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丰的儿子名叫何明,这是因为凯丰的本名叫何克全,凯丰这个名字,是他在1930年担任共青团广东省委书记时起的化名,此后沿用终生。
凯丰1906年出生于江西萍乡,后参加革命,大革命失败后被送往莫斯科学习,成为“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之一”,他的入党介绍人是博古。回国后,凯丰主要在团中央工作,曾担任团中央书记,在六届五中全会上被选为政治局候补委员。
长征路上,凯丰作为红9军团中央代表随红9军团行动,当时红军军团的军团长是罗炳辉,政委是蔡树藩。遵义会议罗炳辉和蔡树藩都没有参加,凯丰作为红九军团中央代表和团中央书记代表他们参加了。
在遵义会议上,凯丰是唯一一位站出来为博古、李德辩护的人。他称毛主席是看《孙子兵法》、《三国演义》打仗的,还说要对会议结果保留意见。后来,毛主席说他当时其实没有看过这些书,凯丰说的这些话,反而促使他去读了读《孙子兵法》,觉得《孙子兵法》确实是本好书。
据聂荣臻元帅的回忆录记载,在遵义会议前,凯丰曾几次找到聂荣臻谈话,要他在会议上支持博古,聂荣臻坚决不同意。事后,博古对凯丰说:聂荣臻这个人真顽固!
凯丰的儿子何明说:父亲在遵义会议上支持了博古,但他知错就改,不搞阴谋。当他意识到毛主席是正确的之后,他就立刻改变了立场。从此之后,他始终站在毛主席这一边。
经过四渡赤水等战役后,红军奇迹般地甩掉了敌人,但很快就迎来了另一个复杂的历史事件。懋功会师后,张国焘提出了向川康退却的主张,凯丰支持中央的北上方针,撰写了多篇文章批评南下的错误之处。多年之后,张国焘对此依旧记忆深刻。
红军来到陕北后不久,西安事变和全面抗战相继爆发,凯丰奉命出任中宣部代理部长。这期间,由他作词,吕骥作曲的《抗日军政大学校歌》问世,歌词唱到:同学们,努力学习,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影响了几代人,至今仍是红色歌曲的经典曲目。
此后,凯丰被派往武汉长江局工作,担任长江局的6个常委之一。期间,他协助周总理,正确处理了张国焘叛逃等事件,并对王明的野心进行了抵制。长江局撤销后,凯丰随机关迁往重庆,担任南方局常委兼宣传部长,在大后方做了大量具有广泛影响的宣传工作。
1940年,凯丰被调回延安,担任中宣部代理部长。在此期间,他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是协助毛主席召开了著名的“延安文艺座谈会”,当时邀请延安文艺界人士的请柬,就是以毛主席和凯丰的名义发出去的。
在1945年的七大上,毛主席为凯丰等人说情,希望大家能给他们改正错误的机会,但结果凯丰还是落选了,毛主席对此也感到无奈。
抗战胜利后,凯丰和延安的众多干部一起,踏上了前往东北的新征程,他的职务是东北局委员和宣传部部长。他一到东北,就领导创办了东北局的机关报《东北日报》,为东北的宣传工作开了一个好头。当时,凯丰给毛主席写信,希望他能为《东北日报》题写报头,毛主席欣然应允,并在回信中表达了对凯丰身体状况的担心。
新中国成立后,凯丰曾任沈阳市委书记,1952年调回北京,担任中宣部副部长,后又兼任马列学院院长。凯丰学生时代就得过肺病,后来参加革命又得了肠胃病,在艰苦的革命岁月里,他一度肺病复发,大口吐血。调到北京工作后,凯丰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最终于1955年病逝,享年49岁。
2006年,在凯丰诞辰100周年的纪念会上,组织对凯丰能够正确对待和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尤其肯定了他对党的青年工作(共青团工作时期)和理论宣传工作(宣传部工作时期)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