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回谁家?一种新的过年方式正在年轻夫妻间流行,大家都轻松

银花聊育儿 2024-01-30 06:33:25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数据显示,近七成35岁以下已婚人群都有过“过年回谁家”的困扰。

春节是万家团圆的时刻,也是我们中国人心中最重要的节日,无论有钱没钱,回家过年都是很多人的选择。

在外奔波忙碌了一年,很多人都希望回家,和家人在一起,享受着一家人团聚的美好时光。

但是每逢春节,有不少夫妻会犯难,春节回谁家过年?尤其是“双独”夫妻,谁都想过年在自己的父母身边。

过去,很多夫妻的普遍做法是:

除夕和春节回丈夫家,大年初二回妻子家;

或者秉持公平原则,“一年回一家”,今年婆家,下年娘家。

但近年,一种新的过年方式在年轻夫妻中流行,那就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这种方式看似冷漠,可能还会给人一种家庭不和谐的印象,其实对很多家庭来说,却是最好的选择。

首先,减少了回谁家而产生的分歧

同事小林就因为过年回谁家,近日与老公发生了矛盾。

小林跟老公商量,去年回婆家了,今年回自己家过年。

可他老公却不愿意,还企图说服小林跟自己回家过年,理由是自己老家的传统就是过年要在婆家过。

小林很愤怒,也说出了自己的理由:

“这不是去年说了的吗?”

并且小林也吐槽了在婆家过年的种种不适:

“在你们家过年,我吃不好、睡不好,也没有朋友。你可以每天出去跟亲戚朋友吃饭、喝酒,我除了认识你爸妈,像个傻子一样呆在家里......”

小林觉得老公太自私,他老公也觉得小林不贤惠,两人都觉得自己没错。

后来,经过沟通协商,决定今年过年各回各家,陪各自爸妈。五一、十一再一起轮流去婆家、娘家。

其实,相比于双方互不相让,为此剑拔弩张,“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不失为一种“双赢”的解决办法。

其次,减少了路上的奔波,有更多时间陪伴亲人

过年,每个人都想见到自己的亲人,无论男方还是女方,回了自己家,见到了父母、亲人和朋友,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过年吧。

过年也就7天假期,如果夫妻两人既回婆家,又去娘家,时间会明显吃紧,除了在路上奔波,只有很少的时间能陪伴家人。

但是如果分开回家,不仅时间充足,减少在路上奔波的辛苦,也能有更多的时间陪伴父母。

最后,减少了招待的辛苦

辛苦工作了一年,除了陪伴家人,很多人都想在过年好好放松一下,补补觉,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可儿媳去了婆家,女婿去了丈母娘家,也许连想睡个懒觉都不现实,需要去适应主人家的生活。

比如,你看父母起床了,在那里给你忙吃忙喝,你自己躺在床上,心理上也过意不去。

就拿我对象来说,到了我们家,平时起的特别早,我到他们家,也是做饭,洗衣啥都干。

一个年过下来,我们都感觉比上班还要累。

但是各自在自己家就不一样了,父母心疼自己的儿女,也没有什么要求,儿女在自己父母家,也不用考虑太多。

儿女在自己父母家,往往会怎么舒服怎么来。

而且两边家庭都没有外人,不用像招待客人一样招待子女的另一半,不仅父母轻松,自己也非常舒心。

可能有人会考虑说,“没孩子好说,要是有孩子的话就行不通了。”

有网友也分享了自己的经验,

有网友说,我家有了孩子,也可以各回各家,孩子愿意回谁家就跟着回谁家。

还有网友说,自己家两个孩子,夫妻两个人一人带一个回家。

面对“各回各家,各找各妈”的过年方式,大多数网友都表示支持。

春节的意义在于团圆和谐,每个人都想开开心心、团团圆圆过个年。

夫妻两人与其为了回谁家的问题争吵,不如用双方都能接受的方式解决。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其实,只要夫妻双方协商一致,并且得到双方父母的理解支持,“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也没什么不行的。

尤其是“双独”夫妻,各回各家过年可以很好地照顾双方家庭,也不至于让“去哪过年”成为夫妻之间的负担。

总之,只要双方都认可、开心,就是最好、最优的方案。

今年,你准备回谁家过年呢?

我是一名育婴师妈妈,育儿路上,我们一起前行,期待您的支持和关注!

0 阅读:1
银花聊育儿

银花聊育儿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