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些人的经历,就如同小说故事那样曲折动人,富有传奇色彩。许志行与毛泽东的巧遇与交往就是其中之一。
许志行原姓潘,生于1901年,江苏省吴县洞庭东山北望树人,其子许定之在《毛主席引导我爸爸走上革命路》一文则说是浙江海宁人。比毛泽东小8岁。他主要从事教学和书店工作。曾在上海师范学院等校任教。又有短篇小说集《孤坟》。
11岁那年,志行因家境破落,入赘于许家,从此,他便由姓潘改姓为许。
许志行
许志行到了许家不久,便被送到嘉兴一家酱店里去当学徒,从早忙到晚,还遭老板的白眼和谩骂。许志行因不堪忍受这奴隶式的学徒生活,时而向老板反抗,约做了两年光景,便逃回家中。后来家人又将他送往上海闵行一家酱园店当学徒,不久,他又逃回家中。
许志行连续逃回,使其养父母十分恼火,一年后,把他送到离家很远的湖南长沙的一个亲友家里,托人推荐,进了长沙一家五金玻璃商店当学徒。谁知他进店3天,再次不顾一切逃出店铺,身无分文,一个人沿着长沙至武昌的铁路,一直跑到了汉口。
当时,毛泽东是湖南学界的代表,正以湖南人民驱逐军阀张敬尧赴京公民代表团团长的身份赴京请愿,也从长沙出发,路经武汉,住在汉口的一家旅馆里。巧得很,许志行刚巧与毛泽东同住一个旅馆,两人见了面。
毛泽东看见这个衣衫褴褛、面黄肌瘦、形状狼狈的少年,十分关心地询问道:“你叫什么名字?从哪里来?”
毛泽东
许志行看着毛泽东,觉得他很温和,于是就说:“我叫许志行,从长沙逃出来的。”
“你为什么要逃?”毛泽东又问。
许志行就把自己的身世,以及一心想读书、不愿做学徒、从商店里几次逃出来的情况一一告诉了毛泽东。毛泽东很认真地听着。
许志行虽然在长沙做了一段时间的学徒,但对湖南话还不是很熟悉,而他十分浓重的江浙口音毛泽东听起来也很吃力,因此他们开头是用笔谈,随后才兼用口语交谈。
毛泽东听了许志行的身世和遭遇,深表同情,并称赞他的志向,于是便劝慰他:“不要难过,我想办法帮助你回浙江老家。”
许志行说:“我是不能回家的了,最好帮助介绍一个自力更生的工作。”
毛泽东
毛泽东望着他衣衫褴褛的样子,恻隐之心油然而生,使他极想帮助他马上找到一个自力更生的工作,但他也不是武汉当地人,只是一个过客,而且又要急于到北京请愿,没有熟人相托,便诚恳地对他说:“你年纪轻轻,不好流落在外,我自己在这里也是过路客,就要上北京去,没有熟人帮你介绍工作。暂时先忍耐,回家安心等一些时间,等我到北京办完事,回湖南之后,一定设法帮你出来继续求学,如何?”
许志行见毛泽东言辞恳切,十分感动,便听从了他的劝告,说:“好吧,就听你的。”随后又把他的家址告诉了毛泽东。
许志行接受了毛泽东的忠告以后,第三天便跟着毛泽东一起搭船到了上海。毛泽东来上海的目的是送蔡和森、蔡畅、向警予等人赴法国勤工俭学。到沪后,他们住在“环球中国学生会”。3天后送别了蔡和森等人,毛泽东给许志行买了一张回家的火车票,两人分别了。
许志行回到家,便受到家里的严厉责罚。不久,他收到了毛泽东从北京寄来的信,毛泽东在信中亲切地安慰和鼓励他,并寄给他《新生活》和《星期评论》等宣传新文化的报刊和小册子,许志行看后,读书的心越发急切了。
毛泽东讲话
驱逐军阀张敬尧的运动胜利后,毛泽东回到长沙,担任“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的主事。他筹集经费,在小学高年级部附设了一个“成人失学补习班”,是给一些小学失学后又想升中学的人补习功课的。
有一天,许志行接到了毛泽东的来信,叫他到长沙去读书,真是喜出望外,当即偷偷离家,直奔长沙。毛泽东把他安插在“成人失学补习班”内读书,并负担他的一切费用。当时毛泽东的弟弟毛泽民、毛泽覃则在小学部六年级读书,四人亲如兄弟。毛泽东每周给他们三人上一次“公民”课,讲一些革命的故事和道理。
暑假和寒假,许志行和毛泽民、毛泽覃一起回到韶山,在毛泽东家里的阁楼上温习功课,并在那里过了一个新年。
1922年,毛泽东亲自介绍许志行和自己的两个弟弟参加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即后来的共产主义青年团。
毛泽东
许志行在毛泽东的帮助下,在长沙读了一年多时间的书。以他的本愿,很想投考湖南省立师范学校。但由于湖南的省立师范学校入学完全是免费的,因而只收本省人,不收外省来的学生。可如果他要升别的中学,又哪儿来的费用呢?
毛泽东深知许志行此时的尴尬处境,可自己又不是富翁,有时因搞革命工作,还常向朋友借钱。为了使许志行的求学积极性不受到打击,于是,毛泽东便来同他商量,问他:“听说浙江的省立师范学校也是免费的,是这样吗?”
“是这样的。”许志行肯定地说。
“如果是这样,”毛泽东诚恳地说:“我愿意帮助你回到浙江,投考这个学校。这样,你既无经济负担,又能够达到继续升学读书的目的,岂不更好?不知你是如何打算的。”说完以后,便用一种征询的眼光望着他,观察他的反应。
“这个办法很好!”许志行马上同意,并以感激的眼光望着他。
毛泽东笑着站了起来,像解决了一桩心事似的。
毛泽东
不久,许志行在毛泽东的帮助下,回到了浙江。随后果然考入了杭州的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中,他买书和零用的钱,大部分仍由毛泽东接济。许志行学习刻苦,写得一手好文章,颇得国文教师青睐,俞平伯先生尤为赞赏。
1924年前后,许志行由俞平伯先生介绍,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小说月报》上,连续发表了几篇短篇小说。到1928年止,他将其中的十多篇,收集选编了一本小册子,题名为《孤坟》出版,引起了当时文坛的注意,得到了茅盾和俞平伯先生的好评。
“五卅惨案”发生后,许志行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参加工运工作,主要搞宣传方面的事情。后被学校暗暗通知开除学籍。
1926年春,毛泽东以共产党员的身份跨党参加国民党,并在广州担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许志行闻知后,便把自己被学校开除的事写信告诉了毛泽东。毛泽东得悉许志行的情况后,便写信给许志行,邀他到广州负责对上海方面的联系工作。许志行得信后,马上奔赴广州。
毛泽东、周恩来合影
同年10月,北伐军打败吴佩孚,攻克武汉三镇,国民党政府和国民党中央迁到武汉,许志行又随毛泽东到了武汉,并由毛泽东介绍,当了国民党中央党部的机要秘书,同时又担任了共产党支部书记。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屠杀革命者,许志行于八月间离开武汉,回到上海、杭州,先后在上海闸北区委和浙江省委从事地下工作。1928年,回到家乡海宁,策动农民暴动未遂。这以后的几十年,许志行便一直从事教育、书店工作,但他却一直没有忘记自己的朋友和兄长毛泽东。
1949年3月,毛泽东进了北平。当时许志行正在上海的格致中学教书。这时上海虽然尚未解放,但许志行怀念毛泽东,便设法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
毛泽东收到许志行的信后,曾托新华社的同志带给他一封回信。一天,那位新华社内负责转信的人突然慌慌张张地来找许志行,对他说:“毛主席托我转交给你的信,不知怎么搞的,竟遗失找不到了。我恐怕被敌人得去,你会发生意外危险,所以特来通知你,希望你能暂时避开一段时间。”
“好,我明白了。”许志行一听,便知道了全部情况。等那人走了以后,他便马上离开格致中学和自己的家,在外面躲避了起来。
毛泽东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了。毛泽东的名字已家喻户晓。见到这个名字,许志行尤感亲切和兴奋。
6月10日,他怀着激动的心情给毛泽东写信。4个多月后,(即10月下旬),许志行意料之外地收到了毛泽东的亲笔回信。毛泽东在信中回复了他询问的有关情况,并勉励他:
“你在上海教书甚好,教书就是为人民服务。”
1954年三月,许志行又给毛泽东写了封信。毛泽东因工作繁忙,至同年夏天给他回了一信,信云:
志行兄:
三月的信,早已收到,迟复为歉。知你仍在做教育工作,甚为高兴。此复
顺问近安
毛泽东
一九五四年七月廿五日
后来,他们又陆续通过了一些书信。毛泽东还曾邀请许志行去北京作客,到北戴河避暑。
毛泽东
因许志行早年在长沙读书时,逢寒假和暑假,便与毛泽东的弟弟回韶山冲温习功课,所以,1957年暑假,他向毛泽东提出重访韶山冲,毛泽东很高兴,亲笔给韶山乡人民委员会和生产合作社委员会写信,要他们“以朋友的态度,接待他,告诉他一些事情”。并从自己的稿费中,取出500元,送给许志行作旅费。许志行到韶山后,受到了当地人民政府和农业生产合作社社员的热情接待。
1964年,许志行因中风,从上海师范学院退休。1983年10月11日病逝。临终前,他仍深切地怀念他萍水相逢的终生朋友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