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的有“不要给皇上吃不能稳定出产的东西”这回事吗?

千琴人间百态 2025-02-11 02:59:45
乾隆朝时,福建巡抚把荔枝树装桶里,四月起运,六月到京。 到了的时候,数了数树上还有220个。 18号,36个荔枝熟了。 第二天进上来40个,原来晚上又熟了4个。 乾隆进行分配,太后两个,两个太妃一人一个,从皇后到贵人一人一个,他自己11个。 过了半个月,到了7月2号,又熟了64个,照例,太后两个,太妃和后宫妃嫔一人一个,这次多一些,阿哥公主们也得到一个。 其实荔枝对乾隆皇帝不是那么珍稀的稀罕物,新鲜荔枝才是。 荔枝有两种加工的手段,其中一种叫蜜煎,大概就是去了皮和核,用蜂蜜煮过的。类似于蜜饯一类的东西。 这种上供比较多。 有一年,闽浙总督和福建巡抚分别上供了72和48瓶,乾隆进行了分配,给了太后8瓶,皇贵太妃两瓶,皇后是三瓶,令妃这类受宠的妃子两瓶,其余妃嫔一瓶,和只能分到贵人这个层级的新鲜荔枝不同,这次分到了常在。 ———————————— 你以为皇上很愿意吃吗。 朱元璋十分喜欢吃鲥鱼,而鲥鱼虽然也很珍惜,但是也是属于可以稳定出产的东西。到时候下江捞就行了。所以,明代就有了进贡“鲥鱼”的制度。 但是,谁承想皇都能从南京迁到北京去呀。 鲥鱼每年农历五月十五,开始在长江或者富春江打捞。然后六百里加急,快递直运北京。 六百里加急,是只有城池光复或失守,以及总督、巡抚、督司、学政出缺或丁忧才准用的最快的传递方式了。 但是,两千多里路,也要四、五天的时间。鲥鱼又很娇贵,出水就死,又是六月天气,而且还要先在南京孝陵前放上一天。再到北京,至少得一个礼拜的时间。这鱼不臭就奇怪了。而到了北京还不能马上吃。要在太庙里再摆上一天。然后才能开始设国宴。皇帝皇后要亲自品尝,然后赏赐后宫,和亲近的大臣。等到了嘴边儿,都已经烂的一塌糊涂了。虽然御厨加了无数的去腥的佐料,但是对于蛋白质变质所产生的毒素,无能为力。但是,又是无上的恩荣,不吃还不行。 多少人赴国宴跟上刑场差不多。 明武宗的时候,帝、后吃完,赏赐后宫,有一位姓吴的妃子,初入宫,比较实诚。虽然闻了一口,就差点儿把隔夜饭都吐出来,但是想到:皇帝、皇后都吃了,我如何能够不识抬举?!就吃了一块。 结果当晚食物中毒,上吐下泻,第二天脱水而死。这位妃子却是正德帝当时的心头好。 正德以荒唐闻名,破坏祖宗家法。下诏:免除鲥鱼进贡。 (可惜后来世宗即位,痛斥武宗不孝,又恢复了祖宗制度。所以,明清后来帝王将相的肠胃,每年六月间都有这么一关要过。一直到清世宗时,因为鲥鱼基本绝种了,才再次废止。) ———————————— 查过奏折都知道,天下四方官员疯狂投喂皇帝,皇帝一年吃全国数百个地方进贡的食物,内务府按照皇帝的旨意分发,表面乾隆分荔枝很少,一个妃子分几颗,实际上内务府分全国来的供奉,每天都能分好几单。分几颗荔枝就是妃子今天的果盘里多几颗荔枝,不分就没有这几颗,但是其他地方进贡的水果也堆了满满一大盘。 就好比有人说皇贵妃一天也只能吃四个鸡蛋,表面看起来贵妃挺苦。但是除了四个鸡蛋贵妃每天的待遇还有: 猪肉十斤、羊肉十斤、鸡一只或鸭一只,米一升,白面三斤八两,白糖三两,香油六两,豆腐一斤八两,各色青菜十斤。 皇帝全天下的吃食都吃,吃花眼了。认为皇帝会倾尽民力搞几样美食的故事,几乎是不存在的。清朝皇帝吃全国任何一样东西都不难,600 里加急的驿站便通全国,驿站工作人员闲与忙都拿一样的俸禄,你让它每天多运十斤八斤皇帝的吃食,边际成本几乎就是 0。 正因为边际成本低,所以一般官员上请安折的时候,都会带一些当地的土特产给皇帝,这就好比起送费就是按十斤收,你是不是就觉得只送一封信是亏了? 请安折制度是清朝特有的制度,目的是为了保护举报人,只要到了一定的级别,就要给皇帝定期上请安折,一般内容就是“臣给陛下请安,送上 xx 陛下品尝(鉴赏)。”道理很简单,如果没有请安折制度,你作为省长,市长突然给大领导写份奏折,你不慌啊。你被举报了,肯定也是第一时间去驿站查谁寄信去中央了。但是有了请安折制度,所有人都得写信去中央。寄信还寄包裹,正常时候信是问安包裹里是土特产,个别时候,信是举报信,包裹里是证据。 这就是宫里分几百个荔枝的来源,几百个荔枝正好够一个包裹。清朝皇帝不喜欢吃荔枝,真喜欢吃,那北京到广州的驿道在那,天天吃也不用财政多花几个钱。 ———————————— 这玩意其实就是官府塌方式腐败,明清两代的痼疾了。从明代开始,御膳房和光禄寺的伙食供应就以难吃和贪腐闻名全国。御膳房贪腐逼得明清两代皇帝吃后妃和太监开的小灶,光禄寺更叼,敢在国家大宴上劣质食物。朝鲜人记载上来的鸡鸭都是腐败变质的,没人敢吃。 皇帝的小灶没人吃过,光禄寺的宴席官僚都吃过,自然要愤愤不平编笑话来嘲弄了 ———————————— 我记得港剧金玉满堂里面,戴东官刚入宫当御厨,被陷害,搞到点心房,然后他发现点心房都是老头子,没创造力,永远那几样给皇帝,然后别出心裁创造新的点心,一群老头子围着看,鼓掌夸奖,然后一把大勺子把点心砸烂。 他们说千万不要想着别出心裁给皇帝做新的点心,否则皇帝吃了开心天天要尝新岂不是糟了,到时候做不到天天新怎么办。 我想大约是这个意思。
0 阅读:7
千琴人间百态

千琴人间百态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