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91岁老太太病逝,临终遗言:我就是国民党一直在找的军火大盗

红色风云录 2024-12-12 09:39:23

1995年,位于沈阳市的辽宁省委干休所内,一位91岁的老人离开了人世。这位老人已经在这里住了45年的时间,在这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老人终日将自己关在屋子里,从不和左邻右舍深谈,因此没有人知道她的背景。

然而,老人临终前留下的一句话,却成为解开她身份的关键:“我就是国民党一直在找的军火大盗。”

1904年,辽宁黑山胡家镇小荒村,一户高姓人家迎来了家中第一个孩子,父亲为这个孩子取名高崇德。出生在那个民不聊生的年代,高崇德的童年注定饱受苦难。

在高崇德8岁那一年,父亲由于劳累过度,染上绝症离开了人世。家里的“顶梁柱”倒下了,母亲只能带着高崇德姐弟,靠做苦工勉强维持一家三口的生计。这种苦难的环境,让高崇德养成了倔强的性格,再加上平日里喜欢看侠义小说,高崇德从小就散发出刚烈的英气。

带着成为一名巾帼英雄的憧憬,高崇德一天天地长大了。在这风雨飘摇的动荡时局下,高崇德结识了在东北军中任团长的吕正操。

吕正操出生在辽宁海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和高崇德一样,苦难的生活让吕正操从小性格倔强,喜好打抱不平。在读了几年书之后,由于家穷,吕正操只能辍学在家干活,后经人介绍到缫丝厂当学徒。

尽管学徒的生活很苦,整日起早贪黑干重活,但吕正操仍然坚持读书。缫丝厂倒闭之后,吕正操又被介绍到一家粮栈当学徒,结果这份工作也只干了几个月,吕正操就因生意不好被辞退,只得继续回家种地。

1922年,17岁的吕正操在远房亲戚的介绍下,告别父母参加了东北军,成了张学良手下一名普通的士兵。然而由于吕正操上过几年学,很快就考上了旅部的上士文书,到副官处工作。

之后在张学良的推荐下,吕正操进入东北讲武堂深造,文化知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并且开始接触进步思想。

1924年,吕正操回到东北军参加第二次直奉战争。战争结束后,吕正操回讲武堂继续学习,毕业后被任命为新兵营营长。张学良成立三、四方面军团司令部后,吕正操被张学良委任为少校副官。

在之后的两年时间里,吕正操随张学良入关作战,1928年初回到沈阳,担任同泽俱乐部干事。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吕正操和高崇德相识,相似的生活经历,让两人的心越来越近,很快便结为夫妇。

接触到军队和枪支后,高崇德发现自己对枪颇为喜爱,因此经常跟着吕正操的部队去打靶。很快,高崇德就练就了一手好枪法,久而久之成了闻名于东北军的女神枪手,甚至连男战士都不是她的对手。

1931年,高崇德随吕正操入关驻防北平。“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东北军的广大将士对蒋介石的政策极为不满,强烈要求打回东北老家。而高崇德在这种情绪的带动下,觉得自己不应该继续当官太太,立即投入到抗日救亡的运动之中。

“七七”事变之后,东北军奉命南撤,吕正操违令率部深入敌后打击日寇,高崇德为支持吕正操,独自带领军官家属南撤。在途中,高崇德遇到不少东北军的散兵,于是她灵机一动,将这些士兵集中起来,组成了一支武装运输队,给前线将士输送给养。

吕正操率部在前线抗战,遇到了很多难以解决的实际困难,便托人给高崇德带信,让她帮忙给自己解决电台、弹药和给养的问题。高崇德想办法通过正规途径,拿到了国民党下发的物资,亲率运输队将东西交到了吕正操的手上,解决了燃眉之急。

八路军总部听说高崇德能搞到大量弹药,派林伯渠和高崇德接触,希望她能帮八路军偷运一些军火弹药。高崇德欣然答应了林伯渠的请求。

最开始,高崇德将目标放在东北军的军火仓库。靠着自己是吕正操夫人的身份,高崇德将大批的国民党军火,以给新兵装备为名,源源不断送到八路军驻地。由于数目太大,国民党很快察觉并展开调查,但由于始终找不到线索,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为了不再引起国民党的注意,高崇德给留在河北抗战的原吕正操的队伍争取来一个新番号,并自任留守处长。借着这个身份,高崇德可以光明正大地搞军火。

然而,在国民党特务和日本特务相互勾结下,最终还是发现了高崇德偷运军火的秘密。由于高崇德身份特殊,敌人只能寻找暗中下手的机会。1940年秋天,高崇德所在的留守处驻地被国民党军包围,自知身份暴露的高崇德,在突围中身负重伤。

为了保护高崇德的安全,八路军陕西办事处秘密将其送到了延安,朱德指示医院一定要全力救治高崇德:“她是我们共产党的功臣,是一名在敌后工作的超级间谍,是一名我党的军火大盗!”

出院之后,高崇德留在总部机关工作,毛主席还特批给她一孔窑洞。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高崇德彻底消失在国民党和日本人的名单上,没有人知道她的下落。

1950年,由于伤口复发,高崇德再度住院接受治疗。出院后就被安排在辽宁省干休所休养,没有为她安排实际的工作。就这样隐姓埋名了近半个世纪,直到去世,高崇德身上的秘密才被揭开。

1 阅读:73

红色风云录

简介:欢迎大家关注红色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