都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日子。
黄炳秀的童年,就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中度过。家里祖祖辈辈都是农民,靠着微薄的土地维持生计。
但岩石遍布的梯田,连玉米和红薯都种不好。一到旱季,眼看着庄稼干枯,村民们便只能望天兴叹。日复一日的贫困生活,让黄炳秀幼小的心灵埋下了改变家乡面貌的种子。
1955年,年仅17岁的黄炳秀担任了村支书。从那时起,她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带领乡亲们摆脱贫困,过上好日子。但长期的封建统治和落后的生产方式,让村民们的思想十分保守。面对黄炳秀提出的各种改革设想,许多人并不理解,甚至还有人冷嘲热讽。
但黄炳秀并没有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倒。她深知,要改变长峪铺村的命运,就必须从改造土地入手。于是,她带头学习农业技术,翻阅各种农业书籍,向有经验的老农请教。功夫不负有心人,渐渐地,黄炳秀掌握了不少实用的种植技巧。
为了打动群众,黄炳秀决定先从自家的两亩五分地开始试验。她将田地划分为几个区域,分别种植玉米、红薯等作物,还尝试了套种、间作等先进种植模式。经过几个月的精心管理,黄炳秀的试验田喜获丰收,亩产量比过去翻了几番。
就这样,在黄炳秀的带领下,长峪铺村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农业革命。村民们开荒造田,引进良种,学习新技术。荒凉的山坡上,一片片梯田拔地而起;贫瘠的土地上,各种农作物争相绽放。昔日人们避之不及的"穷山沟",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明星村"。
1958年,长峪铺村实现了粮食自给。
二、治水兴农展新颜
在黄炳秀的带领下,长峪铺村的农业生产迈上了新台阶。但她深知,要实现村民们的富裕梦,仅靠改良耕作是远远不够的。制约村里发展的另一个瓶颈,就是频发的水患和贫瘠的土壤。
长峪铺村地处山区,河流湍急,每到雨季,洪水就会泛滥成灾,冲毁良田,摧残庄稼。村民们苦不堪言,却又无力抵御自然的侵袭。黄炳秀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她暗下决心,一定要彻底治理这个祸害,让村民们过上安居乐业的好日子。
黄炳秀带领村民走遍了村里的每一寸土地,详细勘察了水患的成因和规律。她发现,村里最大的一条河流干溪河,由于河道狭窄,弯道众多,每遇暴雨就会决堤,成为洪涝灾害的罪魁祸首。于是,黄炳秀提出了一个宏伟的治水方案:上游造田,下游建渠,彻底改造干溪河。
说干就干,黄炳秀率先垂范,带领村民投入到了紧张的治水工程中。他们在上游开凿山体,将荒坡地改造成梯田,减缓洪水冲击;在下游修建水渠,引导洪水安全入江。整个工程浩大而艰巨,村民们不分昼夜,战天斗地,终于在半年后建成了一条5公里长的防洪水渠。
治理好水患,黄炳秀又把目光投向了贫瘠的土地。长峪铺村的土地大多是石灰岩风化形成的,土层浅薄,保水保肥能力差,难以维持农作物正常生长。
为了改良土壤,黄炳秀带领村民开展了大规模的"造地"运动。他们利用冬闲时节,挖土填坑,将村外的肥沃土壤运进田间地头。几个冬天下来,原本瘦瘠的土地变得肥沃松软,粮食产量也一年比一年高。
为了巩固治水兴农的成果,把农业生产推向一个新的高度,黄炳秀又在村里建立了农业试验田,大胆开展农业新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在她的引领下,长峪铺村率先实现了粮棉油糖的"四高",农业实现了一年多熟,亩产突破了千斤大关。长峪铺村也因此被评为全国农业先进单位,成为湘西地区的一面旗帜。
三、兢兢业业为人民
1966年,年仅28岁的黄炳秀当选为县委常委,成为全县最年轻的县级领导干部。1970年,她又被推选为地委书记。
尽管职务不断升迁,但黄炳秀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是人民的勤务员。无论在什么岗位上,她都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保持着一名基层干部的本色。
1973年,黄炳秀光荣地当选为中共第十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在北京参加完全国党代会后,她立即返回湖南,马不停蹄地投入到新一轮的农业生产中。
1973年底,黄炳秀出任湖南省委书记,成为全省党政一把手。在省委工作期间,她始终把发展农业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她的主持下,湖南省委制定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大力推广农业先进经验,加快农村改革步伐。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因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令人意外的是,在仕途如日中天之际,黄炳秀却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1977年10月,她主动向组织提出辞去省委书记的职务,要求回到农村基层工作。
是什么原因,让这位德高望重的省委书记做出如此决绝的选择?黄炳秀在辞呈中这样写道:"我是农民的女儿,是党和人民培养了我。现在农村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我这样的老同志去更好地服务农民。我要求回到农村,继续为党和人民工作,这是我应尽的责任。"
黄炳秀的请求,经省委研究后被批准了。就这样,这位中央候补委员、省委书记,毅然卸下了手中的权力,重返村镇,再次成为一名普通的农村基层干部。从此,她与广大农民同呼吸、共命运,在基层的岗位上继续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不懈奋斗。
重返基层后的黄炳秀,再次将全部心血倾注在了农村工作上。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如火如荼地展开。黄炳秀敏锐地意识到,这是湖南农村发展的又一次重大机遇。她立即行动起来,带领慈利县的干部群众,大胆探索,锐意进取,在农村改革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上世纪90年代初,黄炳秀已经70多岁了,按理说应该功成身退,安享晚年了。但这位老党员依然牵挂着农村和农民,她谢绝了组织上安排的养老待遇,一心扑在农村工作一线。
直到1995年,黄炳秀实在走不动了,组织上考虑到她的身体状况,这才同意她离职休养。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这是黄炳秀一生的真实写照。她虽然身居高位,但从未忘记自己的人民情怀;她虽然功成名就,但毅然放弃荣华富贵,选择返璞归真。黄炳秀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品格,展现了一个时代楷模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