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热兵器历史上,再也没有比重机枪更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武器了。随着重机枪的出现,将人类热兵器时代战争,推上了强度更大、节奏更快的全新模式。就连坦克的出现,也与重机枪脱不了干系。
也正是因为重机枪威力强大,所以在战场上,人们都在绞尽脑汁,力求第一时间打掉敌人的重机枪。所以在实战中,重机枪往往一场战斗打下来,要更换十多个阵位。这样才能在保全自己的同时,更高效的完成打击任务。
这种狡兔三窟式的打法,已经成为机枪手的必修课。也成为衡量一支军队,是否真的会使用机枪的重要参考。然而奇怪的是,重机枪虽然经常需要变换阵地开火,理论上来说,一场战斗下来也打不了几枪。然而重机枪枪组成员却始终背着机枪备用枪管,那么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既然准备备用枪管,那一定是给重机枪更换使用的。那也就意味着,重机枪一场战斗中,应当还是有不少开火机会。实际上战争中,重机枪与轻机枪不同。轻机枪往往靠前布置,起到支援和输出作用,而重机枪则是居中靠后布置。往往放置在阵地中间位置,然后居高临下一览众山小。
战斗中,重机枪一般都不会轻易开火,反而是步枪或者轻机枪先开火。只有当敌军开始密集冲锋的时候,重机枪才会选择开火。当然此时的重机枪,那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一旦开火就是密集扫射,一些战争影视作品中,重机枪手,死死抠住扳机,然后摇动枪身的场面,并非是杜撰,而是真实存在的。
虽然实战中,重机枪放肆扫射不超过3分钟,就必须停止射击更换阵位。但千万别小看这短短的三分钟,因为三分钟过后,重机枪就已经打出1000多发子弹!就拿马克沁重机枪举例子,它的射速是每分钟600发!3分钟就是1800发!用当年李中堂的话说,马克沁嘴太快,大清养不起。
然而如果李中堂多活十几年,就会见到嘴比马克沁还快的机枪,比如德国的MG42,美国的M2还有如今每分钟2000发的六管加特林。
正因为重机枪的射速太快,所以如果抠住扳机不放,几百发子弹瞬间就能打完。几百发子弹打完,也就意味着重机枪枪管必然会受损。一次战斗有这么两次操作,就必须更换一次枪管。所以重机枪班组中,就有专人背负枪管。看似没用的人,但实际上却非常有用。
当然之所以会有这样情况出现,说到底还是和重机枪的使用和定位有关。一般的连排级作战单位,很少能见到重机枪的身影。只有营级单位或许才能见到它的身影,所以重机枪必然是防御战中的核心。
一旦开火就必须压制住敌方火力点,甚至掷弹筒。所以战争中,重机枪往往不怎么开火,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矫情一些似乎也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