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的故事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真的有必要吗?
有人认为是青春无悔,有人觉得是虚度光阴。
上山下乡光荣
上山下光荣
1968年,毛主席向全国发出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自此,全国各地共计两千万名的知识青年,都放下书本,扛起锄头来到田间地头,走进大山深处。于是,短短几年间,全国将近百分之十的城市人口,都从城市迁至农村。如此大规模的城市人口迁移,在现代人类史上实属罕见。
下乡上山知识青年光荣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可问题在于,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在想方设法地将新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现代化的工业国。然而,毛主席此举,无疑是反其而行之,把原本用于工业化建设的知识青年,给送去农村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的确让人费解?
永远忠于毛主席
无限风光在险峰
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的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全国掀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高潮。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到农村安家落户,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事实上,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出现。
响应毛主席号召,到农村去。
响应毛主席号召,到农村去。
1955年,毛主席一句:“农村是一个广阔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于是,许多知识分子便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号召,开始自发去到农村,运用自己所学,去改变农村落后的生产状况。
就比如半农半医的赤脚医生,就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一个成功案例。他们自己种植草药,为农民或是牲畜看病,医疗之余还能下地干活,插秧种苗;同时运用自己的理论与实践治理病虫害,提高粮食产量,可谓一举三得。
而这,正是毛主席最开始让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初衷之一。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民国时期留下的各种烂摊子,当时中国的文盲现象是很普遍的,尤其是在农村地区,许多人大字都不识一个,连最基本的算数都算不清。如果没有个知识青年来辅助的话,合作社很多生产工作都难以正常进行,而这也正是当时农村地区,经济长期滞缓的根本原因之一。
50年代末,中苏关系交恶,苏联撤走专家,搬走机械,至使当时苏联援建的156个中的很多项目难以为继,很多重工业能够提供的岗位就少了很多,那么多出来的那一千两百万城市人口该怎么办?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当时是为了缓解城市就业压力,解决城市人口的就业问题的。但在毛泽东的头脑中,知识青年下乡还包括比就业问题更为重要的理论和政治意义。他真诚地认为:“革命的或不革命的或反革命的知识分子的最后的分界,看其是否愿意并且实行和工农民众相结合。”
事实上,毛主席这一改造知识分子的设想,早在上世纪40年代的延安,就做过实验,而毛主席的长子毛岸英,就是中国的第一个知识青年。
1945年与毛主席20年没有见过面的长子毛岸英,终于从苏联学成归来,回到毛主席身边,因为革命和战乱,父子俩分离了20年,好不容易得以重逢,按理来说毛主席应该对他宠爱有加的把岸英留在身边。但恰恰相反的是,从见到毛岸英,穿着苏联陆军上尉制服,脚蹬皮靴走下飞机的第一面起,毛主席就有些心绪复杂,看上去并不开心。于是,在毛岸英回来的一个多月之后,毛主席就把他给送去了农村这个劳动大学。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就是因为毛岸英刚回来的时候,总是身穿笔挺的苏军制服,在和别人交谈的时候,他也还保留着洋人说话时爱耸肩摆手的习惯,这让一向扎根于中国劳动人民的毛主席,很是看不惯。
第二就是当时延安举办了一场舞会,毛岸英那身制服加皮靴的耀眼装扮,加上潇洒自如的舞姿,在当时主打一个艰苦朴素的延安群众里,显得尤为突出,俨然一个明星人物,这让毛主席更加看不惯了。第二天毛主席便把毛岸英叫到跟前来,劈头盖脸地教训了一通,我的谢廖沙同志,你昨天晚上很出风头哇!听见这话,毛岸英顿时有些不知所措,毛主席接着说道,听说你还骑着朱老总的马,在宝塔山下耀武扬威。毛岸英这下更是尴尬地挠了挠头,解释说,是朱总司令让我骑的……毛主席顿时严肃地打断他道,朱总司令让你骑你就真的骑呀!那可是朱老总的战马。听见这话,毛岸英一下子埋下头去不吭声了,半响之后,毛主席叹了口气,又继续语重心长地说道,你要从头开始学起,学习延安的作风,多了解有关中国的事情,延安虽然很土,但这里是中国的革命圣地,到处都有你的老师,你要认识中国,就要从认识中国的农民和土地开始。在苏联你喝牛奶吃面包,但是在这里,你要学会吃五谷杂粮。于是很快毛岸英就换上父亲穿旧的粗布军装和布鞋,扛着行李和口粮种子去到了农村,住进了农民家里,拜农民为师,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按照毛主席定下的劳动大学毕业标准,毛岸英必须做到皮肤和农民一样黑,手上也要有和农民手上一样的老茧,才能够回到自己的身边。一开始农民都以为毛主席的儿子来农村,顶多只是做做样子,不会真的让他这么辛苦。可谁料这毛岸英是来真的,干起农活丝毫不含糊,吃穿住行上也从来没有搞过任何的特殊,俨然就是把自己当作了一名真正的农民,农闲的时候毛岸英还会主动教村里的小孩们识字读书,跟村民们讲故事唠嗑,很快便和村民们打成了一片,没过多久,他便晒得跟农民们一样黑,身板也结实了不少。
毛泽和毛岸英在延安
周恩来见状,还曾心疼地责怪毛主席对毛岸英太苛刻了,毕竟他从小就坐过国民党的大牢,几岁就在上海街头流浪乞讨,早就吃过太多的苦。然而毛主席却只是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谁让他是我毛泽东的儿子呢?第二年,等到毛岸英回到毛主席身边,毛主席欣慰地抚摸着毛岸英长满老茧的双手,表示,恭喜你从劳动大学毕业。这就是劳动大学给你发的毕业证书。而毛岸英也早已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更是在与农民的朝夕相处中,领悟到了何为为人民服务!所以说其实毛岸英就是毛主席知识青年上山下彡的第一个实验对象。
毛泽东和毛岸英在北京香山
等到20多年后的大规模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也可以看做是对这一实验的延续。
上山下彡光荣
志在农村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
毛主席语录: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赔给下放干部、知识青年到农村安家落户纪念。井冈山专区革委会1968年10月
1968年12月,毛泽东发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号召后,全国立即掀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高潮。这个运动被宣传为具有“反修防修”“缩小三大差别”的重大政治意义。各地在很短的时间里,不顾具体条件把大批知识青年下放到农村、生产建设兵团或农场。
毛主席万岁
向贫下中农学习,向贫下中农致敬 北京
由于城市青年,此前都没有过农村生活的经验,所以他们很多人都对艰苦的农村环境产生水土不服,吃不惯也住不惯,而且由于当时客观上的经济困难,一半左右的知青在生活上也长期不能自给,常常饿肚子,平日里的吃水烧柴和照明也都很成问题。这样的艰苦条件下,这群文弱书生还要拿起锄头干着粗重的农活,自然是吃尽了苦头。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当中的许人也开始逐渐适了起来,同时也不得不承认的是与一直生活在城市里的同龄人相比,下过乡的知青,生存能力和适应能力明显变得更高,而且他们的到来也确为农村地区带来了很大的振兴。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1976
长春市知青代表会
1978年10月31日至12月10日,国务院召开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会议决定调整政策,逐步缩小上山下乡的范围,有安置条件的城市不再动员下乡。到1981年11月,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结束。
东门吹牛
主席的决策,农民的奉献!
用户90xxx34
高瞻远瞩的决策,比常人早看50年!
大江东去
毛主席一个伟大的父亲!👍👍👍
用户90xxx84
文中的赔给下放干部,应为赠给下放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