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红火火、欢欢喜喜、热热闹闹过大年。
红对联、红窗花、红红的彩灯高高挂;踩高跷、舞狮子、锣鼓喧天闹新春。
这些是记忆中年,也是心里划定的年,红与闹仿佛就是给过年赋予的标签。
可是,今年的年,有点不一样。
不一样的红,以往每年都会添置代表新春的红色物件,中国结、福袋、冰箱贴等等,到了今年,不想添置了,就买了一束鲜花,橙色的玫瑰,没有红的艳丽却有橙的暖意。
不一样的闹,以往每年都会走街窜巷的去感受年味,逛古镇、逛商城、逛公园等等,到来今年,不想出门了,就去了一趟超市,不算太多人,没有大包小包的购买,只是买了点瓜果意思意思。
对于吃,更是没有太多的想法。
没有炸年糕、炸酥肉,没有做饴糖、做肉丸,没有囤蔬菜、肉类……只是按照平时的一日三餐买了点。
唯有提前包了饺子,这也算是少得可怜的过年仪式感。
炖肉、烧冬瓜、炒青菜、木耳炒肉、酸菜豆腐、韭黄肉丝、腊肉、红烧排骨、韭菜炒河虾……
这一筷子的菜,都是平时里的吃食,家常小菜,让过年的每一天都在这一筷子的家常小菜中度过。
没有不好,暖暖的、饱饱的挺好的,可就是心里总觉得缺少点什么,却又说不出具体是缺什么。
这个年,最终过成了日常,一筷子的菜,一天三顿的饭,就像平时的每一天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