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淮安周总理纪念馆开馆典礼冷冷清清,竟是邓大姐的安排

伩蕊历史加油站 2024-06-11 08:10:18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沧海

编辑|t

引言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总理用他的一生,践行着他的这句名言。周总理一生为新中国忙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本应受全国百姓的拥戴。

然而1992年,淮安建成周总理纪念馆建成,举行开馆典礼的时候,却异常冷清……

(邓颖超与周总理)

一、冷清的背后

1992年1月,周总理的纪念馆在他的出生地江苏淮安落成。当地决定要在1月6日举办开馆典礼。

在此之前,有关部门已经向远在北京的周总理夫人邓大姐发出邀请信,盼望对方来参与开馆典礼,同时,还能在淮安四处游览。

然而在开馆典礼的当天,现场的状态却并没有如预想的那样热烈,反而是非常庄重,甚至略显冷清。

而邓大姐本人也没有前来,只是派出自己的秘书前往参加,秘书在典礼上也没有发表讲话。周总理纪念馆的开馆典礼,就这样冷冷清清地结束了。

(周总理纪念馆)

另一边,其他前来参加典礼的领导也同样如此。更让当地有关部门感到奇怪的是,周总理的亲属,以及其他的一些工作人员甚至都没来参加典礼。

最终,典礼就在这种沉默又庄严的氛围下结束了。在场的很多人都对这一情况感到疑惑,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出现呢?

后来,人民网的记者去到北京,联系到周总理的家属询问,才得知了背后的原因。原来,这一切都是邓大姐特意安排的。

就在周总理纪念馆落成之前的夏天,淮安出现严重的水灾,导致很多人流离失所、食不果腹。在这种背景下,邓大姐就考虑到应该将纪念馆的开馆典礼办的低调一些。

(邓颖超)

但是如果自己亲自前往,再加上周总理的其他家人,那淮安当地必然要在接待上费功夫,这对当时遭遇天灾的淮安来说,无疑是一种负担。

另一个原因,则是因为当时邓大姐的身体已经不太好,无法前去参加。综合多方面因素考虑,最终邓大姐派出自己的秘书,又让周总理生前的工作人员派出一个代表,再加上周家在江苏的亲属代表前去,这也就够了。

得知真相的众人,纷纷为邓大姐的伟大动容。

(邓颖超)

而邓颖超之所以会做出这样的决定,除了自身低调、不愿意给别人增加负担以外,也因为她了解周总理的脾性,深知周总理若是知道这件事,也会赞同自己的做法。

一直以来,周总理和邓颖超二人就是灵魂伴侣,有着同样的理想和目标。

二、为她改变想法

周总理在遇到邓颖超之前,是一个十足的“单身主义者”。

(周总理)

他在南开读大学的时候,因为自身能力出众,被当时的校长看中,想把自己的女儿介绍给他,被周总理婉转的拒绝了。

后来去到法国留前,周总理又遇到了张若名。两人无论是从外形、文化还是关于革命的斗争方面,都是非常匹配的,因此当时很多同学都认为他俩能走到一起。

周总理去法国留学的时候,张若名也一同前往,两人还在当地秘密进行一些革命活动。但时间久了以后,周总理也开始考虑两人是否适合。

因为张若名的家世背景很好,但也因此让她受到一些同志的怀疑。而且张若名的性格非常刚烈,有时无法为了完成任务而暂时委屈求全。

(周总理)

因此在种种考虑之下,周总理还是和张若名进行一番长谈,向对方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两人继续朋友的身份,不言其他。

另一边,在思考自己与张若名是否合得来的同时,周总理也难以避免的想到了邓颖超。

周总理去法国之前,就在一次革命运动中结识了邓颖超。两人并非一见钟情,但是也互有好感。

于是,周总理主动给国内的邓颖超寄去一张明信片,两人自此开始了书信往来。

(周总理)

两人在信中写的多是有关革命、以及互相勉励的话。渐渐地,他们都发现对方和自己有着一样的理想和目标,长久的相处,让两人觉得彼此都十分合适,尤其是灵魂的高度契合,让周总理甚至为了邓颖超放弃了之前的独身思想,决定和对方结为伴侣。

三、志同道合的革命伴侣

1925年8月,周总理与邓颖超举办了婚礼,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灵魂伴侣。

两人之间长达半个世纪的婚姻,让很多人非常羡慕。即使两人一直没有孩子,周总理也依然非常爱护邓颖超。

(周总理与邓颖超)

而他们在思想上的契合,也在周总理担任领导人后更加明显。

从邓颖超自身的资历和水平来看,都足以让她在中央担任重要的职务。但是作为总理的妻子,她却不能到政府部门工作。

有人曾经提出,为邓颖超在中央安排一个职位,当即就被周总理否决了。

周总理表示,两人是夫妻,但是在党内工作的时候,这样的身份却并不利于开展工作。而当时就在现场的邓颖超,听到周总理的话后并没有表现出不满,而是点头赞同丈夫的意见。

(周总理与邓颖超)

等周总理去世后,邓颖超也继续保持着这种低调、简朴、不搞特殊的风格。

1986年的一天,淮安当地派人前往北京与邓颖超见面,打算和对方商量有关建造周总理纪念馆的事宜。

淮安当地的官员向邓颖超汇报,打算把周总理的纪念馆建成公园或者风景区的类型。邓颖超听后连连称赞,认为这样既起到纪念和教育意义,还能让前去参观的群众休息、欣赏当地的风景。

除此之外,邓颖超还特别提到,在建造周总理纪念馆时,务必要保持朴素和低调。无论是复原总理生前办公的陈设,还是其他的设施,都一定要简朴再简朴。

(周总理纪念馆内)

因为只有这样,后人才能真正学习到周总理生前低调的生活作风。由此也可以看出,邓颖超在方方面面,都是与周总理的思想十分契合的。

周总理纪念馆建成不久后,邓颖超也因病离世。

1998年,一座纪念周总理与邓大姐的纪念馆在天津落成,几十年来吸引了不少群众前往参观。很多人来到留言处,写下“永远怀念”等字眼,缅怀周、邓为革命、为国家所做出的贡献。

参考资料:

[1]邓颖超的“婆家”情怀.人民网,2019-06-14

[2]人物 | 他走了45年,为何男女老少都爱他?.澎湃新闻,2021-06-27

[3]周恩来为何放弃独身主义追邓颖超,伟人的爱令人泪目.齐鲁壹点,2019-08-08

0 阅读:5

伩蕊历史加油站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