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一生担任过许多重要领导职务,其中军事领导职务有30多个,军委主席就当过好几次。不过军委主席的名称都不太一样,如有的称“中央军委主席”,有的称“中革军委主席”。那么,毛泽东当过哪些军委主席呢?
中国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1930年6月22日,红一军团成立,组成红一军团前敌委员会,毛泽东任书记,朱德、黄公略、陈毅、林彪、彭心源、伍中豪、谭震林为委员。随后,红一军团进入江西,6月25日在石城发出通电,宣布成立中国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为毛泽东,委员为朱德、曾山、李文林、刘士奇、邓子恢、黄公略、彭德怀、王怀、林彪、彭清泉、伍中豪、谭震林、陈毅、段同泉、方志敏、邵式平。当时电文称“中革军委”,这是毛泽东首次担任军委主席。从组成人员上看,这个中革军委就是扩大的红一军团前委。
中革军委成立后,随红一军团行动,受中共中央军委直接指导和领导,实际上相当于中央军委前委。
仅过了两个月,8月23日,中革军委在湖南浏阳扩大为“中国工农委员会”,委员35人,主席毛泽东。中革军委即行撤销。
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1931年1月15日,根据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中革军委),项英为主席,朱德、毛泽东为副主席。委员有任弼时、彭德怀、贺龙、黄公略、周逸群、叶剑英、许继慎、蔡申熙、张云逸、邓中夏、曾中生、邓发、邓小平、刘伯承、周恩来、关向应、恽代英、李富春等23人。
同年6月,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领导调整,毛泽东为主席,朱德、项英为副主席。当时的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后改为中央军事部)主要负责白区的兵运、情报等军事工作及对苏区军委、各主力红军重大决策的指导,不直接指挥红军的作战行动。
这期间,毛泽东还兼任红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和红军总政治部主任。
图中人物多数为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成员
1931年秋,中共临时中央推行以王明为代表的教条主义和“左”倾冒险主义路线,毛泽东受到排挤,被调离军事领导岗位。1931年11月7日,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并任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
1935年3月11日,遵义会议后,中共中央决定成立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新的三人团,又称“三人军事指挥小组”“三人指挥小组”,负责指挥全军的军事行动。它实际上是中共中央的最高军事领导组织,同时也是中革军委的领导核心。许多资料证明,三人小组毛泽东是排在首位的。
“三人指挥小组成员”,听着不像一个正式的领导职务,但这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最重要的领导职务之一,也是毛泽东重回军事领导中枢的标志。从此,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军的领导地位。
中国工农红军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193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抵达陕北吴起镇,胜利完成长征。11月3日,中共中央举行政治局常委会议,确定中央暂用西北中央局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的名称;同时,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名义,命令于陕北成立中国工农红军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毛泽东任主席,周恩来、彭德怀任副主席。委员(主席、副主席均为委员,略)王稼蔷(王稼祥)、聂洪钧、林彪、徐海东、程子华、郭洪涛、叶剑英、聂荣臻、刘志丹。
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和红军总司令朱德在陕北
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在中共中央的直接领导下,行使中革军委的职权。因此,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并不是一个区域性的军事领导机关,实际上是全军最高领导机构。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的任命,巩固了毛泽东全军统帅的地位。
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旧址
1936年8月下旬斯诺拍摄的毛泽东在陕北的照片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1936年10月,红军第一方面军与第二、第四方面军先后在甘肃会宁和静宁地区胜利会师。为统一军事指挥,团结对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决定由毛泽东等6人组成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中革军委)主席团(周恩来准备与蒋介石谈判,暂不参加),主持人为毛泽东。
同年12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决定,扩大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的组织,由23人组成中革军委,毛泽东任主席,周恩来、张国焘任副主席,委员(主席、副主席均为委员,略)朱德、彭德怀、项英、任弼时、贺龙、林彪、王稼蔷、陈毅、肖克、徐向前、陈昌浩、刘伯承、关向应、董振堂、叶剑英、徐海东、聂荣臻、郭洪涛、张云逸、王维舟。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人民委员会革命军事委员会”印
1936年前后,中革军委也曾使用过“中国工农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中国人民抗日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等名称。
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1937年7月7日,全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为了在新形势下加强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同年8月22日至25日在洛川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组成以毛泽东为主席的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作为中共中央领导各抗日根据地武装斗争和军事建设的军事领导机构。其成员由11人组成,毛泽东任书记(亦称主席),周恩来、朱德任副书记(亦称副主席)。委员(主席、副主席均为委员,略)彭德怀、任弼时、叶剑英、张浩、贺龙、刘伯承、徐向前、林彪;以后增补副主席王稼祥、刘少奇。
注意,此时的中共中央军委有“革命”二字,因此一般称“中革军委”,也称“中央军委”。
中共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副主席周恩来、朱德
王家坪是延安时期中央军委和八路军总部所在地
1945年8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组成新的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但名称中没有“革命”,简称“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副主席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彭德怀,委员(主席、副主席均为委员,略)陈毅、聂荣臻、贺龙、徐向前、刘伯承、林彪、叶剑英。
1946年1月27日,中共中央军委主席、副主席在延安机场。左起: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彭德怀。
1948年11月21日,根据中国人民革命战争胜利发展的需要,中共中央决定,中共中央军委在对外公开发布命令时,使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名称。
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1949年10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三次会议,决定组成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中革军委”),为最高军事领导机构,毛泽东为主席,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彭德怀、程潜为副主席,委员(主席、副主席均为委员,略)贺龙、刘伯承、陈毅、林彪、徐向前、叶剑英、聂荣臻、高岗、粟裕、张云逸、邓小平、李先念、饶漱石、邓子恢、习仲勋、罗瑞卿、萨镇冰、张治中、傅作义、蔡廷楷、龙云、刘斐。成员共有28人。其中共产党员21人,民主人士(起义将领)7人,与当时的中央人民政府组成一样,明显带有统战性质。由于原中共中央军委成员全部进入中革军委,中共中央军委主席、副主席分别担任中革军委主席、副主席,中共中央军委即行停止工作。
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签署的“任命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的通知书
“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印
1949年10月20日,毛泽东等同出席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部分委员合影。
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54年,我国国防领导体制进行调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并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毛泽东为国防委员会主席,撤销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由于国防委员会是咨询性质的机构,不是全国武装力量的领导机关,为加强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领导,9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作出《关于成立党的军事委员会的决议》,认为,必须同过去一样,在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之下成立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其他武装力量。决定成立新的中共中央军委(中央军委),中共中央军委由毛泽东、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邓小平、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等12人组成,毛泽东任主席,彭德怀主持军委日常工作。
1955年8月2日,中央军委确定授予元帅军衔名单:军委主席毛泽东应评为大元帅;其余十一个军委委员应评为元帅。由于毛泽东的坚持,毛泽东和邓小平都未参加授衔。
此后,中共中央军委组成结构发生过多次调整,毛泽东担任中共中央军委主席直到1976年9月9日逝世,长达22年。而从1935年11月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算起,毛泽东连续当了41年的军委主席。上世纪80年代后期,在编纂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过程中,中央军委正式确认了33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家(1994年又增补3位),毛泽东以其无可争议的地位名列榜首。
毛泽东无愧于人民军队的伟大统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