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吃菜不吃米饭,30天后,身体发生了什么变化?给出答案

诗槐聊健康 2024-09-17 11:22:40

最近这些年患高血压、糖尿病的人越来越多,有些人讲原因归结到了我们喜欢吃米饭、面条、粥这样的主食上,认为吃太多这些食物所以导致了各种疾病的发生。

这样的说法颇有忘本的意思在里面。

中国人喜欢吃主食是根据各种原因养成的,比如我们所处的地理环境,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适合水稻种植。水稻是中国最早栽培的粮食作物之一,因此米饭自然而然成为了这些地区的主要食物。

还有历史原因,水稻栽培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000年至5000年左右。长期的耕作习惯使得米饭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此外,大米是不可多得的丰富的碳水化合物来源,能够提供人体所需的热量。同时,大米也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和维生素,是较为全面的营养来源。在许多地区,大米相对于其他主食来说更为经济实惠。它的种植范围广泛,产量稳定,使得米饭成为了普通百姓餐桌上的常客。

我国古代一直是农业社会,有着得天独厚的粮食种植场地和气候,再加上畜牧业不发达,因此人们要获得足够的能量和热量,只能通过摄入主食也就是米面维持生命,因此米饭对于中国人来说绝对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那为何主食又成为现代人的杀手?

其实最直接的原因是营养过剩,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人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能量和营养素的摄入普遍增加。过多的主食摄入,尤其是精白米面的摄入,容易导致能量过剩,从而增加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风险。

除此以外,现代社会中,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的发病率不断上升。这些疾病与高碳水化合物、高糖饮食有密切关系。减少主食摄入有助于控制这些疾病的发病率。

还有健康观念更新,现代营养学强调均衡饮食,提倡减少精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和蛋白质的摄入。这种健康观念的更新促使人们减少主食摄入。

以及生活方式变化,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趋于久坐,体力活动减少,导致能量消耗减少。因此,减少主食摄入有助于维持能量平衡,防止体重增加。

简单来讲就是现代人的营养摄入来源更广、更全面,不像以前无法选择只能通过吃米、吃面补充能量,在其它能量逐渐补充均衡的条件下,如果我们还以米面为主食,就会导致能量过剩,过剩的能量会转化为糖原、脂肪,对身体造成一定的危害。

彻底不吃主食,只吃菜会怎样?

胡先生是某物流公司的中层职务,身材保持的很是苗条,整个人给人的感觉就是精力充沛,很显年轻,同事们非常羡慕同时又很好奇他到底是如何保持这样的身材的,有一次公司聚餐,同事们发现胡先生吃饭的时候只吃菜不吃米饭,便好奇胡先生为什么这样做。

胡先生见此也不再隐藏,对大家解释说,他其实已经习惯了不吃米饭,多年前自己查出了脂肪肝、糖尿病、高血压,当时非常崩溃,但后来意识到可能是自己没关注嘴,于是就开始减少主食摄入,不乱吃东西,慢慢的还真的瘦了下来而且各项指标都恢复了正常。他还透露,自己以前的体重达到了200斤,而现在就在160斤左右。

大家纷纷感慨原来不吃主食还有这种好事啊!

他还分享自己除了不吃米饭,只吃菜之外,还坚持骑自行车、运动,所以瘦的比较快。

短期内,引来了公司无数人的效仿。

这种不吃主食的行为为何会帮助减肥呢?

其实很简单,不吃主食减少了碳水化合物摄入,主食如米饭、面食等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不吃主食意味着大幅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从而导致身体转而使用储存的脂肪作为能量来源,进而减轻体重。

还能降低胰岛素水平,碳水化合物摄入后,会刺激胰岛素分泌,胰岛素是一种储存激素,它帮助将血糖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减少主食摄入可以降低胰岛素水平,减少脂肪的储存,促进脂肪的分解。

此外,碳水化合物在体内储存时,会与水分子结合形成糖原,储存水分。不吃主食时,体内糖原减少,与之结合的水分也会流失,导致体重下降。

关键还是总热量摄入减少,不吃主食通常会伴随总热量摄入的减少,因为主食往往是餐桌上热量密度较高的食物。热量摄入减少,身体就会消耗储存的脂肪和肌肉来补充能量,从而导致体重下降。

所以短期内不吃主食是可以瘦的很快的。

长期以往会有危害吗?

短期内断绝主食的行为可以帮助改善身体条件和环境,但是长期以往医生并不是很推荐。

会带来以下问题:

1,能量不足。主食是提供能量的主要来源,长期不吃会让身体内的能量不足,从而引起疲劳、体力下降和免疫力降低。

2,营养不均衡。主食中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同时也提供一定量的蛋白质、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长期不吃主食可能会导致这些营养素的摄入不足。

3,肌肉流失。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可能导致身体转而消耗蛋白质作为能量来源,进而导致肌肉量减少。

4,血糖水平波动。适当的碳水化合物摄入有助于维持血糖水平的稳定。长期不吃主食可能导致血糖水平波动,引起低血糖症状,如头晕、心慌、出汗等。

5,代谢紊乱。长期缺乏碳水化合物可能导致身体代谢紊乱,如产生酮体,严重时可能导致酮症酸中毒。

6,消化系统问题。长期不吃主食可能会影响消化系统的健康,因为碳水化合物对肠道功能有重要作用,缺乏可能导致便秘或其他消化问题。

7,心血管健康风险。一些研究表明,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可能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有关。

心理影响:长期限制食物种类可能会导致饮食失调,如厌食症或暴食症,同时可能伴随情绪波动和心理压力。

8,生育和月经问题。对于女性来说,长期不吃主食可能导致月经不调、生育问题等。

因此,长期不吃主食而只吃菜并不是一个推荐的健康饮食模式。健康饮食应该是均衡和多样化的,包括适量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

平衡主食摄入非常关键

不能吃太多的主食,又不能完全不吃主食,这就是当代人面临的困境,对此其实破局也很简单,做好均衡膳食基本上没什么太大的问题。

首先,我们的膳食需要遵守多样化选择。

确保我们的的饮食结构中包含各种类型的主食和蔬菜。主食可以包括米饭、面条、全麦面包、糙米、燕麦等,而蔬菜则可以包括各种颜色和类型的,如绿叶蔬菜、根茎类蔬菜、豆类和茄果类。

其次,要做好适量搭配。

根据个人的能量需求和健康状况,适量搭配主食和蔬菜。一般来说,成年人每天的蔬菜摄入量应达到500克左右,而主食的摄入量则应根据个人的能量需求来调整。

如果可以的话要保证餐餐有蔬菜。每餐都应该包括蔬菜,以保证充足的营养素摄入。可以将蔬菜作为主食的一部分,如蒸菜、炒菜或凉拌菜等。

在主食的选择中可以选择全谷物,因为全谷物含有更多的纤维和营养素,与精制谷物相比,它们更健康。可以选择全麦面包、糙米、燕麦等作为主食。最后也应该尽量选择健康的烹饪方式,如蒸、煮、炖、炒等,避免过多的油炸和烧烤。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成年人的膳食应包括足够的碳水化合物,以提供能量和维持身体功能。碳水化合物应占总能量摄入的45%至65%。这意味着,在一餐中,主食应该占据一定的比例,以确保获得足够的碳水化合物。

体力活动量大的人可能需要更多的能量,因此他们的主食比例可以稍微高一些。相反,活动量小的人可能需要更少的主食。某些健康状况(如糖尿病、肥胖、代谢综合征等)可能需要调整主食的比例,以控制血糖水平和体重。在这种情况下,应咨询医生或营养师以获得个性化的建议。

总之,主食是我们中国人的命脉,经过几千年的进化我们的身体也适应了米面等主食,因此没必要改变这样的结构,只需要进行调整就能保证健康。

文/嘉兴



1 阅读:86

诗槐聊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