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戚家孩子超过这个岁数,就不要再给压岁钱了,免得都尴尬

银花聊育儿 2024-02-03 01:49:01

春节期间,走亲访友之余,大家都少不了一件事:发压岁钱或收压岁钱。

张姐的侄子20多了,往年张姐都会给侄子2000元压岁钱,但张姐今年生意不好,手头也不宽裕,觉得侄子也大了,就不打算再给了。

但张姐的父母知道后,说只要张姐侄子没结婚,她这个亲姑姑就应该一直给,张姐心里很不舒服。

据青年报曾对2000成年人做过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

有超过40%的人表示,过年给小辈的压岁钱要花掉半个月工资;

还有12.9%的人则表示,要花一到2个月工资来填补。

对孩子们来说,他们期盼过年,除了有好吃,好喝的,还可以有压岁红包拿。

可对一些人到中年的朋友来说,每次过年,都是钱包大出血的时候。

对很多经济负担较重的成年人来说,越来越厚的压岁钱,已经演变成了一种人情上的负担。

那么,亲戚家的孩子到多大了,就可以不发压岁钱了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压岁钱的传说和文献记载

关于压岁钱,民间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

相传有一种身黑手白的小妖,被称为“祟”,喜欢在除夕夜出来祸害熟睡的小孩子,只要用手在孩子头上摸三下,孩子就会发烧,生病,变得疯疯癫癫。

老百姓怕“祟”出来害孩子,就点亮灯火团坐不睡,称为“守岁”。

相传有一年,一位姓管的财主,老年得子,稀罕得不得了,将孩子视为珍宝,照顾得无微不至。

除夕夜,老两口用红纸包了八枚铜钱逗孩子玩,等孩子玩累睡下,包着的八枚铜钱就放到了枕边,夫妻俩不敢合眼,一直守着孩子。

半夜里,“祟”正准备摸孩子的头时,被孩子枕边的一道金光吓得尖叫,并跑掉了。

于是管氏夫妇就把红纸包铜钱,吓退祟的事告诉了人们,人们效仿,用红纸包上八枚铜钱,交给孩子放在枕边,从此以后,“祟”真的就再也没来害小孩子了。

传说这八枚铜钱是由八仙变的,在暗中吓退了要害孩子的“祟”,因此人们就把这钱叫“压祟钱”,因“祟”与“岁”同音,后来就被称为“压岁钱”了。

除了流传的民间故事,据现存的文献记载,压岁钱最早出现于汉代。

那时的压岁钱被叫压胜钱(厌胜钱),正面用文字铸有各种吉祥语,如“千秋万岁”、“天下太平”等;

钱的背面铸有各种图案,如龙凤、龟蛇、斗剑、星斗等,不过这时的压胜钱并没有发展成春节的习俗,只用来佩戴和玩耍,不能流通。

到了唐代,宫廷里盛行春日(春节是“立春日”)散钱之风,就是宫廷内的人们互相朝拜,互相发真钱,但民间并没有这一习俗。

宋朝时,春节给孩子真的钱币才在民间流通。

据史籍《桯史》中记载,北宋时期,一个男孩在春节的晚上随大人在街头游玩,不慎被坏人掠走勒索钱财。

途中,碰上了进宫的车,男孩急中生智大声呼救,坏人害怕,就丢下了男孩仓皇逃走了,男孩便随车入了宫。

宋神宗听说了这件事,就赏赐了一些专为皇宫内节日打造的金钱给了男孩,给他压惊,从此,该习俗就传入了民间,演变成为过年给小孩压岁钱的习俗。

据说,宋人给亲戚孩子的压岁钱是按年龄发的,压岁钱也叫“随年钱”,意思是跟着年龄走。比如孩子今年5岁,就给他5文铜钱,7岁,就给7文,这些钱是真正属于孩子自己的钱。

由此可见,过年给孩子压岁钱的仪式,是用来给孩子“辟邪”、“压惊”用的,是期望孩子顺顺利利、健健康康成长,表达的是长辈对孩子的祝福和期望。

孩子到了多大,长辈就可以不发压岁钱了

给亲戚家孩子的压岁钱,给到几岁,就可以不给了呢?

这个问题没有统一答案,通常每个地区,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而风俗习惯也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

比如,我小时候,12岁以后,我除了年30能收到父母给的20或者50元压岁钱外,亲戚基本上就不会再给压岁钱了。

这么做也有道理,因为按照中国的生肖传统,12岁为一个轮回,当孩子过上人生中第一个本命年时,说明已经长大了,也就不需要再压岁了。

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每个家庭也就1-2个孩子,长辈们给孩子压岁钱的年龄也都往后延了。

很多地区,长辈看到晚辈有这3种情况,一般就不发压岁钱了。

第一种情况,孩子年满18周岁了

孩子年满18周岁,不仅是法律意义上的成年人了,心理认知已经更加成熟,变得更有责任和担当了。

虽然这个年龄很多人都还在上学,但他们也不愿亲戚再把自己当小孩子看待了,所以,当亲戚过年再给他们压岁钱,他们会感到尴尬,会不愿再收压岁钱。

朋友的闺女倩倩18岁时,过年时不愿去姥姥家,被朋友骂“没良心”,因为孩子小时候是姥姥姥爷带大的。

倩倩告诉朋友,不是自己不愿去看姥姥姥爷,而是舅舅、舅妈,和其它亲戚还总拿自己当小孩。

当亲戚给倩倩压岁钱时,倩倩坚决不收,并告诉长辈,“我已经是大人了,以后都不再收压岁钱了。”

朋友说,看着闺女那坚决的神情,她第一次感到孩子是真的长大了。

第二种情况,孩子已经参加工作了

给孩子压岁钱,主要是因为他没有赚钱能力,不能养活自己。

所以一些家庭,哪怕孩子已经20多岁了,如果还在读书,长辈就会给压岁钱,算是给予孩子一点经济上的支持,让孩子手头宽裕一点,买些自己喜欢、需要的东西。

其实,只要小辈参加工作了,就说明他已经有收入了,能养活自己了,长辈就不用再给压岁钱了。

因为参加工作,有收入了,就证明小辈有赚钱养家的能力了。

这个时候有些懂得人情世故的小辈,大多会“反哺”长辈。比如,给长辈买点东西 ,或者给年迈的长辈一点钱。

第三种情况,已经生孩子了

有很多地方,孩子只要没有结婚,就一直给压岁钱。

虽然说这是长辈的一片好意,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对于一些晚婚单身的年轻人来说,却是一种压力。

一般来说,孩子结婚的第一年,过年时,父母和亲戚还是会继续给小两口包红包的。

等来年,如果小两口生孩子了,亲戚朋友会给小宝宝压岁钱。

如果没有孩子,长辈们可能会催生,但一般就不给压岁钱了。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有了孩子后,随着身份的变化,小两口自己收压岁钱的时代结束了,变成了需要给其他小辈发压岁钱了。

写在最后

如果你们那里没有约定俗成的规矩,没规定给晚辈发压岁钱发到几岁,建议可以参考以上几点。

当然,我个人觉得,给孩子发红包,表达的是对孩子的关爱和祝福,如果自己家有孩子,亲戚家也有小孩,红包换来换去也没意思。

不如给孩子准备点实在的礼物,比如,给孩子送本书,或者给孩子送个益智玩具,陪孩子一起玩,还是挺有意义的。

当然,压岁钱可发可不发,要看家庭条件和亲戚关系,切不可为了面子,把压岁钱的传统仪式变成了攀比和炫耀。

你认为孩子多大,就可以不发压岁钱了?

我是一名育婴师妈妈,关注母婴健康,孩子的养育和教育,感谢您的支持和关注!

1 阅读:39
银花聊育儿

银花聊育儿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