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映霞,才子佳人演绎风雨茅庐的爱情传奇,最终互撕成一段狗血姻缘

青林知青 2024-12-21 07:49:40

王映霞:当中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我对郁达夫是极度崇拜的,记得当年混文凭时,所写的毕业论文就是从他的文学作品《迟桂花》入手,探讨他的人生与文学轨迹的内容,一通地发挥后,居然也蒙混过关了,幸哉幸哉。

不幸的是,郁达夫现在的文学声名并不彰显,反而因情感问题而位“民国渣男”之列,网上一堆的文章都是由此为主要内容,只是没有人说,如果没有他的文学成就,想混个“渣男”的名头都比登天还难。

在郁达夫的情事纠结中,王映霞可谓是重中之重,没有王映霞,郁达夫不会背“渣男”之名;而没有郁达夫,王映霞就什么都不是,最多只是个民国淑女而已,哪里还会有人知道她的名字。

对此,王映霞本人也有自知之明,她一生经历了两段婚姻,当晚年的她回顾自己的情感历程时,坦然言道:

“如果没有前一个,他就是郁达夫,也许没人知道我的名字;没人会对我的生活感兴趣;如果没有后一个丈夫,我的后半生也许仍会漂泊不定。”

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体味出,她生命中的这两位男人,都是缺一不可的存在,前者让她扬名,后者使她幸福,二者相叠,都是她感恩的对象,她也读懂了两个男人之于自己生命的价值。

王映霞其实并不姓王,她姓金,学名金宝琴,小名金锁,看着是一个很乡气的名字,然而,这个“锁”字,却是由金、小、贝三个字组合而成,寓意为金家的小宝贝,这样来看,倒也不能以“土”视之了。

她是杭州人,1908年出生在水韵江南的杭州,此地人杰地灵,才子云集,王映霞天生就是个美人胚子,她在很小的时候,便过继给外祖父王二南做了孙女,取名为王旭,号映霞,民国女子只要是有“号”的,大都出身于翰墨之家。

王二南先生是近代杭州宿儒,也是“南社”社员,琴棋书画俱精,满腹经纶,曾同柳亚子,苏曼殊等人诗酒唱和,一生文士风流,厌恶从政,一直在多个书院教授国学,是一位历届浙江省长都想借重他做一个耆年硕德的名教楷模。

王映霞自幼承欢在王老先生膝下,很小便跟着在其执教的书院开蒙读书,长年诗书笔墨的熏陶,让王映霞很早便打下了坚实的文学基础,是当地家喻户晓的小才女。

后来的她进入拱北初等小学堂,开始接受了新式教育,并考入弘道女校,这是一所教会学校,从而也拓展了她对世界的了解,成为一位民国新时代的女性。

1923年,15岁的王映霞进入浙江女子师范学校学习,这里学风新进,文化活跃,新文学风气浓郁,在学校中,王映霞读了许多当时的名人作品,如鲁迅和郭沫若的作品,都是她耳熟能详的。

她尤其对郁达夫的作品,感觉十分的新奇,在读其《沉沦》时,对文中大胆的性描写,觉得颇“有些难为情”,但对郁达夫散文中的优美文字和描述,十分欣赏和享受。

让王映霞没有想到的是,当她去探望世伯孙百刚先生时,却邂逅心中的偶像郁达夫,因为孙百刚同郁达夫是留日时的同学,两人关系很好,时常走动。

所以,就在1928年春天的一个下午,杭州正处于乍暖还寒的时节,悄悄地拉开了“风雨茅庐”趣话的序幕,落花有意随流水,时年郁达夫32岁,而王映霞刚满20岁,正是女子最美好的年华。

在西子湖畔长大的她,有着江南女子特有的灵动,雪白的肌肤衬着一双似乎会说话的眼睛,更显得秀外慧中,美丽异常,因此,她也被称为“杭州第一美人”,时人有言赞曰:“天下女子属苏杭,苏杭女子属映霞。”

郁达夫见到王映霞,瞬间就被她的美貌和气质震惊了,可是,他早已是有了家室之人,此时,他不但穿着妻子孙荃刚寄来的毛衣,还等着几个月后,他第三个孩子的出生。

对王映霞来说,她也绝想不到,眼前这个稍显紧张的小个子男人,会成为她的丈夫,说实话,郁达夫长得既不英俊,也不富有,如果不是他的文学才华,是个辨识度很低的人,根本不是王大小姐心中的白马王子。

而此时的王映霞对郁达夫虽然崇敬有加,但要做自己的丈夫,怕是根本不敢想象的,后来的她回忆说,她的一生,应该是小富即安的模样,理想是嫁一个家境殷实的男人,然后生儿育女,了此一生。

朝来风色暗高楼,偕隐名山誓白头,

好事只愁天妒我,为君先买五湖舟。

这是郁达夫追求王映霞时所写的一首诗,在他狂风暴雨般的求爱攻势下,这位曾经斩钉截铁地对郁达夫说,“我不会接受你的追求” 的王大小姐,根本不堪一击,那一封封情意绵绵的书信,很快便将王映霞攻陷。

没办法,写情书那可是郁大才子的长项,三个月中的百封情书,恐怕是任何一个女人都难以抵挡的,就如同当年他资助过的沈从文,在追求三小姐张兆和的套路一样,男人一旦祭起了死缠烂打的法宝,成功的机率是会大大提高的。

王映霞之所以会答应郁达夫,其实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便是来自王二南先生的撮合,老先生一生“琴棋书画诗酒花”,如何能让宝贝孙女嫁一个平凡之人,成天过着“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日子。

当他结识了郁大才子后,两人便立即成为“忘年交”,他坚定地认为,王映霞如果能嫁给郁达夫,一定会幸福美满,自古美女配英雄,在老先生的眼中,郁达夫便是当今的大英雄,大才子,前途不可限量。

于是,1928年,“欲撰西泠才女传”的郁达夫抱得美人归,在杭州举行了盛大的婚礼,而他的妻子孙荃正在医院痛苦地呻吟中,当孩子呱呱坠地时,郁达夫正新婚燕尔,“只见新人笑,不见旧人哭”,是无情还是多情,我是说不清楚,反正渣男的帽子铁定是戴上了。

在当时人们的眼中,美女嫁文豪,才子佳人,天生绝配,这对富春江伉俪,是人人羡慕的神仙眷侣,郁达夫对新婚夫人是百般疼爱,宠爱有加,百依百顺,答应王映霞的所有需求。

在他的眼中,王映霞是华贵美丽的牡丹,而他早已忘记了,他还没有同原配妻子孙荃离婚,可能他认为,那朵蜷伏在墙角的喇叭花,就让其自生自灭,不管也罢,所以,其实王映霞一直就是个没有名分的外室。

郁达夫和王映霞两人的性格迥异,郁达夫喜欢清静,安心写作;而王映霞则喜欢交际,从当年的校花开始,她就是学校各项活动的中心人物,被掌声和鲜花簇拥着,所以,这也为后来的不幸埋下了伏笔。

作为当时知名的大作家,郁达夫的收入是很高的,绝对能满足新夫人的各项需求,他斥巨资在杭州修建了一所豪宅,取名为“风雨茅庐”,一时是朋客盈门,“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在这里,他们共同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然而,随着日子一天天过,这家务事也越来越引起王映霞的埋怨,尽管她有时也很享受这样的生活,可长此以往,特别是有了两个孩子以后,毕竟有些失落的感觉。

如果说文人都很敏感的话,郁达夫可能就有神经质,随着家庭压力变大,他的脾气也变得很暴躁,原来的白月光也渐渐地黯淡了下来,二人开始了争吵,矛盾不断升级。

除了家庭琐事外,王映霞在郁氏家族中的地位也让她心烦,郁达夫始终不同原配孙荃离婚,在郁家人眼中,孙荃才是正宗的媳妇,而王映霞只能算是小妾,这是大房和二房的区别,因为在郁家人看来,郁达夫只是同原配妻子分居而已。

郁达夫坚持不与原配妻子离婚的原因是什么,外人有很多的猜测,但他一直将王映霞比作苏东坡的侍妾王朝云,这让王映霞情何以堪。

要知道,王朝云曾经是西湖名妓,是根本享受不到原配王弗的待遇,那“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恩情,她是想也不要想的,这也成为王映霞心里不可与人言的痛,于是,二人的关系逐渐紧张。

1936年,郁达夫应福建省政府主席陈仪的邀请,去福州担任了省政府参议兼宣传室主任,两地分居的现实,也让夫妻间的关系拉得越来越远。

此时的王映霞一人在杭州操持家务,郁达夫刚到福州也忙于公务,本来就有躲避家庭烦心事的他,更是极少还能想起那个曾给他带来无比幸福的“风雨茅庐”。

及全面抗战爆发后,王映霞带着家人四处避难,苦不堪言,辗转多地后来到了浙江丽水,方才稍微安定。

在此期间,她与浙江省教育厅长许绍棣比邻而居,这位许绍棣不仅是政府要员,也是一位文才出众的名士,此时的许绍棣刚经历了丧妻之痛,一个人带着三个孩子苦挨时日。

面对王映霞这独居的美女,鳏夫许绍棣肯定是有小心思的,他们之间具体的交往情况无人能知,但风言风语却早已是不胫而走,时间不长,便传到了郁达夫的耳朵里。

赶回家中的郁达夫发现了几封许绍棣写给王映霞的信,这在他眼中当然可以视为“情书”,于是,大为震怒,立即便坐实了王映霞“红杏出墙”的嫌疑。

其实,郁达夫是想多了,许绍棣很有可能对王映霞是有想法的,面对杭州一等一的大美女,不动心思是不正常的,但王映霞是否对许绍棣有情,那肯定是不会有的,不然,她就不会将刚结识不久的才女孙多慈介绍给许绍棣。

徐悲鸿 孙多慈

要知道,孙多慈是民国著名的“慈悲之恋”的主角,将大画家徐悲鸿弄得五迷三道的,如果王映霞与许绍棣有私情,哪里还会力促孙多慈嫁给许绍棣,除非脑子进水了;所以,郁达夫的怀疑完全是没有道理的。

1938年3月,郁达夫应郭沫若的邀请,到武汉参加抗日宣传工作,王映霞也来到了武汉,但郁达夫并没有减轻对夫人的误解和怀疑,反而疑心更重,最后因一件事而总爆发。

王映霞是喜欢交际的,也许是二人隔阂的原因,她在没有告诉郁达夫的情况下,去看望一位闺蜜并住了一晚,这让郁达夫怒不可遏。

他立即在《大公报》上刊登了寻人启示,极尽侮辱之能事,还在王映霞的一件旗袍上,写下“下堂妾王映霞改嫁之遗物”几个大字,公开昭示于人,此举顿时引发了街头巷尾的热议,也让王映霞脸面尽失。

后来在朋友们的劝说下,虽然二人勉强复合,但内心的距离是越扯越远,彼此貌合神离,婚姻岌岌可危,王映霞就弄不明白,为什么郁达夫硬是要将她打成水性杨花的女人。

可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郁达夫又做了件让她瞠目结舌之事,他在香港《大风旬刊》上发表了十几首诗,取名为《毁家诗纪》,将自己说成是一个受了很大委屈之人,而王映霞自然也就成为一个红杏出墙,不顾家的无耻之人。

王映霞当然也全力还击,也在报上发表文章斥责郁达夫变态等,二人相撕,吃瓜群众为看热闹而拍手叫好,于是,二人最终分手,王映霞时年34岁。

郁达夫在这一事件中其实是要负主要责任的,他是写情事的高手,一些“不可描述”的内容,在他的笔下也绚如夏花,他将同王映霞一些很私密的事,悄悄地写进了日记。

二人撕破脸后,更是将他昔日所记,以《日记九种》为名编撰出版,生生地将自己和王映霞抬上了民国风流的极致,成为舆论中心。

郁达夫的所做所为,受到了一众朋友的指责,连他的好友郭沫若都难以理解,“暴露自己是可以的,为什么要暴露自己的爱人呢?”

谁也没能想到,这桩曾被众人看好的才子配佳人的好姻缘,被誉为“富春江上神仙侣”,竟是以互泼脏水悲凉收场,也成为被后人消费得最为惬意地一段狗血婚姻。

离婚后的郁达夫去了印尼,继续着他为抗战的宣传工作,也重新找了个新夫人,直到日本投降的半个月后,被日本人杀害于苏门答腊的丛林中,尸骨无存,罹难时年仅50岁,他也是最后一名被日寇残害的革命烈士。

而王映霞也积极投身于抗战,她放下了身段,在妇女指导委员会下属的保育院做了一名保育员,照顾那些在战争中失去父母的孤儿,也就是阿姨,后又在军委会特检处做过秘书,以及去外交部文书科当了一名科员。

此时的王映霞热情开朗,她从西子湖畔的名媛,到在家忙碌的家庭妇女,再到一位优秀的职场女性,她破茧而出完成了蜕变,走上了一条不依附任何人的自强之路。

1942年,由前外交部部长王正廷牵线搭桥,与王部长的学生、时任重庆华中航运局的经理的钟贤道喜接连理,开启了她幸福的第二段婚姻。

钟贤道如郁达夫初期对王映霞一样,也是关爱有加,不同的是,钟先生是一以贯之,直到逝世,也没让王映霞受过一点委屈,所以,在钟贤道的关爱中,王映霞在郁达夫那里所缺失的爱,全部由钟贤道给弥补上了,同时也完成了她少女时期的那个“小富即安”的梦想。

国民党败退台湾时,钟贤道并没有随着去台湾,因为钟贤道一直就是个企业家,属于旧社会的高级职员,所以,他所受到的冲击并不大;而王映霞就没有那么幸运了,1952年,因为她曾在国民党的外交部任职,妥妥的“历史反革命”,被捕、审查,一个都不会少的。

在王映霞入狱期间,钟贤道心急如焚,每天都来看望,带来吃的和用的,在精神上给了王映霞极大的安慰,所谓“夫妻本是林中鸟,大难临头各自飞”的情况,在他们这里就是个笑话。

好在王映霞并没有正式加入国民党,而且工作的时间也很有限,更没有做什么损害人民的事。

所以,关押了不长的时间后便被释放回家;只是不知道其中是否与郁达夫有关,因为,也正是这一年,郁达夫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出狱后的王映霞失去了工作,于心不甘的她给周恩来总理写信求助,因为当年郁达夫同周恩来的关系很好,夫妻二人还曾请周恩来吃过饭,在周总理的关怀下,王映霞重新获得了工作的机会,在一所学校中当了一名教师。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随着郁达夫被打成“黄色作家”,王映霞的平静生活再起波澜,她被批斗、游街,遭受到各种惨无人道的折磨,以至于钟贤道不断央求施暴者说:“求求你们不要打她。”

折磨的高峰过去后,王映霞被派去打扫厕所,替“串联”的红卫兵洗衣服,做各种各样的粗活。

丈夫钟贤道的日子也不好过,在那个混乱的年代,只一个家庭出身不好,便可被打入十八层地狱,他们都处在运动的漩涡之中,子女也被下放到农场接受“再教育”。

幸运的是,面对磨难,一家人相扶相帮地都挺了过来,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他们重新感受到了生活的温暖,也看到了祖国的希望。

1980年,钟贤道在同王映霞相伴了38年之后撒手人寰,享年72岁,王映霞从此孤身一人,每天读书看报,并在儿女的支持下开始写作。

王映霞本来就文学功底深厚,所以,面对有关郁达夫的传言,她写了一些匡正的文章,还根据以前的经历,写下了有关鲁迅、许广平、陆小曼、丁玲和庐隐等交往的文字,弥补了现代文学史料之不足。

她还在友人的帮助下,出版了极富史料价值的《达夫书简——致王映霞》;其他如《半生自述》、《王映霞自传》,等等,皆是她的泣血之作。

最受欢迎的,还是编撰了她与郁达夫的散文合集《岁月留痕》,这些书都分别在大陆和台湾出版,真是应了那句诗,“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2000年2月,风姿依旧的王映霞在杭州病逝,享年92岁,那一天,美丽的西湖艳日风清,傍晚之时,霞光满天,似乎在送这位一生坎坷的西湖丽人。

临终前,她对身边的子女说,“把我葬在你爸爸的旁边,他没有我陪,会寂寞的。”儿女遵照她的遗嘱,将王映霞与钟贤道合葬在杭州南山公墓中。

乍见之欢,不如久处不厌,西湖美女王映霞在两段婚姻中的经历,很好地说明了这句话的内涵,与郁达夫的情爱,如电闪雷鸣,轰轰烈烈又爱恨交织,在成名之余,将自己弄得一身的伤痛。

而同钟贤道的厮守,如涓涓细流,爱意缠绵又温暖异常,两人相敬相爱,携手余生,有夫如此,长眠在西子湖畔的王映霞此生了无遗憾,空留下一桩风花雪月的故事,在繁缛的红尘中流传。一如富春江的春水,载着两岸的落花及往来的点点白帆,依旧不知疲倦地流向了远方……

0 阅读:2

青林知青

简介:三线子弟下乡知青待岗工人,打工归来一支秃笔聊伴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