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就是复刻俄乌战场?平原堑壕演练,全部装甲车辆棚改,无人机伴随作战,根据央视7台1月11日的报道,81集团军某旅在朱日和的山地攻坚演练,敌人有较好的预设阵地,各种障碍物齐全,参与演练的是加强了加蓬破障车辆的一个加强机械化排,3辆加蓬99a坦克和若干04a步兵战车。这是继轮战、05/15/04等之后的,加棚会越来越多! 通过视频画面可以感觉,这是重装机步旅进行相对“传统”的攻防战。
除了主战车辆加篷以外,机器狗和无人机也参与到一线突击任务:无人机携带爆炸物进行投弹,机器狗携带烟雾发生器,掩护一线步兵突入敌阵地。这很明显是俄军的打法,要是换解放军,估计直接就是各种无人机和远火进行饱和式精确轰炸了。也许我们是想把自己带入俄军角色,看看这种传统机械化战争究竟存在哪些短板。
因此这样的小突击群在俄乌冲突中十分常见,一般而言这种俄军小突击群只能用于夺取一个村里的排级据点,而在突击过程中要承受数十发无人机/反坦克导弹的打击,车辆损失是很快的。
关于给坦克安装“顶棚”的事儿,早在“特别军事行动”之前,俄军就已经这么干了,当时集结在边境附近的俄军坦克有不少都安装了“顶棚”,乌军为此还进行了实弹打靶,以表明这些“顶棚”并不能保护坦克免遭“标枪”反坦克导弹攻击:在战争开始后,实战结果再次证实了这一点,具备攻顶能力的“标枪”不断给配备“顶棚”的俄军坦克开罐,加之安装“顶棚”会妨碍俄军坦克兵进出、逃生,很快就在俄军坦克上看不到“顶棚”了。
库尔斯克地区附近被俄军无人机摧毁后遗弃的M1A1坦克!
不过,随着多旋翼无人机和巡飞弹的活跃,“顶棚”再次出现,而且同时出现在了俄乌两军的装甲设备上,甚至连炮兵也为他们的牵引式火炮安装了“顶棚”,与此前那些用钢筋焊接而成的“顶棚”不一样,现在的“顶棚”主要是由钢丝网制成的,以往依靠其弹性和韧性阻拦多旋翼无人机投掷的炸弹和巡飞弹的攻击。
不过,分析人士认为,即便如此,“顶棚”也很难在对抗攻顶反坦克导弹和FPV无人机方面起到作用,FPV自杀式无人机的第一个突出优点是可以绕到目标薄弱方向攻击,例如坦克的后方或顶部。通常来说,坦克装甲车辆各个方向的防护力有很大差异,正前方最强,侧面、后部和顶部最弱。这样就让装甲车辆的设计原则作废了。这其实反映出现代战争特点的新变化,中国陆军吸取了俄乌军事冲突中的经验教训,加“网”加“顶棚”等措施,能防御游荡弹药和小型无人机的袭击,以应对战场上不断变化的新威胁,提高装甲车辆和人员在空地打击下的生存。
从此也可看出低小慢无人机,对我军来说也是令人头痛的问题,尤其是光纤制导和类似星链的卫星制导,电磁干扰根本无法对抗,激光武器大功率微波定向,成本效费比无法大量配属各作战单元,而大棚简单有效对无人机操控者的视线和瞄准造成一定的干扰,增加其攻击的难度和误差,等于提高了车辆的战场生存能力。解放军深刻汲取了俄乌冲突的经验教训,意识到在未来战场上,高防护装甲力量仍将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俄乌战争的经验证明,陆军过度轻型化无法适应现代化战争,不仅火力和防御能力不足,更难以抵挡密度极高的FPV无人机的攻击。99A作为国产最强主战坦克,模块化复合装甲够厚实,125毫米主炮也够猛,如果再安装上棚子和外挂装甲,有效提升了装甲车辆在战场上的生存能力;同时,解放军在无人机等无人化装备的使用上也取得了显著进步,不仅将无人机广泛应用于侦察、打击等任务中,还在探索无人机器狗等伴随步兵作战的新型无人化设备。
看得出来,解放军从俄乌冲突中汲取了不少宝贵的经验教训,正在加快自身的作战能力提升速度。鉴于国内工业这几年突飞猛进的发展,再加上战争新形势变化,新批次的99A虽然外表变化不大,但内部肯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在反无人机方面,肯定会安装专门的防御装置。随着99A坦克等重型装备的陆续列装和无人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推进,我们有理由相信,解放军将在未来战场上展现出更加强大的战斗力和更高的信息化作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