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乌克兰接受了美国提出的为期30天的停火提议,但正如我们之前所料,泽连斯基并未真正表现出停战的意愿。相反,他将这次所谓的停火转化为一场针对特朗普和卢比奥的政治秀,表面上是让步,实则缺乏实质行动。这场表演的核心目的是为了重新获得美国的支持,以便继续加强军备并延长军事冲突。
泽连斯基依然沉浸在自己的独角戏中,期待通过虚假的停火协议促使美国真正介入冲突。
美俄双方经过多次磋商,已经达成了初步共识。在这个背景下,特朗普提出的30天停火协议,实际上是他试图将双方既有的默契转化为具体成果的一种尝试。这种提议并非凭空而来,而是建立在双方已有谈判基础之上,旨在通过短期停火来测试和巩固当前的谈判成果。
会谈刚结束,特朗普和卢比奥就急着对外宣布泽连斯基已经妥协,乌克兰同意了美国的要求。然而,泽连斯基随后却改变了态度,开始修补立场。他向俄罗斯喊话,表示愿意停战,但前提是乌克兰必须加入北约,同时不接受任何领土变更,并要求获得安全保障。他强调,如果俄罗斯不满足这些条件,就是不愿意追求和平,这将让美国难堪,特朗普应该采取行动。泽连斯基的做法可以说是表面上接受了美国的提议,实际上却将难题抛回给了特朗普和卢比奥。
泽连斯基的策略明显缺乏真正的和平意愿,他只是在利用局势中的漏洞来操纵特朗普。他的计划是先让美国恢复军事支持,重新武装乌克兰军队,同时将无法停战的罪责推给俄罗斯,以此来打破美俄之间的默契,延续冲突。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达成对乌克兰不利的停火协议,从而避免自己在政治上被边缘化甚至彻底失势。
泽连斯基近日提出的谈判条件,与他在白宫与特朗普争执前,乃至两年前乌军形势最佳时期的要求基本一致。他的核心策略是单方面设定条件,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将特朗普进一步卷入俄乌冲突的泥潭,尽管特朗普一直希望从中抽身。
特朗普再次对乌克兰采取行动,支持乌克兰的高级官员被调职降级。
特朗普调整了凯洛格的职务,将其从俄乌问题特使转任为专门对接泽连斯基及乌克兰政府的乌克兰事务特使。凯洛格在特朗普团队中以亲乌立场著称,此前因其强烈支持乌克兰的言论引发俄罗斯方面的不满。美国媒体分析认为,凯洛格此次职责范围的缩小,很可能是俄罗斯向特朗普施压的结果。
特朗普将原本负责俄乌事务的凯洛格调任为美乌联络人,这一举动不仅仅是削减其职权,更是将其从决策核心降级为单纯的沟通桥梁。此举明显传递出一个信号:无论泽连斯基是否愿意停战,无论其态度如何,特朗普都急于从这场冲突中抽身,不再接受任何额外的谈判条件。这一调整无疑再次向乌克兰表明,美国的主导立场已发生根本性变化。
特朗普政府选择凯洛格担任这一职位,明显反映出他对泽连斯基在美乌会议后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持冷淡立场。这一任命虽未达到彻底破坏的程度,但对双方关系的影响却是相当严重的。
面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冷淡态度和缺乏实质支持,泽连斯基再次表现出强烈的不满情绪。他利用社交媒体等公开平台,向西方阵营发出强硬呼吁,要求这些所谓的"盟友"采取更为坚决的立场,迫使俄罗斯接受乌克兰提出的停战条件。
由于特朗普政府未能提供更多援助,泽连斯基将目光转向欧洲,寻求新的支持。这一转变反映了乌克兰对美国的依赖减弱,转而加强与欧洲国家的联系。泽连斯基的策略调整表明,他正试图通过欧洲来实现其政治和经济目标,以减少对美国的单一依赖。此举也显示出乌克兰在当前国际局势下的灵活应对,旨在通过多元化合作确保国家利益。
泽连斯基向欧盟发出呼吁,他强调乌克兰渴望和平,但俄罗斯拒绝接受其提出的条件,这阻碍了和平进程。他指出,乌克兰军队在多个战线持续取得胜利,展现出强大的作战能力。因此,泽连斯基敦促欧盟采取积极措施,向俄罗斯施加压力,推动其接受和平协议。
要达成和平,光靠和俄罗斯谈判是不够的。我们还得继续加大制裁力度,全方位施压。同时,欧盟得派兵驻守乌克兰,确保它的安全。此外,欧盟得在军事上多下功夫,多造武器装备,这样才能真正维护和平。
欧盟在当今世界舞台上已逐渐失去影响力,无论是政治话语权、军工生产能力、武装力量还是经济实力,都已大不如前。泽连斯基虽然怀揣着理想,但最终为此买单的却是乌克兰的普通百姓,他们成为了这场博弈中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