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临终前,为何把兵权交给李严,架空诸葛亮?这是他的高明之处

为竟然史说 2025-02-21 16:31:18

夷陵之战结束之后,刘备所率领的蜀军那可真是输得惨不忍睹。在这场战役当中,蜀军遭遇了极为惨重的失败,完全没有达到预期的作战效果,可以说在战场上被打得落花流水,最终呈现出一败涂地的局面呢。

在经历了这场战役之后,结果是失利了。这一败可对刘备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的状况由此变得很糟糕,仿佛自身各方面都到达了极限一般。在这样的情形下,刘备心里清楚,自己恐怕是时日无多了,大限即将来临。所以呢,他便着手开始安排托孤这件极为重要的事情啦。

大家都没有想到,刘备在安排托孤大臣的时候呢,其中居然有李严这个人。而且啊,刘备还把军事大权交到了李严的手上,并不是交给大家所熟知的诸葛亮,也没有交给赵云。这可就奇怪啦,到底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才会做出这样的安排呢?

不给赵云的理由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没有诸葛亮全力以赴、日夜操劳地辅佐刘备,那刘备恐怕一辈子都难以和“皇帝”这个身份沾上边儿呢。说不定啊,他压根儿就不会有什么机会去触及那至高无上的皇位,甚至在后世之人的认知里,可能都不会出现他的名字,就这么被历史的长河给淹没了呢。毕竟刘备在创业初期,自身的实力和资源都是很有限的,要是没有诸葛亮这样极具智慧和谋略的人在旁出谋划策、尽心辅助,想要成就一番帝业,那可真是太难太难啦。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赵云在这当中同样是作出了极为重大的贡献。在相关事件或者过程之中,赵云凭借自身的能力、胆识等诸多方面的优势,发挥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为最终的结果或者局面贡献了相当关键的力量呢。

大家都知道,赵云可是有着很大的功劳呢。就如同诸葛亮一般,他在帮助刘备建立蜀汉这件大事上,那可是出了大力的。而且呢,赵云还有另外一个极为重要的功劳,那就是成功保住了刘备家的香火,这功劳大家伙可都是瞧得真真的呢。

当年赵云单骑救主的故事那可真是家喻户晓,都不用过多去讲述啦。想必大家都知道,在那样危急的时刻,赵云不顾自身安危,单人匹马冲入敌军之中,只为了救出主公的儿子刘禅,其英勇无畏的壮举广为流传,成了人人都熟知的经典故事呢。

另外还有一回,孙权的妹妹孙夫人打算返回江东之际,竟想着要把刘禅也一并带回江东去呢。

刘备的儿子那可是极为重要的,怎么能被带到东吴去当人质呢?这可绝对不行啊!就在得知了这样的情况之后,赵云迅速行动起来,赶忙前去拦截,就是要阻止这件事情发生。而就在这个时候,张飞也不含糊,带着手下的人马风风火火地及时赶到了现场呢。

大家想想啊,刘禅其实真该拜赵云为义父呢。为啥这么说?那是因为在过去的日子里,赵云可是一次次地舍身去救刘禅。要是没有赵云这般不顾自身安危地全力搭救,刘禅都不知道早在哪就没命了呢,所以从这方面来讲,刘禅拜赵云为义父也是很应该的。

在白帝城托孤那个重要的时刻,刘备心里最为看重的人当中,排在首位的自然是诸葛亮啦,他对诸葛亮那可是极为倚重的。而除了诸葛亮之外呢,在刘备心中占据重要位置的就得数赵云了哦,赵云在刘备这儿同样也是备受器重呢。

想当年,刘备手底下可是有着赫赫有名的五虎上将呢,那可都是极为勇猛且能征善战的将领。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诸多战事的发展,到了后来,五虎上将之中就只剩下赵云一人了。并且呢,赵云平日里主要承担的职责其实是充当刘备的保镖,负责保护刘备的安全。从常理来讲,在这种情况下,把军事大权交付给赵云,似乎也是一件比较合乎情理的事情呢。

实际上,刘备又怎么可能没有考虑过呢?只是真的没办法去做,确实是做不到啊。

要知道,赵云的忠诚那是毋庸置疑的,绝对没有任何问题呢。再说他打仗的能力,也是相当不错的哦。当然啦,他也不是没打过败仗,不过那些败仗呢,相对来说影响都不大,基本上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啦。

在那个时候,赵云的年纪其实已经不算小了,都有些大了呢。不过呢,即便如此,他可依旧是宝刀未老,那本事、那能力依旧杠杠的。要是把军事大权交给他,那肯定是不会有啥问题的啦。可让人钦佩的是,赵云压根就不把这些权力之类的东西放在心上呢。

要说赵云啊,那对刘备可是绝对的忠诚呢。不管刘备处于怎样落魄的境地,哪怕是落魄到几乎没什么能力的时候,赵云都始终坚定地守在刘备身边,一步都不会离开。他的这份忠诚度,那可是丝毫不比关羽、张飞差呢。

赵云心里所期望的,其实也就只有这一点罢了。至于那些官职啊、俸禄之类的东西,他是全然不放在心上的,压根就没产生过哪怕一丝一毫的兴趣。哪怕是不给他安排官职,让他没有官职可做,在他看来那也都不是什么要紧的事儿,他根本就不会去在意这些的。

之前刘备打了胜仗,心里十分高兴,就想着要好好赏赐赵云一番,毕竟赵云在作战过程中立下了不小的功劳。可让人没想到的是,面对刘备给出的这般丰厚的大赏赐,赵云却压根就没动过要接受的心思,向来都是毫不犹豫地拒绝掉,一点都没有动摇过呢。

这里存在一个不太妥当的情况。要知道,他其实是可以接受那些赏赐的,然后再把这些赏赐分给手下的将领们嘛。可他偏偏没有这么做,如此一来呢,那些将领们即便心里可能想要赏赐,但也很难拉下脸来直接接受,毕竟没有经过他转手分配这一环节。

你看啊,如果是这样一种情况,随着时间不断推移呢,军队的士气就会渐渐变得松散起来。为啥这么说呢?因为大家心里可能就会想,自己拼死拼活地干,却得不到应有的赏赐,那时间久了,谁还会有那个劲头继续为蜀汉尽心尽力地去卖命打仗呢?所以呢,咱们得明白,在很多时候,接受赏赐可不见得就是不好的事儿,它其实也有着能够鼓舞士气、凝聚军心的作用呢。

要知道,如果安排赵云去带兵打仗,时间稍微一长呢,士兵们肯定就会有诸多不满,到处都是怨声载道的情况啦。要是真变成这样的局面,那估计蜀汉在还没有正式建立起来的时候,就已经差不多要损失一半的希望了呢,形势可就相当严峻咯。

不给诸葛亮的理由

我们来说说诸葛亮和刘备的情况。刘备呢,是把政治方面的大权交到了诸葛亮手里的。不过呢,大家可能会发现,刘备并没有把军事大权也一并交给他。这里面有个很关键的原因呢,就是刘备其实是在通过这种方式去考验诸葛亮,看看他对自己是不是足够忠诚。

我们从这样一个细节其实就能够发现,刘备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利用了诸葛亮。想当初,刘备那可是极其诚恳地邀请诸葛亮出山,期望诸葛亮能够辅佐自己去打下一片天下呢。可谁能想到,到后来呢,刘备居然满脸都是猜忌的神情。这不禁让人产生疑问了,难道这位向来被人称作刘皇叔的刘备,实际上是个伪君子吗?

刘备这么做其实是能够让人理解的。怎么说呢,这就好比是“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做法嘛。要知道,在当时那种局势下,谁也不敢保证诸葛亮就绝对不会有二心。万一诸葛亮真的起了反心,做出背叛的事儿来呢?所以刘备那么做也是有他自己的考量在里头的。

想当初在白帝城进行托孤的时候,那刘备说话可真是动听又感人呢,还一边说着一边哭得稀里哗啦的,鼻涕眼泪都止不住。他当时对诸葛亮讲啊,要是刘禅这孩子实在是没那个本事把国家治理好,没那个能力担当起帝王的重任,诸葛亮完全可以把刘禅给取代了,自己登上皇位称帝呢。

说完那番话之后,刘备便接着对刘禅展开了一番教育。他十分郑重地叮嘱刘禅,一定要认认真真地听从诸葛亮的教导。并且还着重强调,在自己离开之后,诸葛亮对于刘禅而言,那可就如同亲生父亲一般,凡事都得像敬重亲生父亲那样敬重诸葛亮。

事实上,这一情形,在一定程度上就仿佛是父子俩在诸葛亮面前演一出戏呢。

有人可能会问,那刘禅真的傻吗?其实,他可并非如此哦。刘禅的心机还是挺重的呢。就拿诸葛亮病逝这件事来说吧,在那之后,他便径直把权力都收拢到了自己的手里。

实际上呢,刘禅之前一直给人呈现出那种傻乎乎的样子,可这基本上都是他装出来的。就如同他的父亲刘备一般,父子俩在这方面还挺相似的呢,都有着喜欢伪装的特点哦。

蜀汉三大派系

在前面提到过的那些人之外,还有一个李严。那这个李严究竟是谁呢?他,可是益州派的代表人物呢。

蜀国的形成是这样的情况哦,它是通过把几个州组合拼凑在一块儿才最终形成的。

另外,除了益州派之外呢,还存在着东州派以及荆州派这两个派别。

大家知道吗,荆州这里实际上可以看作是以刘备作为核心所形成的一个庞大集团。在这个集团当中呢,绝大多数人那可都是对刘备忠心耿耿的哦。这里面有几位特别著名的代表人物呢,像是关羽,那可是武艺高强且对刘备极为忠诚,威震四方;还有赵云,他也是一员猛将,始终追随刘备,忠心不二呢;再有就是诸葛亮啦,足智多谋,为了刘备的事业那是鞠躬尽瘁,他们都是这个集团里很具代表性的人物哦。

有这样一个派系,它具备诸多优点。其成员表现出了很高的忠诚度,始终坚定不移地坚守着与派系相关的信念和行动准则。并且呢,这个派系的人数相当可观,拥有着颇为庞大的群体规模。同时,在能力方面,其成员整体水平也是比较突出的,能够在各项事务和活动中展现出较强的实力,较好地完成相关任务等。

而另外的那个东州派呢,整体表现可以说是较为平淡,没什么特别突出或者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相对来说就显得比较平常普通了。

蜀汉主要存在三个派系,简单来讲,这三个派系之间是相互起到制衡作用的哦,其目的呢就是为了确保整个局势的天平不会出现倾斜的情况。

要知道,刘备是属于荆州派这一阵营的。不过呢,他心里也很清楚,可不能表现得太过嚣张、四处显摆。为啥这么说呢?因为一旦荆州派所展现出来的影响力太大、分量过重的话,那必然会惹得另外两个派系心里不舒坦,产生不满的情绪。如此一来,各方之间就很容易出现争斗的情况啦,这可不是刘备愿意看到的局面。

蜀汉这个国家刚刚建立起来,在它的外面呢,有着东吴和曹魏这样强大的敌人,它们可一直都在紧紧盯着蜀汉呢,时刻都在找机会呢。在这种情况下,蜀汉的内部那是绝对不能出现特别大的矛盾的哦,要是内部闹起了很大的矛盾,那可就糟糕啦,外面有强敌环伺,里面又不安宁,这不就成了内忧外患的艰难局面了嘛。

刘备在世之时,各个派别因为要顾及他的情面,所以彼此之间即便存在矛盾纷争,也还不至于闹到不可收拾、极为难堪的地步。可一旦刘备不在了,那情况可就不好说了,谁也没法保证到时候会变成什么样的局面呢。

在那样的局势之下,刘备面临着一个颇为棘手的问题,那就是要平衡各方派别之间的利益关系。经过一番考量呢,刘备最终做出了这样的安排。他决定把至关重要的政治大权交到荆州派这边,而且是交给了被视作荆州派未来“家主”一般的关键人物诸葛亮。同时呢,在军事大权的分配上,刘备则是把它交给了益州派里相当重要的一位人物,也就是李严啦。通过这样的权力分配方式,刘备希望能够在不同派别之间达成一种利益上的平衡状态呢。

说到东州派,实际上并没有给他们什么特别重要的东西呢。这时候可能有人就会疑惑了,刘备就不担心他们会因此而反叛吗?

事实上,在这件事情上,刘备早就已经有所考量了。人家帮了忙,那肯定是不能亏待的,这是最基本的道理。可问题是呢,当时刘备手中能够给予的权力着实有限,就那么一点儿。在这种情况下,刘备思来想去,也只好采取联姻的方式,以此来对各方关系进行平衡了。

在当时的局势下,有个东州派,其重要的代表人物是吴懿。刘备出于一些考虑,想要安抚吴懿的情绪。于是呢,刘备就对吴懿说道:“我瞧着你妹妹,感觉很不错呢,要不就把她许配给我吧。”

就这样,吴家居然成功地和帝王家联姻啦。这件事儿可着实让吴懿大吃了一惊,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家能达成这样的联姻,在他原本的预想里,这或许是很难企及的事情呢,可如今却实实在在地发生了,也难怪他会为此感到极为惊讶啦。

您瞧,这里要说的是刘备。乍一看呢,感觉他和他儿子刘禅好像都傻乎乎的。但实际上啊,这父子俩可都精明着呢,那精明程度是一个赛过一个。他们特别擅长借着别人的力量去获取自己心心念念的东西,而且一旦拿到手了,就把这东西紧紧攥在自己手里,当成是自己的专属,绝对不会允许别人来碰一下的呢。

0 阅读:0
为竟然史说

为竟然史说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