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读者不要误会,“老蛮”是俺庄一位老者的外号,绝无不良引导或地域歧视。
这位村民叫韩德Ⅹ,外号“老蛮”,叙起辈份来,我管他叫老爷爷。我小时侯见过他,人们称他老蛮,孩子们称呼他蛮爷爷。对于“老蛮”这个外号,我不解其意,听人稀里糊涂喊了许多年。老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去世。
近日闲聊,才知其来历。大伯(96岁)听老辈人说,民国年间(1925年),浙奉交战。浙军与奉军争夺津浦铁路线上的徐州、蚌埠、南京一线。两军在固镇、夹沟(小编家乡)一带互相攻防,相持不下。
孙传芳
那时候,庄上穷人多,吃不上饭呀!每年保里都有派壮丁的任务。那年,保里要两名壮丁。韩德X和刘Ⅹ就卖了壮丁,保里言明,只要愿意去,每人给两石(一石500斤,约1000斤)小麦,或者三石(约1500斤)小秫秫(高粱)。当然,这些粮食是全保有地的人均摊。
当时卖壮丁也要有条件的,人家喜欢个大有劲的。这二人身高马大,都是一米八几的个子,健壮有力,卖壮丁也能卖上价呀!
韩德X和刘Ⅹ参加的是浙军,后浙军退往南方。刘X瞅空子逃回来了,韩德X没跑掉,被裹挟到了南方,他在浙军里待下了。
有一次,浙军又往北打,韩德X所在的部队,驻扎符离集(今属宿州市埇桥区,名产烧鸡)。韩德X一看,唉哟!这到家了呀!一天晚上,他趁站岗时,扔掉大枪,脱下军衣,夜里逃回家。符离集离咱家也就二三十里路,近啊!
韩德X回来后,向人绘声绘色地说起从军经历,讲江浙一带的风土人情。言语中颇为羡慕,又带有自豪。他也成了村里见过世面的人。
说起来非常有意思,我们这里的人,把北边的人叫“侉子”;把南边的人叫“蛮子”(小编特此声明,绝无歧视之意)。
韩德X在南方待了有一二年,回来后,他又言必称南边好。于是,人们给他起了个外号,叫“老蛮”。我又问大伯,“老蛮”爷爷真的说话带南方口音?大伯说,哪里有啊,就是因为在江浙一带待过。才一二年时间,口音哪能变!
“老蛮”回来后,娶妻生子,活了七八十岁。老爷爷晚年时,无论见了老人,还是小孩都乐呵呵的。
大伯说,浙奉交战那阵子,咱庄出去当兵的人不少。有卖壮丁走的,有自己主动投军,吃粮当兵的。“老蛮”和刘X是卖壮丁走的,咱房里祥爷爷和赵姑老爷是投的奉军。干奉军的两人最远到过西安。
张作霖
所幸,后来四人都平安回来了。听他们说,旧军队(军阀部队)风气(军纪)差,走到哪里都是抢啊、赌呀!给俩个军饷也败坏净了,哪能养家!
大伯父听祥爷爷说,(奉军)部队打下西安后,当官的纵兵三日。意思是可以抢三天,祥爷爷当的是骑兵,和一伙兵抢了一家钱庄。祥爷爷抢了半口袋元宝。然后,他当了逃兵,带着钱财往家跑。一路上吃喝玩乐,最后马卖了,一个钱也没剩下。
奉军