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风采|尽己所能,为迷途者点亮心灯

佛山博睿社工 2024-01-17 17:29:47

社工风采 —— 第十九期基本介绍

韦敏仪,助理社工师,2016年8月入职佛山市博睿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现为南海区社区矫正司法社工,派驻丹灶司法所开展社区矫正教育帮扶工作。

入职以来韦敏仪累计共接触约600名社矫对象。每天面对着一个个不同性格、不同犯罪类型的社矫对象,在与他们接触和帮教过程中,韦敏仪认为自己作为一名社工,在工作中扮演了几个角色:

角色一:协管者。在社矫对象入矫宣告会上,社工会协助司法所工作人员以严肃的态度告知社矫对象应该遵守的每项规定,要求他们应该做到的规定事项,此时社工的身份是社矫对象日常行为规范的协管者,让每一名入矫的社矫对象明确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对违反规定的人员她会严肃纠正其错误,韦敏仪认为矫正教育中既要有“力度”,也要有“温度”,监管与教育密不可分,先讲法再讲情。

角色二:“桥梁”。有些社矫对象在进入社区矫正期后,会遇到一些实际的生活困难,韦敏仪会根据他们的实际,尽己所能帮助他们,告知其相关法律或政策,链接匹配资源,寻求相关部门的帮助,搭建一座沟通之“桥”。

角色三:倾听者。在面谈过程中,韦敏仪常会遇到一些社矫对象向自己倾诉心声、讲诉苦闷,此时社工就是他们的“树洞”。韦敏仪耐心地倾听、推心置腹地分析、真诚地施予援手,她认为每一位社矫对象在心底都会有一盏心灯,可能是善良,可能是勇敢,也可以是坚强...她觉得自己有义务让这些边缘人员感受到社会的关心和关爱,入矫后的生活并不是灰暗的,也会有光。

麦某,女,34岁,已婚,有两个小孩,因犯非法经营罪,被判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入矫面谈的时候,麦某表现得情绪低落,见人低着头。刚开始走访的时候,她也是不愿意跟社工多说话,基本都是一问一答。韦敏仪尝试设身处地了解她的感受、想法和需求,经过多次深入走访和面谈,一次次和她促膝谈心,像朋友一样拉家常,接纳她的身份,同理她的感受,才叩开了她的心门。原来麦某因为丈夫身体原因,在工作和生活都无法帮忙,麦某需要自己照顾两个孩子,而小儿子有小儿多动症,需要她经常去学校陪读,同时自己又要全力管理工厂,生活和工作的长期透支,让麦某心力交瘁,如今再背上罪名,尤如雪上加霜。除此之外,她还担心自己所犯的罪会影响孩子日后的前途,思想压力巨大,却又无处可诉。

韦敏仪了解麦某情况后,决定尽己所能对麦某进行帮扶。鉴于麦某对生活感到灰心,韦敏仪一方面通过心理疏导,引导麦某树立对生活的正面信念,鼓励她振作起来,提升克服困难的信心。通过模拟对话的练习,鼓励麦某主动敞开心扉与家人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至亲中得到鼓励与支持。另一方面,鼓励麦某加强与孩子的沟通,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进而放松心情、释放压力。为创造亲子同乐的机会,韦敏仪邀请麦某与孩子一起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及亲子活动,增进了亲子感情,麦某也深深体会到参与和交流的幸福,感受亲子间的亲情和互动的乐趣。慢慢地,功夫不负有人心,麦某后来的面谈中,逐渐表现出了自信,还主动与韦敏仪分享生活、工作以及和家人互动中的种种喜乐和点点滴滴,整个人变得开朗和自信。目前麦某已顺利解除矫正,她亲自到办公室找到韦敏仪以握手致谢,感谢在矫正期间给予的真情关怀和用心帮扶,让自己得以蜕变。

在跟进不同类型的社矫对象,了解不同社矫对象的心理动态,看着他们刚从开始的不安和焦虑、到慢慢转变积极面对、到最后顺利度过矫正期重融社会...

在7年多的社区矫正工作中,韦敏仪兢兢业业、尽己所能,引导社矫对象重新回归家庭、回归社会,一步一步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韦敏仪认为,这既是自己的工作职责,也是对自己多年工作的一种肯定和价值所在。

专栏简介

在南海区司法局的统筹指导下,2017年以来,佛山博睿承接南海区社区矫正司法社工项目,系统跟进全区社区矫正对象在矫期间全过程的监管协助和教育帮扶工作。为社区矫正对象提供思想教育、心理评估与介入、行为纠正,困难帮扶等方面的服务,多维度协助社区矫正对象反思行为,促进其思想行为的正向转变,以使其重建符合社会规范的生活方式,回归社会,降低重犯风险。

0 阅读:0

佛山博睿社工

简介:邀您一同传承博爱,传达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