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结局已定?最大靠山显出水面,如今连老美都垂涎三尺!

热情的小狐狸 2025-02-20 05:34:48

俄乌冲突如今爆发满三年,两个国家都在奋战。可以说这场冲突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整个世界的格局。

俄罗斯从最开始的闪电战失败,到后来的战略僵持,再到被乌克兰反击,好像疲态尽显。给整个世界一种外强中干强弩之末的感觉。

乌克兰则似乎越战越勇,靠着背后北约的全力支持,不但能跟俄罗斯打的有来有回,还能反攻进俄罗斯境内。可是,乌克兰的情况实际更糟,人口大幅下降、基础设施基本被摧毁、经济也几近崩溃,全靠美国和北约的援助支撑。

可以说,其实俄乌战争已经快要结束了,两国的国力快消耗殆尽,战场已经算是进入了僵持阶段。

根据最新的战况显示,俄罗斯的防空系统在乌克兰的大规模无人机空袭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拦截了乌克兰83架无人机。而在利佩茨克方向,乌克兰向莫斯科附近的利佩茨克地区,发射了多架无人机。接着在城市上空就听到了无人机强烈的轰鸣,不久后传出了爆炸声。

在库尔斯克前线,就在2025年的2月14日双方就交战共23次。最激烈的战斗发生在苏贾市南面地区,乌军反攻中取得明显进展。但是俄军配属的坦克和装甲车却被乌克兰的无人机摧毁。

根据美国智库的统计,俄乌战争中,目前俄军累计阵亡85.5万人,可以说损失非常惨重。

可乌克兰的死亡人数虽然是个保密数字,但是预计也不会少于80万人。更重要的是,乌克兰如今工业生产停滞,农业受损严重,只能依赖美西方经济援助和贷款维持运转,却也因此在经济上沦为美西方附庸。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统计数据,乌克兰的GDP在冲突爆发后下降了40%以上,国家债务急剧增加。

基本上,战争打到这里也就算基本结束了。而所有人也意识到了一个问题,其实两个国家能打到今天,能支撑到如今,其实都有一个曾经共同的“靠山”——苏联。虽然这个靠山已经消失了30多年,但是依旧荫蔽着这两个国家。而这个靠山曾经的强大,就连现在的美国都垂涎三尺。

前苏联作为曾经的超级大国,在军事、工业、科技等领域成就斐然,也为俄乌两国留下极为丰富的遗产。两个国家可以说就是靠着这份遗产支撑到了如今。

俄罗斯接收了苏联军事力量的主要部分,包括约5万辆坦克、6万辆装甲车和超过1万架战斗机,以及巨量的炮弹与导弹。

当然,有一些军事物资的服役时间太久,但是经过改造之后,还是拥有强大的战斗力。就说这次俄乌冲突,前苏联的T-72、T-80和T-90系列坦克依旧是战场上的主力。俄罗斯在前苏联的基础上,改造后的T-72坦克如今装备超过了两万辆。更重要的是这批改造版T-72上还换装了1A45T火控系统,使瞄准速度提升30%,同时增加了接触-5爆炸反应装甲,防护能力提高25%。

由于拥有大量的坦克装甲部队,俄罗斯在战争中也更愿意继续使用前苏联的大规模机械化作战,在库尔斯克战役初期,俄军投入约500辆坦克和800辆装甲车,在一周内推进了近100 0公里。

只可惜,在如今的战场情况下,大规模集群化的机械化作战和坦克闪电战已经不再像二战时期那么有效。俄乌战争初期俄罗斯的闪击基辅就是这种战术,简直跟当年苏联对捷克是一模一样的画面。可惜,在现代精确制导和无人机的炮火下,增加势不可挡的坦克洪流会被轻易掐断。

当然,作为苏联的二儿子,乌克兰也同样继承了苏联的军事遗产,刚刚解体的时候,乌克兰拥有80万武装力量,以及大量武器装备和军事设施。

更重要的是,前苏联最重要的一批军工企业,基本都设置在乌克兰境内。如马雷舍夫工厂,曾是苏联重要的坦克生产基地。现在俄罗斯唯一一艘航母“库兹涅佐夫”号就是在乌克兰的尼古拉耶夫造船厂生产的,而我国辽宁舰的前身“瓦良格”号,也是在这里建造。

可以说,俄罗斯虽然继承了大量的现成的武器装备,但是生产和维修只能在乌克兰。当年“库兹涅佐夫”号老化,就只能送到乌克兰的船厂修理。

大量的工厂,也让乌克兰可以自己生产苏联武器。如T-64坦克、BM-21“冰雹”火箭炮和S-300防空导弹系统。

S-300防空导弹系统自1978年服役以来,共生产了超过5000套发射装置,在俄乌战争中乌克兰利用该系统成功拦截了多架俄军战机和巡航导弹。

而在科技和工业上,俄罗斯主要继承了前苏联的航空航天、核能、机械制造等领域的技术和人才。这也都转化成了例如独立卫星、载人航天科技,以及先进的战斗机和导弹等武器装备。

乌克兰则继承了苏联的航空、造船、冶金等领域也继承部分遗产。安东诺夫设计局是世界知名飞机设计制造企业,曾设计制造安-225、安-124等大型运输机。这些虽然不能转化成武器,但是却给乌克兰带来了经济利益。

不过,似乎乌克兰对于继承自苏联的遗产保护的不够完善。比如苏联刚解体的时候,因为经济衰退,大量的军工企业破产,乌克兰却没有挽救保留住军工科学家,反而被中俄两国给挖走。

根据俄罗斯《独立报》的报道,在对乌克兰军事专家的争夺中,中国除开出高薪之外,还建造新城镇,直接送房子,容纳军工专家及家属。陕西省建设了面积120多平方公里的生产区。这些优渥的待遇让数千名安托诺夫运输机制造公司的工作人员,都拖家带口的到中国工作、生活。

马达西奇航空公司,是苏联时期重要的航空发动机生产公司,有很多马达西奇公司的前员工在重庆发动机生产新厂中工作,其中也有来自乌克兰“南方”设计局的工作人员。

而根据《环球时报》的报道,曾经参与建造苏联所有航母、负责过中国航母辽宁舰前身“瓦良格”号设计工作的乌克兰航母专家巴比奇·瓦列里,中国青岛中乌特种船舶研究设计院人才名单中,他的名字也赫然在列。

乌克兰航母专家巴比奇·瓦列里

当然,也有为数不小的乌克兰专家在俄乌冲突爆发前被俄罗斯挖走,根据莫斯科的贝斯特洛夫教授说,来到俄罗斯的乌克兰专家至少有数百人。

另外,根据欧洲媒体的消息,在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爆发后,乌克兰的专家除了向中国外流,也有不少流向了德法等西欧国家。

专家的大量流失,也导致乌克兰军事工业和科技进步的缩水。几十年的储备被一点点掏空。当年的乌克兰可是集中了苏联半数以上的军事工业,可是独立后却在短短十几年时间缩水了将近三分之二。

更让人唏嘘的是乌克兰对待苏联另一份巨大遗产的态度,这份遗产就是——核武器!

目前,世界上拥有核武器的国家,除了安理会的五大常任理事国外,就是印度、巴基斯坦、和以色列了,

可是,曾经的乌克兰可是世界第三大核武器国家,拥有的核武器数量仅次于美俄。总量是2500枚战术核弹头、1200多个洲际导弹核弹头、170个导弹发射井。除此之外,乌克兰还继承了苏联位数庞大的战略轰炸机,以及专门配备使用的巡航导弹。

这笔巨大的核武器遗产,一跃让乌克兰成为美俄之后的超级核大国,核武器的总量比后面的几个国家加起来还多!

不过,这笔恐怖的军事遗产,却带来了巨额的维护资金。当年的苏联自然养得起,可是解体后的乌克兰却无力供养如此庞大的核武器。而美俄也担心乌克兰这过于恐怖的核力量,所以就开始给乌克兰施压,逼他们销毁所有的核武器。

在经济和国际局势的压力之下,乌克兰也同意销毁核武器,于是签订了《布达佩斯备忘录》。协议中说明,乌克兰同意销毁境内的所有核武器,而美俄英三国则承诺尊重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会对其使用武力。当然,事实已经证明,这协议的内容还不如一张卫生纸,俄罗斯的承诺也基本等同于放了个屁。

就这样,乌克兰漫长的核武器拆卸销毁开始了。美国出钱、俄罗斯出力。导弹被拆解,发射井被封存,然后再把那些核弹头弄到俄罗斯去进行销毁。直到1996年,乌克兰的所有核武器都成了一堆废铁,这个世界第三大核大国也成了无核国家。

可惜,消除自己军事力量的乌克兰根本没有带来和平与发展,美国在支付了1.75亿美元的援助之后,就没了动静,俄罗斯更是直接开始捅刀子。乌克兰想向北约靠拢,却被美国直接变成了对抗俄罗斯的工具和炮灰。

俄乌冲突爆发后,乌克兰外交部长库列巴就曾经说过:乌克兰就不应该放弃核武器,当时作出的决定是一个“错误”!

库列巴

其实本该如此,当年中国付出巨大的代价也要搞出核武器来,就是为了保证自身的安全。可是乌克兰居然在拿到这样一笔巨大的遗产之后选择放弃!即便养不起核武器需要销毁,也可以保留一部分用于包围国家安全。就算真的要全部销毁,也至少保留发射井和导弹,以及利用现有的武器去交换核技术,保证自身有制造核武器的能力。

相信如何乌克兰现在拥有核武器,俄乌冲突的局势一定跟现在不一样。

总之,俄乌两个国家都是靠着当年苏联的遗产打到现在,也都被当年苏联所束缚。不过我们也能从现在看出当年苏联是何等强大,难怪即便今日的美国提起来,也仍然心有余悸。

参考资料:

俄国防部:俄防空系统在多地击落83架乌军无人机

2025年2月13日,14:06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俄乌冲突俄称打击乌能源设施乌称击退俄多次进攻央视新闻直播间

关注俄乌冲突俄罗斯多地防空系统拦截乌军无人机央视新闻

卅载云烟录|重振军威:俄罗斯大国复兴的重要抓手(上)

澎湃新闻特约撰稿王思羽丁胤玮

2021-12-20 09:45

来源:澎湃新闻

5.乌外长:乌克兰上世纪90年代放弃核武器是一个错误

来源:环球网

俄媒:抢乌克兰军工专家中国大胜观察者网

0 阅读:5
热情的小狐狸

热情的小狐狸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