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多字的金刚经,真弄懂了,觉悟的机率有多大?

问过蓝天 2019-04-30 00:12:51

这个世界充满了例外,有些人一本经书没读完就悟了,有些人读完一本也悟了,但更多的人读100本也悟不了。这其实不只是方法问题,也不完全是愿力不够的问题,个人认为,对于我们这些凡夫俗子的众生而言,太过于心急反而是觉悟最大的伴脚石。

佛寺

为什么?欲速则不达只是其中一个说法,还有的真实原因是太急于求成确实会忽略了很多东西。而所忽略的往往也是最重要的。

因此研读《金刚经》最好的办法就是踏踏实实,一步一步来,不要因为有所求而学习佛法,也不能无所目的的而学,一切都应该顺其自然,功到法自成吧!

所以学《金刚经》也不是学这5000个字那么简单,也不是读完就一定可以成佛,如果读完就保证能觉悟,那就成了交易,不是佛法。

禅林

《金刚经》之所以成为《金刚经》,是因为它探讨的是生命觉悟成佛的意义和方法, 即立于所谓“大事因缘”上。 这个“大事因缘”,就是须菩提欲求觉悟的缘起。

所有要求觉悟的智慧生命,都是“须菩提"”。智慧生命不绝,《金刚经》就有存在于世的意义与使命。

须菩提于一开始在向佛问法时,其心已动。心动而求法,肯定是不得法;因无法可得,所以求法而无法之心呈露,一同心出,所以佛直指其心,而告诉他:即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那么何为觉悟?即心欲求法而无法,此时惟此一心,而无法可得。众生于惟此一心之时,惶恐不安,故欲求法为住,以得法为安。却不知,佛恰安于此时一安于此无法之心,安于此无 法可得之机,无法可住之境。且安之于此而如如不动。

寺庙

故佛恰安于众生最惊恐不安之时。这就是佛为什么要说当知闻此经而不惊、不惧、不畏者,即为第一稀有之人,以及此经不为乐小法者所闻, 而为发最上乘者所说的原因。因佛心安之于此,故心旷无量,心 灵穷动,心慧万法。

何为众生?即心得于安住之处,且皆安住于有相与有法。故此, 凡心有所安处者,即失此觉悟之机。惟失其安住者,已无处可住, 而惟剩此一心者,其觉悟之机才现。众生与佛,即于此机而分判 其道: 一失住之时, 苦求所住,终又寻得其住处者,即为众生:

失住之时,忽然自省,悄然梦醒,于是安于无住,不再示住。

佛境

虽有有住处水不再住,才见无尽住处面尽情不作, 这就是佛。分道扬镳。

《金刚经》之度人,即立于此机而度,故此机即是《金刚经》之机。 佛即当此机而度须苦提。所以佛先说如是住所谓如是住,即是当此机而住,即住于此机,乃至住此机于永恒。众生提此机,进 之唯恐不及:佛乃永居此机,住之如如不动。故如是住,为《金刚经》第一义,此为佛之正答。

而后皆为对此正答之解释。所以佛于后说无所住,是解释如是住的。而佛所说的不住于有相与不住于有法,则是解释无所住的。而佛以见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等语,为直说如是住之所见所得,以令须菩提证得如是住之知见信解。

佛书

由于佛当机指说,定其机而不移,一切言说皆在此机,终令须菩提得悟此机而觉见实相,由是得度。 须菩提是一个誓求觉悟者,是一个志求脱离众生之境而度向于佛境的菩萨,所以佛才能在他临此大机之时,为他说法,以度他觉悟。因为这正是须菩提所追求的,须菩提也因此才会向佛问法。

佛莲

这是佛度人的前提,也是这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立经的条件。须菩提若不求觉悟,佛就无法令其觉悟;须菩提若不求度,佛也就无法令其得度。所以佛度须菩提,是以须菩提有此志愿为前提的。我们也一样,要成佛必须先有愿。

须菩提向佛求度,佛乃有度人之功;须菩提不求度,佛寸功亦无; 而须菩提得度,佛度乃能成其功德;而佛不以须菩提得度中自居有功,佛乃全其功德一因为佛即以此为佛之自度。

唯识宗

所以佛开始回答须菩提时,说:我要灭度一切众生, 而灭度一切众生已, 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并且要须菩提也以此为度。

所以,一个读《金刚经》之人到底能不能觉悟,实乃跟机也就是机缘有关,但同时也跟努力有关,真努力不一定成佛,但不努力恐怕连佛的门槛都摸不到。因此所谓的觉悟机率也因人而异,无法推断。

15 阅读:601

评论列表

宝锅

宝锅

10
2019-04-30 08:18

悟通一句便会受用一生。都是生活中最普通,最简单的道理。不可强求!悟多少是多少。

问过蓝天 回复 04-30 13:38
[点赞][点赞][点赞]无欲无求

心莲花开

心莲花开

4
2019-05-01 17:44

想读懂《金刚经》先把金刚经背下来,背的过程是一问经文反复读加深记忆,这个反复读背的过程你会对金刚经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然后每天最少或背或读一遍,同时结合生活中的种种现实,无论或顺和不顺都要用金刚经的理念来思考,我们不是专业出家修行人,逃不掉世俗就用对世俗的感受来体验金刚经的真理。我认为如果懂一点量子物理学对学佛经有帮助,为什么凡有所相皆是虚妄?因为我们生活在三维世界,是无常低级的,佛菩萨的四维或多维空间是无肉体及形象的,佛的形象也是为随顺三维众生而设的,也是假的,所以对三维空间一切不要执着,才能达到与四维空间共振频律场超越三维空间,以三维空间的思维永远读不懂金刚经

问过蓝天 回复 05-02 09:39
五千多字,抄写更好

中国人的梦

中国人的梦

3
2019-04-30 13:48

阿弥陀佛,受教了[点赞]

岁月如诗

岁月如诗

2
2019-05-01 21:19

慧命须菩提慈悲为怀代众生求法,才有了般若波罗蜜金刚经,阿弥陀佛🙏

问过蓝天 回复 05-02 09:38
有理

随缘

随缘

1
2019-05-02 14:40

悟通了可以买彩票了。

问过蓝天 回复 05-02 16:52
好,也就不着发财相了

UC大导演

UC大导演

1
2019-05-03 16:27

那个谁,吴秀波就弄懂了

问过蓝天 回复 05-05 15:57
跟他不是很熟

隔壁不睡觉De小王

隔壁不睡觉De小王

2019-05-03 21:20

总在寻找第一因......

问过蓝天 回复 05-05 15:57
我们俗人能找第二都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