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宣布启动8000亿欧元“重新武装欧洲”计划,试图通过贷款和联合采购强化对乌军事支持。然而仅隔数小时,特朗普在国会演讲中亮出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亲笔信——基辅已准备“随时签署和平协议”。这场隔空交锋揭示:乌克兰危机早已沦为美欧政治博弈的筹码,而特朗普正将棋子精准布向中国。
特朗普政府推动乌克兰停火的真实意图,远非表面追求地区稳定。首先,美国已为俄乌冲突投入超2000亿美元,财政黑洞迫使华盛顿亟需止损。其次,美俄三年代理人战争导致军工产能透支,美国155毫米炮弹月产量仅3万枚,不足俄方三分之一。更关键的是,特朗普试图通过矿产协议收割乌克兰资源,据彭博社披露,美乌秘密谈判涉及顿巴斯锂矿和黑海油气田开发权,估值超5000亿美元。
欧盟所谓“继续战斗”本质是政治表演。冯德莱恩的8000亿欧元计划中,仅1500亿用于国防贷款,分摊到27国年均投入不足GDP的0.3%,远低于北约2%标准。德国基尔研究所数据显示,欧盟对乌军援实际交付率仅54%,法国承诺的SCALP导弹延期达9个月。这种“口惠实不至”的根源在于经济困境:欧元区通胀率5.7%,能源价格较战前上涨230%,迫使12国违反欧盟财政纪律。
当美欧在乌克兰缠斗时,中国正构筑反制霸权的新防线。中美贸易额逆势增长至6900亿美元,但结构已发生质变:光伏组件、电动汽车、锂电池“新三样”占比提升至42%。更令美国焦虑的是,人民币在跨境贸易结算中占比突破27%,47国启用CIPS系统,直接冲击SWIFT霸权。军事层面,中国海军年内新增舰艇吨位24万吨,055驱逐舰数量追平美军伯克级,东风-27高超音速导弹实现关岛覆盖。
特朗普政府台海策略呈现“矛盾性”:一方面批准对台5亿美元军售,另一方面叫停佩洛西式窜访。这种“战略模糊2.0”实为权宜之计——美国智库CSIS推演显示,若介入台海冲突,美军将损失2艘航母及400架战机。因此,华盛顿正效仿乌克兰模式,试图将台湾武装成“刺猬”,同时推动台积电亚利桑那厂2026年量产3纳米芯片,构建半导体“去中化”供应链。
面对复杂局势,中国选择“以实力促变革”。国防预算增长7.2%,重点投向太空侦察体系和高超音速武器;经济“双循环”成效显著,内需贡献率达82%。当美国在G7峰会上施压盟友对华脱钩时,德国大众宣布追加250亿欧元在华新能源投资,阿斯麦光刻机对华出口增长37%。
乌克兰危机的终章,或许正如外交部发言人所言:“任何强权逻辑终将碰壁,新时代国际关系的答案不在华盛顿的剧本里,而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蓝图中。”当歼-35隐身战机划过台海上空,当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覆盖180国,世界正在见证百年变局的真正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