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部开始癌变,不是看疼不疼!医生警告:若出现4个症状或已患癌

兴惹看健康 2025-04-23 15:28:34

胃癌作为全球范围内的高发恶性肿瘤之一,其早期诊断与治疗对提高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然而,大众对胃癌症状的认知存在诸多误区,尤其是将 “疼痛” 视为唯一判断标准,这一观念严重影响了早期预警和及时治疗。事实上,胃癌的早期症状往往隐匿且多样化,疼痛并非其唯一或主要表现。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胃癌的发生与胃酸分泌异常、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胃酸分泌异常会导致胃黏膜损伤,进而引发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病变,这些病变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可能恶化为胃癌。

然而,许多患者往往忽视非疼痛症状,如食欲减退、消化不良、体重下降等,这些症状在中医理论中被归因于 “脾胃失和”。《千金方》中孙思邈提到:“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脾胃功能的失调不仅影响消化吸收,还会导致全身气血不足,进一步加剧病情。

一、消化不良且异常嗳气

正常情况下,偶尔的消化不良可能是因为饮食不当,比如吃得过多、过快,或者食用了不易消化的食物,一般在调整饮食和适当休息后就能缓解。但如果消化不良的症状持续存在,并且逐渐加重,服用常规的助消化药物也没有明显效果,那就需要警惕胃癌的可能。

这是因为胃癌会影响胃部的正常消化功能,肿瘤的生长可能会阻碍食物的正常通过和消化,导致食物在胃内停留时间过长,引起腹胀、嗳气、恶心等消化不良症状。

胃癌患者的嗳气具有三大特征:

①气味呈腐败鸡蛋样(硫化亚铁产物);

②不受体位改变影响;

③嗳气后腹胀无缓解。

二、食欲减退与体重下降

胃癌患者的食欲减退具有渐进性、不可逆性特征。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肿瘤细胞释放的 TNF-α 因子可直接影响下丘脑摄食中枢(附件 3),同时胃窦部癌变导致胃泌素分泌减少,使胃酸 PH 值异常升高至 4.5 以上(正常值 1.5-3.5),显著降低消化酶活性。

出现食欲减退,对平时喜欢的食物也提不起兴趣,甚至毫无胃口,同时体重在短时间内不明原因地下降,这可能是胃癌发出的信号。一般来说,如果在没有刻意节食或增加运动量的情况下,体重在一个月内下降超过 5 斤,且伴有食欲明显下降,就要高度怀疑身体出现了问题,尤其是胃癌的可能性。

三、黑便或大便潜血阳性

胃黏膜出血是导致这种异常的关键机制。当胃黏膜受到癌细胞侵犯或其他因素影响发生出血时,血液在肠道内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会使大便颜色改变。正常的大便颜色通常为黄褐色。如果发现自己的大便颜色变黑,呈现柏油样,质地黏稠且发亮,这可能是胃部出血的表现。胃癌肿瘤组织生长迅速,表面的血管丰富且脆弱,容易破裂出血。

血液在经过肠道时,血红蛋白中的铁与肠道内的硫化物结合,形成黑色的硫化铁,从而使大便变黑。即使肉眼看不到黑便,但进行大便潜血试验时结果呈阳性,也说明消化道可能存在少量出血,这也可能与胃癌有关。

四、腹部摸到肿块

在胃癌的中晚期,有些患者可能会在腹部摸到肿块。通常是在上腹部偏左的位置,能摸到质地较硬、表面不光滑、边界不清且活动度较差的肿块。这是因为随着肿瘤的不断生长,当肿瘤长到一定大小,就可以在体表触摸到。不过,能摸到肿块往往意味着胃癌已经发展到了相对较晚的阶段,所以早期关注其他症状、及时发现和治疗非常重要。

胃癌在早期可能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当出现上述这些症状时,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到医院进行胃镜检查、病理活检等相关检查,以便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胃癌的治愈率和患者的生存率。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规律饮食、避免食用过多腌制和烟熏食品、戒烟限酒等,对预防胃癌也有着重要意义。

如何构建胃病防治体系

针对胃癌的早期发现和控制,构建三级预防体系是关键。一级预防侧重于预防复发,二级预防则是早期发现和干预,三级预防则聚焦于癌前病变的干预和治疗。

一级预防:个体化饮食管理,针对高危人群,实施个性化饮食方案,如清淡饮食,不吃油腻辛辣刺激食物。限制酸性食物摄入,减少咖啡因和碳酸饮料的饮用。对符合治疗条件的患者,及时应用根除性乙醇酰化药物(HPB)治疗,降低癌变风险。

二级预防:精准筛查,遵循指南推荐,定期进行胃镜检查,特别是有症状或高风险人群。针对早期症状,如反酸、饱胀、腹胀等,及时发现潜在问题。

三级预防:病变干预,加强癌前病变的早期识别,及时采取措施阻止癌变发展。

日常中对胃部不适的“隐忍文化”实则暗藏健康隐患。当胃寒、隐痛、胀气、反酸等信号频繁闪现时,本质是胃黏膜屏障正在遭受持续性损伤。临床数据显示,长期忽视胃动力异常可能导致消化液分泌节律紊乱,进而引发萎缩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等器质性病变,此时治疗难度将呈指数级上升。

中医 “治未病” 方案

中医脾胃学说强调“治未病”理念,对于持续性的胃部不适,可在医师指导下选用温胃降逆颗粒,该中成药具有标本兼治的优势。其组方通过三重机制实现胃部调理:首先以高良姜、吴茱萸等辛温药材破除胃中寒凝,重建中焦阳气;其次借助木香、枳壳的行气作用,恢复胃蠕动波的规律传导;最后通过山楂、麦芽等消导之品激活胃蛋白酶分泌,形成“温-通-养”的立体调理体系。

这种多维干预模式,既能快速缓解胃脘冷痛、食后胀满等表症,更能从根本上调节胃肠神经内分泌网络,重塑胃部微生态平衡。

药膳推荐:山药粥、银耳炖鸡等,增强脾胃功能。

穴位按摩:足三里、关元穴,调节脾胃气机。

胃癌在早期可能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当出现上述症状时,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到医院进行胃镜检查、病理活检等相关检查,以便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胃癌的治愈率和患者的生存率。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规律饮食、避免食用过多腌制和烟熏食品、戒烟限酒等,对预防胃病也有着重要意义。

3 阅读:676
兴惹看健康

兴惹看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