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远征回忆,毛主席时常到我家要吃的,李敏:我爸是个“要饭的”

史海任我行 2024-08-16 13:41:20

1950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一周年庆典在北京如期举行,在天安门城楼上,有一位戴着圆框眼镜,留着分头的中年男子。此人看上去比较年轻,但面容憔悴,很明显是刚刚大病一场。

他便是中共“五大书记”之一的任弼时,由于身体原因,他未能出席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一周年之际,他匆匆结束了自己在苏联的疗养活动,只为弥补去年的遗憾。令他没想到的是,这竟然成为了他唯一一次参加的国庆典礼。

当时朝鲜半岛局势紧张,为了确定是否出兵朝鲜,政治局召开了多次会议,即便毛主席多次叮嘱任弼时:“每天只能工作4小时。”但他依然带病参加了每一次会议。

1950年10月17日中午,毛主席正在批阅文件,秘书敲了敲门:“主席,任弼时同志去世了。”

毛主席怔住了,双手颤抖着扣上了笔帽:“我知道了。”此时毛主席的脑海里尽是与这位老战友相处的时光。

学生时代的友谊

任弼时和毛主席是湖南老乡,两人在青年时期就有过交往。1915年,任弼时考入了湖南第一师范附属高小,当时“民主”、“自由”的春风吹遍了整个长沙城,湖南一师的学生自发成立了一个名叫“学生自治会”的进步组织,毛主席就是该组织的骨干成员。

学生自治会经常去附属高小举行演讲活动,每次活动毛主席都会展现出他出色的演讲天赋,任弼时非常钦佩这位比自己大11岁的学长。

在一次讨论会上,任弼时第一次与毛主席近距离接触,毛主席非常热情的与任弼时握手:“欢迎你们的到来!在这里,任何人都可以畅所欲言。”

附属高校的许多老师其实年龄和毛主席差不多,按理说11岁的年龄差距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代沟,但任弼时与毛主席交谈时丝毫没有这种感觉。

每当任弼时向毛主席询问不解之处时,后者都会耐心聆听,此时的任弼时在毛主席眼里,只是一个初出茅庐的中学生,但他依然会以平等的心态与其沟通。这种谦逊的性格让毛主席在任弼时内心中留下了良好的第一印象。

1919年,因北洋政府外交官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遭到了排挤,全国爆发了“五四运动”,任弼时与同学们走上街头,高喊反帝口号,因表现突出,次年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0年,全国掀起了赴法勤工俭学的热潮。法国有着光辉的革命历史,早在1871年就成立了人类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

虽说巴黎公社运动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史的启明星,虽说昙花一现,但极大鼓舞了全世界的广大无产阶级。

任弼时非常向往这个国度,于是他主动与毛主席进行了联系。当时毛主席、蔡和森等人在长沙成立了新民学会,专门负责协助广大有志青年赴法学习,任弼时精心准备了一份申请,但却被现实泼了一盆冷水。

由于任弼时的年龄只有十六岁,因此未能获得赴法的资格。正当任弼时陷入沮丧之际,毛主席来到了他的家中拜访。

简单寒暄之后,毛主席说道:“弼时啊,虽说法国去不成了,但是有个地方你能去,不知道你愿不愿意。”

任弼时双眼放光,迫不及待的问道:“什么地方?远吗?”

“苏俄,虽说这个地方不如法国工业发达,但不要忘了这可是红色革命的发源地。怎么样?考虑一下?”

听完毛主席的话,任弼时喜出望外:“我能去苏俄?那可是列宁领导革命的地方,苏俄可是比法国更值得去啊,我当然愿意了!”

整个晚上,任弼时激动的睡不着觉,后来在毛主席的帮助下,任弼时开始了赴苏之旅,同行的还有萧劲光、刘少奇等党的早期领导人。

在苏俄学习期间,任弼时开阔了自己的眼界,在生活条件极度恶劣的情况下,依然潜心研究马列主义,并对俄国革命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只要空闲,任弼时总会给毛主席写信,交流近期的生活状况,两人的感情也日益加深。

毛主席的坚定支持者

1924年,任弼时学成归国,并担任共青团组织部部长。大革命期间,陈独秀不主张我党建设武装力量,任弼时对此坚决反对,多次给陈独秀写信,只可惜未被采纳。

1926年,任弼时在武汉与毛主席进行了会面,进一步的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任弼时的战略眼光让毛主席刮目相看。

但中国革命的道路并非是一帆风顺,陈独秀也只不过是众多探路者之一,只有经历了足够的坎坷,中国共产党才能走向成熟。

经历了血的教训之后,我党于1927年8月在武汉俄租界召开了“八七会议”,毛主席首次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这一著名论断,任弼时第一个发言表示支持毛主席的主张。

“八七会议”之后,毛主席前往了湘赣边界领导秋收起义,而任弼时则前往了安徽组建地方政府,两人相互鼓励后,不舍的挥手告别。

之后的四年里,毛主席先后在井冈山、瑞金领导土地革命战争,而任弼时则一直在上海从事地下工作,在上海期间,任弼时两次被捕,在狱中饱受苦难,但始终没有背叛自己的信仰。

狱中遭受的酷刑严重损害了任弼时的身体,获得自由后,组织将其召回了中央苏区,担任中央局委员兼组织部部长。

1931年3月,任弼时终于在长汀的一个农舍里见到了阔别已久的毛主席,得知任弼时到来,毛主席来不及穿好外衣,便匆匆来到的院子里迎接:“弼时,你终于回来了!”

两人还隔着十几米,任弼时便伸出了自己的右手,看着毛主席身上的粗布军装,还有被太阳晒的黝黑的皮肤,他笑着说:“不错,这才是工农阶级干部该有的样子。”

1932年,毛主席受到了王明等人的排挤,被剥夺了军权。6月份,蒋介石调集重兵,发起了对中央苏区的第四次“围剿”,任弼时辅佐周恩来、朱德迎击敌人,他们依然选择执行毛主席的战略方案,最终成功的守住了苏区。

长征时期,任弼时被任命为红二方面军政委,与贺龙成为了搭档。1935年6月,毛主席、周恩来率领红一方面军与张国焘、徐向前指挥的红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

经历了湘江战役、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等诸多恶战之后,红一方面军兵力从八万人锐减到了三万,而红四方面军之前一直在川陕根据地活动,并未遭受敌军的“重点照顾”,所以尚有十余万兵力。

在这种背景下,张国焘对权利的欲望开始展露。党中央决定全军向北进发,先控制甘肃南部,然后再向敌人防御薄弱的陕北前进。

张国焘仗着红四方面军兵强马壮,公然反对中央的北上方案,试图另立中央。由于我军的通讯器材比较稀少,信息有一定的滞后性,1936年7月,红四方面军与红二方面军会师时,任弼时还不知道张国焘搞阴谋。

后来从朱德口中,任弼时得知了张国焘搞阴谋,他坚定的说道:“我只支持毛主席的决定,不同意张国焘的那一套!”

为了拉拢红二方面军与自己共同对抗红一方面军,张国焘对任弼时、贺龙极为殷勤,时不时的还派人送来一些诋毁毛主席、周恩来的文件。

任弼时大怒,当即下令:“任何反中央的文件都不能出现在红二方面军,所有文件备案一份,其余全部烧掉。”

在一次党代表会议上,张国焘再次对毛主席等人进行了诽谤,任弼时毫不客气的说:“红二方面军的很多同志都是从井冈山上走下来的,他们对毛主席是有感情的。张国焘!你算个什么老党员。”

从资历上讲,张国焘是远胜任弼时的,但任弼时毫无惧色,当众斥责,张国焘自知理亏,被任弼时训得哑口无言。正是因为有了任弼时的拥护,张国焘的阴谋才没有得逞。

在后来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任弼时始终拥护毛主席的一切主张,成为了毛主席身边最得力的助手。

据任弼时的次女任远征回忆:“延安时期,毛伯伯隔三差五就会去父亲的窑洞串门,俩人一聊就是一个小时。”

由于任弼时是中央领导中年龄比较小的,所以他告诉任远征:“无论见到谁,都要叫‘伯伯’。”

从1931年在苏区再次见面,到党中央搬进中南海,十多年的时间里,任弼时对毛主席的拥护始终如一,两人的革命友谊就像磐石一样坚固。

我爸是个“要饭的”

任远征出生后,一直被寄养在一个藏族同胞家中,直到1946年才被接到延安。与毛主席一样,任弼时也一直教育任远征:“不要搞特殊。”

事实上,任弼时并没有太多的时间陪伴女儿,父女二人相处的时间非常短。当时任远征和李讷经常在一起玩耍,虽说毛主席也是个“工作狂”,但是陪伴女儿的时间其实要比任弼时长。

任远征小时候没少在毛主席家里吃饭,毛主席也始终把她当做自己的家人。

任远征多才多艺,经常给毛主席表演节目,延安的生活无比枯燥,她的出现给毛主席带来了太多快乐。

任远征比李讷年长四岁,在生活上没少给予她关照,尤其是转战陕北期间,这对好姐妹跟着部队四处奔波,任远征经常鼓励李讷“要坚持,革命终究会胜利的”。

1949年,党中央搬到了北平,李敏也被毛主席接到了北平,三人很快打成一片,任远征经常来到毛主席家里做客,每次毛主席都会询问:“你父亲的身体怎么样啦?”

任弼时在苏联疗养时,毛主席经常前往老朋友家中做客,多年之后,任远征回忆:“毛伯伯每次来我家里,都会向我母亲要一些吃的,比如腊鱼、腊肉、腊八粥等等。”

由此可见,毛主席完全是把任弼时当成了自己的亲人,来亲人家中,岂能见外?李敏也经常调侃:“我爸是个‘要饭的’。”或许这就是在战火中建立的友谊。

但是好景不长,1950年10月27日,任弼时因病去世,成为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位去世的中央领导人。

对于毛主席来说,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大脑顿时一面空白,他放下了手中的钢笔,看着窗外的繁星发呆。

第二天上午,毛主席怀着悲伤的心情来到的任弼时的家中,他眼含热泪的对陈琮英(任弼时之妻)说:“好好抚养孩子们,让她们将来继承父亲的意志。”

毛主席亲自为任弼时主持入殓仪式,并为其扶灵。为了纪念这位逝去的老战友,毛主席为其题词:“任弼时同志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任远征说:“父亲去世之后,毛伯伯来家中串门的频率越来越少,但他一直关注着我们姐弟四人的成长。”

姐弟四人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学成之后被分配到了平凡的岗位,他们继承了任弼时的红色基因,始终为了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结语

叶剑英曾评价任弼时:“他是我们党的骆驼,中国人民的骆驼,担负着沉重的担子,走着漫长而又艰苦的路。没有休息,没有享受,没有任何个人计较,他是杰出的共产主义者,是我们党最好的党员,是我们的模范。”

任弼时去世时,志愿军刚刚入朝参战,在此之前,他还带病参加了政治局的会议,他为了祖国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毕生精力。他的去世,不仅让我党失去了一位任劳任怨的干部,更是让毛主席失去了一位知己。

1 阅读:367

史海任我行

简介:每一段历史都该被铭记,我要做的就是让历史焕发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