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扫六国的秦始皇为何宁愿修长城也不去攻打匈奴
匈奴是欧亚大陆上游牧民族建立的一个帝国,他们长期在西北草原活动,生来具有掠食性和侵略性,匈奴军队也很强大,对我国中原王朝威胁很大。那么千古一帝秦始皇是怎么解决匈奴这个问题的呢?
公元前221年,秦将蒙恬领秦军攻占齐国都城,使秦国完成了统一大业。本来是件举国欢庆的事,大家还没高兴多久,秦始皇就收到了边境地区的人民遭到匈奴的骚扰和掠夺。为了刚刚统一的帝国的安定,秦始皇再次派出大将蒙恬进攻匈奴。
秦始皇派蒙恬攻打匈奴有两个原因。其中一个原因是蒙恬年轻的时候,经常与西北的匈奴作战,非常熟悉匈奴的战术和一些常规手段,能够应付匈奴。第二个原因是蒙恬是一位有着开拓进攻精神的将军,他比其他将军更有野心,派他攻打匈奴事半功倍。
秦军到达边境后,蒙恬先安排人驻扎军营,他则去观察现场的情况。经过与匈奴几次战争,秦军基本上击败了匈奴主力,取得了胜利。后来秦军乘胜追击,打退了所有的匈奴军队。而在秦军胜利的时候,蒙恬们得到的命令是秦军不再追击,就地修筑长城。
秦始皇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决定?他这样做是劳民伤财还是有更好的打算?事实上,我们仔细想想就知道了,秦国的军队大部分是农民,你强迫他们参战,就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来训练他们,在战争期间,农民将不再能够耕种他们的土地。在这个时候就缺乏用于战斗的食物。粮食的缺少意味着军队的力量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回顾汉、明两朝,他们继续进攻北方的匈奴,损失惨重。秦始皇则考虑周到,不再继续进攻北方。相反,就地修建了长城以抵御匈奴。
长城修好以后匈奴的军队来到这里,首先要越过长城,而长城周围驻扎了很多秦国军队,还有很多农民在种粮食。秦军补给充足,但是匈奴在长城周围没有草原,食物也缺少,所以匈奴无法在长城持续作战。有了长城,匈奴人只得败退了。
秦始皇似乎在浪费人力物力修建长城,可事实上这是一个非常聪明的方法。低成本、高收益,以那个时代为背景,修长城才是防御匈奴的长久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