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天津文化遗产界传来重大发现——河北区地纬路与三马路交汇处的袁氏旧宅"观澜阁"在修缮过程中,意外揭露一条具有复杂结构的隐秘通道。这座始建于民初的建筑系袁世凯次子袁克文重要居所,此次发现的半地下廊道距地表约2.5米,现探明长度逾200米,其特殊构造引发多方关注。
据现业主王堃回忆,购得此处房产时仅作常规使用,"早年曾发现过渗水严重的地下空间,但当时技术条件有限未能深入探查"。此次系统性整修启动后,工程队在破除原有地面结构时,方才完整揭露这条尘封数十年的暗道体系。探勘数据显示,该通道垂直高度约1.85米,廊道宽度呈不规则变化:最窄处1.2米可供双人并行,开阔区域达2.8米可容四人通过。暗廊内分布着多个房间和不同走向的岔路,主体延伸方向呈现双重指向——东南方通往海河故道遗址,西北侧则对准天津北站历史建筑群。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区段因年代久远出现结构性塌陷,专业团队借助探测设备发现塌方体后仍有延续空间。
"我们已暂停所有施工,计划组建包括建筑考古专家、袁氏后裔在内的多方论证团队。"王堃强调,鉴于该建筑特殊的历史地位,后续开发将遵循"保护优先"原则,待完成专业评估后再确定具体方案。目前,市文物保护中心已介入前期调研工作。
档案资料显示,"观澜阁"原名"鉴水轩",1923年由袁克文延请德国建筑师设计建造,其地下工事在现存北洋时期名人宅邸中尚属首例发现。建筑史学者指出,这种兼具生活与特殊功能的复合式地下结构,为研究民国初年京津地区精英阶层的居住文化提供了全新视角。(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