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到冬天,晚上睡觉越要小心!告诫:50岁后,睡觉改掉3个毛病

尔安谈健康 2024-12-24 08:18:54

随着冬季脚步的临近,寒夜为人们带来了温暖被窝的吸引,却也潜藏了健康方面的隐患。特别是步入50岁之后,人体的调节机能逐渐衰退,睡眠中那些不良的习惯可能会悄无声息地损害健康。根据医学研究,冬天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季节,而大部分急性事件,例如心梗、脑梗等,都发生在清晨刚醒或夜间睡眠期间。也就是说,晚上睡觉时的不良习惯,很可能会成为隐患的触发点。

毛病一:蒙头睡觉——“温暖杀手”潜藏健康风险

冬日严寒,不少人倾向于以被子遮掩头部,认为这样既温暖又惬意。然而,此习惯实则对身体极为有害。研究显示,用被子蒙头入睡会导致被窝中的氧浓度减少,二氧化碳浓度上升,进而妨碍呼吸和心肺运作,对50岁及以上的人群而言,其危害尤为显著。

随着年龄增长,人体的肺功能逐渐衰退,夜间低氧可能引发呼吸紊乱,甚至诱发高血压、心律失常等问题。医学实践资料揭示,持续性的低氧状况会大幅提升夜间突发死亡的概率。特别是罹患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或轻度气喘的中老年群体,若在睡眠中将头部遮盖,很可能会引起血氧饱和度迅速下滑,招致严重的健康危机。

古代中医典籍《内经》有述:“气息顺畅,则血气和谐;阻塞不通,则诸疾萌生。”这一观点与现代医学理念不谋而合。在就寝时确保空气自由流通,既能提升睡眠的深度,亦能有效降低因氧气不足而引发的疾病风险。

建议:冬天睡觉时,可以选择加厚的棉被和舒适的睡衣,而非依靠蒙头取暖。此外,保持卧室的通风,确保空气清新,睡觉时头部外露是更健康的选择。

毛病二:睡前饮酒——“助眠”还是“祸源”?

众多人群常以为饮酒能辅助进入梦乡,尤其在冬季享用一杯“热饮”,看似既带来暖意又益于安眠。然而,这种习惯非但无益于健康,反而可能加剧睡眠方面的困扰。

酒精确实能让人快速陷入睡眠状态,但它却会妨碍深度睡眠的品质。研究表明,摄入酒精后,人们进入深度睡眠的时段会缩短,频繁醒来以及睡眠时呼吸暂停的概率会大幅提升。对于年龄超过50岁的人群,这种影响尤为突出。长此以往,睡眠质量的下降可能会削弱免疫系统的功能,提升罹患心血管疾病与糖尿病的可能性。

此外,酒精还会刺激交感神经,使心率加快、血压波动,这在冬季寒冷的夜晚更容易成为突发事件的诱因。例如,有医学统计显示,50岁以上的男性在饮酒后夜间猝死的几率高于普通人群,尤其是在温差较大的季节。

建议:在冬日夜晚准备入睡前,应当规避饮用含酒精的饮品,特别是那些烈度较高的酒类。若想达到舒缓身心的效果,不妨考虑享用一杯温热的牛奶或是蜂蜜调制的水,这样既能带来温暖,也对促进良好睡眠大有裨益。

毛病三:穿太厚睡觉——过犹不及的“防寒”误区

怕冷是正常的,但过度防寒却可能引发健康问题。我建议冬季睡眠时不宜穿着过厚的衣物或使用过于沉重的被褥,因为这样做可能会提升体表温度,进而扰乱人体正常的体温调节机制。特别是50岁以上的个体,由于他们的代谢率有所降低,对环境温度变化的敏感度和调节能力相对减弱,过度保暖很可能导致夜间出汗、体液流失,严重时还可能引发夜间脱水的情况。

根据科学研究,适度的体温降低有助于促进深度睡眠的达成,而体温过高则可能扰乱正常的睡眠结构。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一些患者在冬季因睡眠时穿着过于厚重,导致夜间出现盗汗、心悸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在中医的理论中,“寒可调阳,过暖伤阴”,强调适度寒冷对于人体的正气恢复反而有益。

建议:冬季睡眠时选择轻薄且透气性良好的睡衣是最为健康的做法。被褥的选用应以保暖而不至于过重为宜,确保身体感受到的是舒适而非压迫感。另外,建议通过调整室内温度(理想范围是18至20摄氏度)来维持适宜的睡眠环境温暖度,而不是单纯依靠增加穿着来保暖。

除了以上三点,还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睡前的一些细节行为。例如,睡前1小时不要用过热的水泡脚,以免导致血液循环集中在下肢,影响心脑供血。定期检查卧室的湿度水平,以防止空气过于干燥导致呼吸道出现不适症状。鉴于冬季白天短夜晚长的特点,建议您维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并努力确保每晚能获得6至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

《本草纲目》所言:“形寒饮冷则伤肺,睡卧不慎则伤阳。”现代医学同样指出,健康的睡眠是抵御冬季疾病的关键。无论是日常习惯还是环境调节,都需要我们更加细心。50岁之后,身体已经无法像年轻时那样随意应对外界变化,唯有用科学的方式照顾好每一个夜晚,才能真正做到“养精蓄锐”。

冬天的夜晚虽然寒冷,但也可以通过合理的睡眠习惯,让身体暖意融融,健康相伴。50岁之后,千万别让不良习惯悄然掩盖了健康的光芒。

0 阅读:8
尔安谈健康

尔安谈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