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江之畔的吉安永和镇,坐落着见证中华陶瓷文明演进的吉州窑遗址群。这座始建于晚唐、鼎盛于宋元的古老窑场,以其完整的24处历史窑包遗存,构筑起全球罕见的古代制瓷工业景观体系。随着春日暖阳唤醒沉睡的窑炉,吉州窑非遗传承基地近日重启年度开窑仪式,以传统柴烧工艺续写当代陶艺传承篇章。
这座曾与景德镇齐名的东方瓷都,在宋元时期开创了独特的艺术范式:以深邃玄妙的黑釉为胎体,通过独创的木叶天目与剪纸贴花工艺,将自然意象与人文情怀熔铸于瓷器之上。其独创的窑变釉彩技术,更在陶瓷史上留下"曜变天目"的千古绝唱。
历史长河中,吉州窑在元明之际经历断烧沉寂。直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考古发掘揭开神秘面纱,出土的万余件陶瓷标本为技艺复原提供了关键物证。经过三代匠人三十余载的技术攻坚,成功破解了釉料配方、窑温控制等核心工艺密码,使失传六百年的传统烧制技艺重焕生机。
2014年,这项凝聚东方智慧的陶瓷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数字化技术为古老窑场注入新活力:青年创客运用3D建模改良器型设计,VR考古体验让历史触手可及,现代柴烧工作坊吸引着国际陶艺家驻地创作。在传统与创新的交响中,这座千年窑场正谱写文化传承的时代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