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国会山穹顶下,特朗普提名的空军部长候选人梅恩克在参议院听证会上抛出“三路遏华战略”——南海、台海、太空成为美军新优先方向。这位前太空军作战部长要求国会批准追加127亿美元预算,用于升级西太平洋地区的反导系统和卫星监控网络,其战略规划直指中国核心利益区。
梅恩克指控中国在南海“军事化”的近期内,南部战区海军某潜舰支队完成战略值班轮换,6艘094A型战略核潜艇携巨浪-3导弹进驻永暑礁地下洞库。这座耗资27亿美元建造的复合体,可承受钻地弹直接打击,其隧道系统直通三沙市指挥中枢。卫星影像显示,美济礁机场跑道已延长至3400米,具备起降运-20战略运输机能力。
五角大楼《中国军力报告》承认,解放军在南海部署的鹰击-21反舰弹道导弹,射程覆盖美军关岛基地。而美军“杜鲁门”号航母战斗群3月穿越巴士海峡时,曾监测到12个不明水下目标尾随,这种威慑让第七舰队将反潜巡逻频次提升至冷战水平。
针对梅恩克所谓“台海无人系统威胁论”,东部战区于听证会次日启动“雷霆”联合演训。歼-20机群在台岛东部海域完成超视距电子压制演练,其装备的量子雷达可穿透F-35的隐身涂层。更令美军焦虑的是,福建平潭岛新建的相控阵雷达阵列,与距台岛仅68公里的东引岛观测站形成交叉定位网,台军所有军事通讯均在监控半径内。
梅恩克提议的“太平洋威慑倡议”遭遇现实挑战——美军在冲绳部署的“堤丰”中导系统,因日本地方政府反对迟迟未能形成战斗力。而解放军火箭军部署在赣州的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7分钟即可覆盖台岛所有防空阵地。
太空军司令萨尔茨曼声称中国在轨卫星数量已达487颗,超越美国的423颗。梅恩克力主将X-37B空天飞机的年发射量从2架次提升至6架次,但中国“巡天”光学舱的0.5米级分辨率,已能实时追踪这些太空战机。更令西方震惊的是,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4月完成7箭23星密集发射,其中实践二十五号卫星具备在轨机械臂捕获技术。
特朗普政府虽延续对华关税战,但其“军事避战、经济施压”策略陷入悖论:对华加征的250%汽车关税,导致美国汽车零部件进口成本激增38%,福特公司已暂停田纳西州电池工厂建设。而中国稀土集团的出口管制反制,使洛马公司F-35生产线面临停工风险。
国防部发言人吴谦的警告正变为现实——当美军B-21轰炸机项目因预算削减推迟量产时,中国轰-20已完成高原极寒测试。这场关乎21世纪秩序的博弈,最终检验的不仅是武器库深度,更是战略定力与政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